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5|回复: 0
收起左侧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60
主题
48
精华
0
墨水
128

发表于 2022-2-21 20: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之中,特别是班主任,更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的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有心理健康疾病的学生也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阳光向上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但目前一些学生的心理还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的状态。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突出,自尊心、成人感都特别强烈,自我意识凸显,喜欢自己独立思考问题,不愿意接受别人把其意愿强加到自己身上,也非常不愿意倾听家长和教师的唠叨。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家庭条件优越,但父母都在忙于生活和事业,没有时间关心、关爱他们,导致他们形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不喜欢与他人沟通交流,自己的心里话也不愿意向别人倾诉,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这样的孩子承受不了心理压力,抗挫折能力也差,一遇到事情就会惊慌失措,甚至精神崩溃。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一、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心理教育环境
教师要明确,教师与学生是朋友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教师衣着得体,精神饱满,面带微笑,思维敏捷,善于观察,说话幽默风趣得体,知识渊博,就一定能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好地驾驭课堂。反之,教师如果穿戴邋邋遢遢,讲课咬字不清,无精打采,学生一定非常反感,也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引导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初一的学生刚刚踏入校园,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师和同学,很多学生都有较强的紧张感和陌生感。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班主任在第一节班会课上可以确立《新环境新起点》的主题,消除学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紧张感,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此外,新生开学伊始可以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彼此认识、相互沟通,尽快在新同学之间建立起友谊。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善于观察和了解每一名学生,把握每一名学生的爱好和性格特点。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也是学生前行的航标,要努力打造公平公正、民主自信、团结合作的优良班风和学风,引导学生积极阳光向上、樂观豁达、彼此信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
二、善于发掘班级隐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班主任要注重挖掘班级内有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可以是文字图片、电子课件,也可以组织互动小游戏,通过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慢慢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思想意识。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之中,还潜藏着哪些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以便及时根除纠正。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和交流,彻底融入学生队伍中,彼此信任,使学生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向教师倾诉,这样教师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以便有效处理和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积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自己的父母、爱疼爱自己的亲人,爱惜自己的生命,心胸豁达,不自私自利,团结友爱,有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利用课内外教育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沟通、应变的能力,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今,中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溺爱,也有一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不正确,甚至不健康,这在无形之中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一些孩子养成我行我素、自私自利、“天老大我老二”的不良性格。鉴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互帮互助学习,鼓励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学会分享资源,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总体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使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地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身边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危机干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与父母沟通,把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趣进行有效管理,摆脱厌学心理,抑制冲动的行为,把握好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能力,尤其要着重培养学生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采用两种教育形式,一是面对全班的团体辅导,二是面对个别学生的个案辅导,及时纠正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千万不要挖苦、嘲讽学生,特别是对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是最棒的”“你可以的”“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做好的”等等,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和与人沟通的勇气。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任务,要渗透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每个学期初,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纳入教学计划之中,而且要以行事历的方式督促实施。教师备课时必须有意识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实践行动。在课堂教学中,要充满教育机智,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心理教育,对班级里心理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及时疏导与帮助。要充分发挥科任教师的作用,采用“一带一”“一带多”的形式结成帮助对子。可以把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分配给有多年教学经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比较好的老教师,及时跟踪记录建档和调查研究,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偏差及时进行矫正。
学校教育之外,也要注重家庭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纠正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逐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使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学校、家庭、社会构成的三维立体的成长环境中得到良好的培养。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督学活动,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中来,特别是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加强与学校的配合,形成合力。
总之,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从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多做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1]沈毅,孙阳,宋洋.校园心理剧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以长春市西新区中小学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 (12).  
[2]张殿卿.班级成长活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讨[J].学园:教育科研, 2011, (22).
(责任编辑 赵永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