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简要论述了铁路建筑限界测量的重要性,介绍了SYC-1型铁路建筑限界检测仪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了该检测仪的机械结构与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证明,该检测仪在铁路建筑限界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种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先进机具。
关键词:铁路建筑限界;激光测距;通信协议
中图分类号:TP21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称为限界。在铁路《技规》中更是做出了明确规定:一切建筑物、設备,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侵入铁路的建筑限界。铁路建筑限界测量的精确性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铁路扩大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和运输收入的增长。以往某些区段限界尺寸测量不准确,导致一些扩大货物运输必须绕行或拒运,造成铁路运能的浪费和运输收入的损失。
铁路线路周围的地理形态、建筑形态,甚至线路本身的形态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过去,铁路建筑限界大多使用如“吊绳”、“触杆”、“皮尺”等手工方法进行测量,费时费力,测量精度低。随着铁路电气化线路迅速发展,传统的测量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准确、安全的建筑限界检测要求;手持激光测距仪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测量,但只是单点测量,连续性差,且测量基准点无法固定;隧道检测车测量速度快、精度较高,但只适用于桥隧限界测量,而且占用运输成本,设备造价昂贵。针对国内现状,急需一种新型的铁路建筑限界检测机具,能够经济、便捷、准确、灵活地对各种铁路建筑限界进行测量,为铁路生产运输安全保驾护航。
由沈阳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的“SYC-1型铁路建筑限界检测仪”采用高精度激光扫描测距仪,配合上位机软件,可对铁路各种建筑限界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及数据分析。整套仪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对铁路扩大货物运输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利用高新技术解决铁路生产实际问题的先进机具。
2总体结构设计
“SYC-1型铁路建筑限界检测仪”由主机箱、激光扫描测距仪、轨道小车等设备组成。
(1)主机箱由电源模块、嵌入式主机、输入输出接口组成。整套系统由大容量锂电池供电,可持续工作24小时以上,机箱配备电压表实时显示剩余电压。主机为显示器、键盘等外设提供了标准接口,激光扫描测距仪通过以太网接口与主机连接。
(2)激光扫描测距仪是整套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激光器向被测目标发射激光信号,然后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光信号,通过光信号往返时间,计算出目标的距离。该激光扫描测距仪有效测量范围为0~80m,扫描区域为360°,角分辨率为0.125°,最高可以20Hz频率旋转扫描。激光扫描测距仪体积小、重量轻,采用工业级标准设计,适用于室外环境工作。
(3)如图1所示,整套设备安装在一个小车上,可在普通路面或单侧钢轨上推行。测量时小车放置于单侧钢轨上,与另一侧钢轨之间靠滚轮杆连接,以确保与钢轨平面平行,人力推行即可进行测量。小车底部安装了测速传感器,来计算推行速度及行进距离。
3测量原理
“SYC-1型铁路建筑限界检测仪”进行的是二维空间测量,即待测点与钢轨平面中心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如图2所示,A为激光扫描测距仪中心点,O为钢轨平面中心点,B为目标待测点。激光扫描测距仪测得AB长度为L,角度为α,则B点相对于A点的水平距离m=L×cosα,垂直距离n=L×sinα。激光扫描测距仪中心点距钢轨平面垂直高度为247.5毫米,与钢轨中心水平距离为747.5毫米,从而可以得出O点距与B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m-747.5毫米,垂直距离为n+247.5毫米。
4上位机软件设计
激光测距扫描仪通过以太网与主机链接,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0Mbit/s,并自带通讯协议,方便用户编程。上位机软件以VB6.0为平台,可实时扫描成像,并做数据存储。生成的数据文件以断面编号命名,每360°为一个存储周期,记录了每个测量点距钢轨平面中心的距离和角度。软件运行画面如图3所示。
5应用情况
“SYC-1型铁路建筑限界检测仪”自2008年通过沈阳铁路局科技成果鉴定至今,已经在沈阳铁路局、南昌铁路局、成都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等地多次完成建筑限界测量任务,累计测量铁路隧道、雨棚等300余处,运用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和检测要求,为用户提供了准确、便捷的技术服务,为超限货物运输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和经济效益回报。
结语
“SYC-1型铁路建筑限界检测仪”于2013年荣获沈阳铁路局科学技术进步奖,已形成了具有自主产权的软件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检测设备,为便携式铁路建筑限界设备的更新换代奠定了基础,明显改变了这个领域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
参考文献
[1]佟立本.铁道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09).
[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s].原铁道部,2006.
[3]刘辉,安志远,薄新全.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