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听琴音,空山寂静,山泉迸出,惊为天籁,久久回荡于心。6月9日,钧天云和古琴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在空灵飘逸、古朴浑厚的琴音中,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美学意境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古琴,亦称琴、七弦琴、瑶琴、玉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诗经》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可见古琴在春秋时期已较为普遍。而在随后的漫长历史中,古琴更是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在文人书斋的陈设中,琴为必备之物。
一张典型古琴长约3尺6寸5分,象征一年的365天;琴有7根弦,除了宫、商、角、徵、羽这五音各与“五行”相对应外,另有一“文”一“武”两根弦,象征君臣之合恩;琴身上有13个取音的徽位,代表着12个月和1个闰月;琴身由两张木板相合而成,面板圆,底板平,一阴一阳,象征“天圆地方”;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象征天、地、人三才具足……小小的一张琴,仅从其形制上就包含着中国古人对自然、对宇宙、对人生的理解。
古琴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因其苍古典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成为文人音乐及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与象征。古琴的声音独特而自然,内向而含蓄,宁静而致远:泛音清脆透亮,轻快而清冷;散音松沉旷远,余音而绕梁;按音温厚结实,丰富而多变。天地人三籁变化无方,琴可状人情之思,也可达天地之理,凡高山流水、虫鸣鸟语及人情复杂之思和宗教哲学之理,尽能蕴涵表达。
古琴音乐受儒家中正和平、“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等思想的影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要达到这样的意境,抚琴之人在演奏时不论外在的身形动作还是内心的情感状态都需安静而平和,沉稳而不轻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致乐以治心,乐则安,安则久”,以此达到外在环境与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同时,“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古琴的简字谱不记录节奏,弹奏古琴也不拘技法,“发于性情,由乎自然”,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超然忘物。这种自由即兴的演奏方式,和西方爵士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每一次演奏都是一次创造,即便同一个演奏家,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心境下,都能弹奏出不同的味外之旨和弦外之音。在沉静旷远的琴音中,抚琴之人寄情山水、感发心志、泻泄幽情;听琴之人也感到和平泰然的气象,得到心灵的洗涤。
古琴至纤至微、又至广至大,它在绵延不绝的历史中构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世界,并自觉成为文人雅士调心养性、自由抒发生命情感的最佳方式。“君子无故不撤琴瑟”,春秋时期,孔子酷爱鼓琴,操琴弦歌之声不绝于耳;战国时期的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佳话美谈;诸葛亮用古琴在一座空城之上吓退了司马懿的八十万大军;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最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也勾勒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美好意境。
时至今日,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古琴艺术因中国浓厚的精神土壤仍旧活跃地生长,文化的守望者们正在用不同方式诠释传统古琴文化精神。正如那晚的钧天云和古琴音乐会,不仅上演了《流水》《渔樵问答》等经典古琴曲目,而且呈现了由古琴、吉他与演唱结合的改编曲目《阳关三叠》等,以视听艺术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展现当代文人生活美学观。总之,“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的确,置身于古琴音乐之中,静静聆听那古老的音乐语言,无论时空变化,心灵都将收获最纯粹的愉悦和安宁。
(摘自《光明日报》2013.6.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