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分三节解释《庄子·寓言》中的一段文字,在师生的讨论中揭示修行的境界,深入而精妙。老师在最后的发言中,阐发天地人的形象,也涉及文化和文明的分合关系。
关键词:《庄子》;修行;文化;文明
《庄子》是中国古代的奇书之一,可以从多重视角来理解,引申出多种读法。从学术继承而言,根据《天下篇》,它来源于“古之道术”,所谓“闻其风而悦之”。从儒道关系而言,通常认为庄子来自老子,至今连称为“老庄”。仔细研读以后,发现他非常熟悉孔子言行,并不真正否定孔子。庄子“于学无所不窥”(《史记·本传》),可以说贯通了儒道两家。其书的发挥深合于易象,甚至可以看成读《易》心得。从精神追求而言,它超然指向于天人、神人、至人,可以看成三种人的教科书,相对于《论语》作为君子的教科书。从文体形式而言,它也可以看成一部大剧本,描绘了社会各阶层人的生存状态,先后出场的人物有其角色变换,好比多棱镜闪现不同的色彩。
庄书的叙事似断似续,若干片段呈现出内在联系,好比连续剧的不同场景。我曾经整理出其中一条线索,进行过初步的解释。这里再次解释其中一段,因为还有一些特殊心得,这段场景出于《寓言》。一般认为,《庄子》有一大一小两篇序言。大的序言是《天下篇》,包含了理解先秦学术的枢纽。小的序言是《寓言》,揭示了庄书的言说方式。其中有一段涉及修行的口诀,含义深远。
尝试分三段解释原文:
颜成子游谓东郭子綦曰:“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从,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
在《齐物论》开场,南郭子綦和颜成子游讨论天地人三籁,越说越精妙,越说越玄远,于不知不觉中结束,渐渐融入正文。
在《寓言》中下文出现了,主角换成了颜成子游。此人在《齐物论》中是听者,到这里变成了说者。他那时完全搞不懂南郭子綦的境界:“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乎?”而此处有了长足的进步,已是充满自信的陈述。
不仅学生由听者颠倒为说者,老师南郭子綦的名字,也变成了东郭子綦(当然也可能是字之误)。在《齐物论》中称为南郭,可能跟政治有关,成玄英称他为“楚昭王之庶弟,楚庄王之司马”。此人沉思自然和人生,全身心地明白了一切,进入了特殊的状态。“仰天而嘘”是消化的形象,从原来的境界中超脱了出来。
“自吾闻子之言”,这里所闻的“言”,不仅仅指《齐物论》“三籁”之说,更是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对话。在《齐物论》中,南郭子綦隐几而坐,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正是古代教学的常见姿势。当时是老师进步了:“今之隐几者,非昔之隐几者也?”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是同还是异呢?“今者吾丧我”,其中有着质的飞跃,好比“吾犹昔人,非昔人也”(僧肇,《物不迁论》)。而《寓言》展示的是学生的进步,虽然经历了无数次曲折,终于获得了修行的成果。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和学生的形象,不应该固定下来。师生共同修习,彼此都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尽管进步的速度并不相同,所见到的沿途景象也不相同。《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在鲲化为鹏的上出过程中,往上看的景象是变化的,往下看的景象也是变化的。这是中国特殊的修行状态,此之谓“自强不息”。
所谓的“九年”,叙述进道之顺序,可与《大宗师》“南伯子葵”节相参证。
“一年而野”,打破原来频道的各种拘束状态(此之谓命),从固定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把波长和气息放出来。
“二年而从”,渐渐收敛狂放,逐步持守规矩,转而向内寻找。
“三年而通”,在长时间的摸索中,得出野与从之间的中道。
此为第一阶段,相通于《齐物论》中的人籁。钟泰《庄子发微》谓可当《易》之“穷理”。
“四年而物”,如梦初醒,以前种种皆是妄想,这时才初步接触到世界的真实。盖三年解决了心理问题,故四年能排除内心干扰而及物。
“五年而来”,知道内外接通的关窍,体会到感应之理(唯识学种子和现行,《易经》象和形之变化),甚至有时会想什么来什么。
“六年而鬼人”,生命中潜在的负面因素显现出来,甚至会出现种种诱惑。庄子于此既尊重民俗,又有哲人的独特理解。《庚桑楚》:“故出而不反,见其鬼。出而得,是谓得死。灭而有实,鬼之一也。以有形者象无形者而定矣。”这里包含着甚深洞见,既指出负面因素的成因(出而不反),又点明其回归道路(以有形者象无形者而定矣),可谓最佳的解决方案。
此为第二阶段,相通于《齐物论》中的地籁。钟泰《庄子发微》谓可当《易》之“尽性”。
“七年而天成”,阴阳两气自然而然,与天同其造化。
“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超越生死的境界。
“九年而大妙”,即身成就,形神俱妙。
此为第三阶段,相通于《齐物论》中的天籁。钟泰《庄子发微》谓可当《易》之“至命”。
“六年而鬼入”为大关节,未至六年不能达此境,达此境而未能化解,则前功尽弃,故宜万分警惕之。《老子》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生有为,死也。劝公,以其私。死也,有自也;而生,阳也,无自也。
在《齐物论》中,南郭子綦演绎天地人三籁,颜成子游回去自己领悟。领悟以后总结心得,一年一个境界,总共修了九年,最后达成“大妙”。
“九年”是颜成子游对东郭子綦汇报,然而,老师是不是被穷尽了呢?如前文所言,在学生努力进修的同时,老师也在默默无言地进修,还有着更厉害的东西。
“生有为,死也。”所有未修行的凡夫,包括不如法的修行人,都归属于不同的有为法(《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劝公,以其私。”私为小我,公为大我;私为德,公为道。“劝公”中应该包括政治的公正,至极可至于天。从小我起修,劝公是过程,《说卦》有云“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可渐可顿。
“死也,有自也。”追溯根源,洞极幽微。对照下文,在两句话之间,可以认为省略了“阴也”。然而终于不言者,盖扶阳抑阴,犹主单行之气。
“而生,阳也,无自也。”此为顿法,所谓无自也,方为纯阳。
这段内容精深之极,在我看来是庄子的口诀。古往今来存在不同的理解,你去比较任何两本《庄子》注释,对于此段的标点一定有所差异。我至少看到过四种不同的标点,以上的标点是我的理解。
此节或以为颜成子游之言,或以为东郭子綦之言,或径以为错简。以义理而言,当以东郭子綦为是,未标言说者之名,乃隐也。盖颜成子游已成象,东郭子綦叙口诀以作印证,而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未作南郭而作东郭有深意,错简无碍。
而果然乎?恶乎其所适,恶乎其所不适?天有历数,地有人据,吾恶乎求之?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
“而果然乎?”是上手对下手的语气,将原来确定的“九年而大妙”,重新化为不确定。以疑问的方式加以印证,为最善的保全之法。
《寓言》三段越说越强,和《齐物论》行文相似,渐渐脱离控制,或出局或上天。从文本解析的意义上,把第二段和第三段连结起来,并且确定第二段是东郭子綦的回答,就是因为此句的存在。而,就是尔、汝,也就是“你”。参见《人间世》“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大宗师》“而果其贤乎”。就是到此为止,不作进一步回答,在这里收住,有千钧之力。然后以疑问句推演两端,反反复复,说一不是,说二也不是,说相同也不是,说相异也不是。
“恶乎其所适,恶乎其所不适?”从“有自也”到“无自也”,此之谓逍遥游,可以相应《老子》之“无为而无不为”。
“天有历数,地有人据”,此含《易经》天地人之象。天有历数,参照《论语·尧日》“天之历数在尔躬”。地有人据,亦即《易·坎·彖》所谓“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而守其国”。日月星辰运行在天,人在大地上休养蕃息(歌云“希望之田野”),此皆自然之象。在中国古代,天与地的相应在其分野,《史记·天官书》以二十八宿配十二州。成玄英疏:“夫星厝度数,玄象丽天;九州四极,人物依据。”
“吾恶乎求之?”本句的“吾”对应上句的“而”,隐含着所谓我与你(德国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有所谓相遇哲学)。可以注意其声气的相接。
“地有人据”,为人类活动之痕迹,“据”乃国家、城邦之类的区划。“人据”的“据”,有把持、把守、占领、保卫的意思,人依托地形而形成的政治分割,古希腊称之为城邦。从人据之地而引申出人居之地,前者为政治和军事,后者为经济和文化,两者相辅相成,总起来是某一区域中人类的生活。
人据是为人居服务的,为了维护乃至捍卫此一区域人的生活方式(歌云:“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人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农村,一种是城市。从古至今人居的变化,可以看成由农村而城市的曲折上升过程。这个城市化过程在古代是缓慢的,近代工业革命后加速,而现代则进一步成为浪潮。中国如今也处于这一过程中,大量涌现的县级市,以及农民工的进城,都是这一内容的表述。城市化会产生各种问题,所以要研究城市文化。
伴随农村和城市的演进,文化或文明发生冲突和融合。在词义上,“文化”和“文明”互相关联,有同有异,有分有合。以中国语源而论,如果追溯至《易经》,“文化”和“文明”语出同源,其间乃体用之别。在《易传》中“文明”取离象,凡六见,而“人文”仅一见,“文化”即“人文”之“化”。《易·责·彖》曰:“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人文”和“天文”对应,“文明以止”就是“地有人据”,也就是某一区域人群的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文化”来自于“文明”之化,《学记》所谓的“化民成俗”,也就是《贲·彖》所谓的“化成天下”。
从外来语而言,英语中“culture”(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ltura”,有耕种、栽培以及居住的意思,有所对应于农村。英语中“civilization”(文明)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ivis”和“civil”,有城市公民以及市民生活的意思,有所对应于城市。前者一度被视为内在的、精神的概念,后者一度被视为外在的、包括物质器技等在内的概念。现代汉语中“文化”和“文明”都由日语传人,然而和古义仍有一定程度的联系。
“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前者否定无命之说,后者否定有命之说。这里的“命”指向生前,可以理解为对人肉体生命的限制。此说与佛教“无始”之说相合,不再确定第一因,打破对宿命论和自由意志论的执著。
“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有鬼是因为你相应它,也完全可以不相应它。这里的“鬼”指向死后,可以理解为对人精神生命的限制。从宇宙论过渡到人生论,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其看成宣扬鬼神,不如看成破除迷信。
总观此段文意,神行不测,阐发“大妙”或“无自也”以后的境界。“而果然乎”,点出向上的指引。“吾恶乎求之”,可当自然之象,也可当“丧我”之象。无所适,无所不适;无所求,无所不求。以“莫知终”、“莫知始”推移无命、有命,以相应、不相应消解无鬼、有鬼。由古而今,生生死死,由限制而达成无限制,由天文而地理,由农村而城市,所谓文化和文明,尽在其中矣。
附:《齐物论》原文节选:
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几者,非昔之隐几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呼。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突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成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责任编辑:谢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