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古诗文滋养学生的心灵
张丙艳
一、古诗文是生命的歌唱,是心灵的驿动
“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生动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风来花动、含羞逗影……一首首古诗,一篇篇古文是先贤们对生命的歌唱,是他们一次次心灵的驿动。
每一次遇见经典,都是倾听一段生命的歌唱,感受一次灵魂的魅力;将这些倾听与感受写下来,就是一篇文章。遇见湖心亭大雪,就倾听张岱一曲痴情的歌;遇见承天寺明月,就倾听苏轼一曲“闲人”的歌……我教学《湖心亭看雪》和《记承天寺夜游》后写了两篇小文章。
我想为大家读一下读《独痴---遇见张岱》这篇文章,就请大家先直观地感受一下我当时的感动。那接下来我很荣幸的请到张正主任为大家读一下《月明承天寺---遇见苏轼》。
之所以展示这两篇文章,不是为了献丑,其实我一直明白献丑不如藏拙的道理,主要是因为我和我的同事发现实际教学中的两个问题:
(一)古诗文教学干涸了美文灵动的魅力
古诗文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而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与诗人/作者“心同此情,意同此理”,而我们也在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往往仅仅满足于诗文义的疏通和语句的积累,至于文化底蕴往往无暇顾及。
古诗文灵动的魅力和香醇的美感是怎样干涸的呢?我想是首先是我们在古诗文实际教学中的很多问题,教师只向学生讲解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翻译名篇名句,偏重于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这种串讲加分析的教学方法,教法上面面俱到,结果是费时费力,最容易把学生讲得昏昏欲睡,既没有互动投入,也没有激情感悟。
实际教学中尤其是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最为严重:
把理解文意当成古诗文教学的全部
传教学中,我们往往采取介绍作者背景、初读古诗文、理解重点字词、了解诗文大意、感知情感、朗读背诵等步骤进行教学。侧重于了解诗文大意,忽略了学法的指导,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阐述,学生似懂非懂地繁琐记录,完美的意境,优美的韵律,心动的美妙被支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古诗文所蕴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也深受影响。
用过于直白的语言诠释、教学古诗文
古?诗文行文讲究韵味,富有律动的美感。我们在实际教学时,因为自己的“学识”所限,在课堂中有意回避了韵味的教学,仅利用现代的表述方式来进行教学。鲜美的羊肉配上的不是原汁原味的羊汤,而是白开水,味道就不再纯正。你看古代的学究,吟诵古诗文时,总是喜欢摇头晃脑,或吟或唱,那沉醉的样子,令观者钦慕不已。三味书屋里的寿镜吾先生读书的样子就无比陶醉,我想他们陶醉的不仅仅是诗文的意境,沉醉的也是诗文的韵律之美。
(3)错误地以为有深度才有内涵
有时候教学一首短短的小诗,也要对各种资源整合从诗人处境,介绍到当时民风民俗,有引经据典的文章辅助,将一首短诗上成了内容繁杂的综合课。课堂似热闹,却无法让学生透过文字,进入作者的内心,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真正的倾听。
在这各情形下,学生学习古诗文成了机械记忆,繁琐背诵的机器,哪里还体会得到古诗文中流淌的灵性,哪里还听得到古人灵魂的轻吟……
问题二:学生作文语言乏味,选材雷用。
举例多为身边人的俗套事例,有的事例也许已经从小学三年级用到现在了,可谓是“一个事例打遍语文试卷”呀。选取的事例往往缺乏典型性、新颖性,或者一看就知道是瞎编乱造的假大空的材料,难以引人入胜。语言表达模糊、僵硬;词语过于枯燥、单调,缺典雅,少韵味;通篇自说自话,较少用修辞。作为语文老师,只要一改作文,我们就感受得到,我就不再赘述了。
针对以上两种情况,我们希望
二、唤醒古诗文,让她滋养孩子的心灵,让古诗文成为孩子的写作素材;让古人灵动的思绪,飞扬的文采丰莹学生的作品。
那么如何唤醒古诗文,让她在我们的课堂上光彩照人,魅力四射呢?我想这要从我们自身做起——
我首先思考的是我们自己是怎样读书的,遇到一篇好文章我们是怎样做的?
是先查资料了解作者、背景吗?是字字穿凿,一遍遍背词义,背句子意思吗?
不是,还是陶渊明说得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受诗文魅力,学习品味鉴赏诗文,进而提审美能力和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古诗文的魅力在于文字本身,而绝不是各种肢解与分析。可是教师也绝不能袖手旁观,毫无作为,恰当的点拨与指引恰是让古诗文打开学生情感世界的钥匙。
(一)把享受原汁原味大餐的权力还给学生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初识一首古诗,一篇古文,我们什么也不必铺垫,就让学生打开课本,自主自由诵读,使他们在读中涵泳,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陶冶,读中升华……或者叫做素读,不带目的的读。就是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文中心句、精彩句,在吟咏中更深地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因为无论怎样的古诗古文的新唱,都是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这样学得轻松,学生也更容易爱上古诗和古文。离开了老师搬运工式的分析,学生的感悟想象也会给我们更多惊喜。有一种教学叫放手,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一些,也让我们教得更幸福一些。
(二)适时引导启发学生联想和想像,感悟诗文意境。
古人写诗写文,贵在含蓄,言在意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言约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想象不解领悟其意境与情趣。这里我们尝试让学生闲目专心听,配乐朗读“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听完试说自己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大部分同学可描绘出“高山渐渐隐去,现出平旷平源,迢迢江水,仿佛进入广阔荒原”的画面。这时如果再追问一句“迢迢江水流入广阔荒原江水有了怎样的变化?”相信学生就会让我们惊喜了。这就是想象的魅力。
我在利辛上过一节《天净沙·秋思》“古诗新唱”的作文课,就曾经收获了这样的惊喜。我问“枯滕”该枯成什么样?有一同学回答:“那枯黄的藤蔓上叶子即将落尽了,惟有零落的两三片在秋风中瑟瑟地抖着。”还有一学生答:“那枯藤叶片已落尽了,它挣扎着用最后一口气紧紧缠住老树。”
读完《天净沙·秋思》我让同学将“小桥流水人家”和“夕阳西下”放在一起去想象作者没有写的画面,并模拟作者的语气抒情。
一生回答:人家的屋顶上已升起袅袅炊烟,连飞了一天的乌鸦也归巢了,可是我今晚该在哪里停驻呢?
一生回答:远处的小桥上扛着锄头归来的小伙子,匆忙赶到挑水的老父亲身边,忙着递过锄头,接过水担。我已不知何时,流下眼泪:我的老母亲啊,我在外漂泊的日子里,谁为你担水,谁扶你傍晚路上回家。
我确信我们的放手才是唤醒诗文灵性的惟一途径,我们的恰当引导才是启发学生联想和想像,与经典诗文进行灵魂交流的不二法门。
我们的讲解分析代替不了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我们教师的联想和想也不可能带领学生进入诗文的意境与文学大家们的世界。
那就让我们学着放手,学着让学生自己去品味这道大餐,去对这首大餐品头论足,说三道四吧?请相信总有一道会满足他们的期待,营养他们的成长,让他们爱得无法自拔。总有一些优秀的文人因此走进他们的世界,影响他们的人生,拨动他们的心弦,温柔他们的心灵,敏锐他们的双眼,进而丰莹他们的作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