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时代大背景下,土家族的口头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正面临着生存和传承的危机。本文将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分类,并从分析其现状入手,对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土家族的口头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推广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我国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地区,人口总数为835.39万人(2010年),仅次于壮、回、满、维吾尔、苗、彝族,在全国各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排第七位。土家族历史悠久,据文献资料记载,约2000年前,土家族先民就定居在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劳动中,土家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口头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靠口传心授,代代相袭。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正面临着生存和传承的危机。本文将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分类,并从分析其现状入手,对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土家族的口头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推广提出几点建议。
一、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内容
什么是“口头传统文化”?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通过的《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提出了“传统和民间文化”的概念。1998年10月,在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155届会议上,通过了《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1]。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2]。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作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一)土家语。土家语是土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分南北两个方言。两者差异较大,相互不能通话。南部方言目前仅留存于湖南省泸溪县潭溪镇的少数几个村寨,北部方言通行于湖南省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的部分乡镇。北部方言又分成两个土语:龙山土语和保靖土语。龙山土语包括龙山、永顺、古丈等县的土家语,保靖土语包括保靖和龙山岩冲等地的土家语,两个土语之间能相互通话。土家族不仅是土家族的日常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如土家族原生态的“哭嫁歌”、“梯玛神歌”、“摆手歌”、“茅古斯”等都必须用土家语才能表演出来。
(二)民间口头文学。土家族缺乏传统文字和文献,但是勤劳而富有智慧的土家族同胞通过口传心授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民族民间口头文学,主要包括神话传说、人物历史和生活故事。神话传说如《开天辟地》、《洪水的故事》、《补所与雍尼兄妹成亲的故事》等,详细讲述了有关天地创造和人类起源的历史;有关人物历史的如《八部大王的故事》、《向老官人》、《彭公爵主》、《斯兰卡普》,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这些充满智慧、勇气和力量的土家族英雄人物是如何在各自的领域里为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繁荣建立不朽功勋的传奇经历;生活故事如《咚咚喹的故事》、《虱子和跳蚤的故事》、《稻草人的故事》、《鸟的故事》等,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扬了土家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积极向上的优秀民族性格。
(三)民间音乐。土家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民歌歌曲题材多样,形式各异,有传递爱慕相思之情的“土家情歌”,有帮助人们缓解疲劳的“薅草锣鼓歌”,有劝客人喝酒吃肉和互相表达美好祝愿的“祝酒歌”,甚至还有哄小孩入睡的“摇儿歌”。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梯玛神歌》、《哭嫁歌》和《摆手歌》。土家族“梯玛(巫师)”在举行求愿还愿的法事活动中唱的《梯玛神歌》,因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梯玛神歌》作为一种吟唱式的长篇史诗,对土家族的历史、民族的迁徙、天文地理、信仰禁忌、宗教哲学、生产劳作、生活习俗各个方面作了宝贵的记述,又被誉为“研究土家族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哭嫁歌》是在“哭嫁”这一哭唱仪式上所唱的抒情歌谣,其音调大多来源于土家族山歌,有边哭边唱、先唱后哭和先哭后唱三种形式。《哭嫁歌》结构自由,演唱灵活,内容丰富,堪称是研究土家族婚姻习俗史的“活化石”。《摆手歌》是举行大型祭祀活动和传统的文艺盛会——跳摆手舞(土家语称“舍巴日”)时,为纪念土家族的祖先、祈求后代兴旺发达、年丰人寿而演唱的叙述历史的古歌。与前面几种不同的是,《摆手歌》除了歌唱外,还有模仿先民进行农耕渔猎动作的舞蹈,以歌伴舞的形式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土家族先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艰苦历史,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口头传统文化之一。
(四)谚语、谜语。谚语是土家族在世世代代生活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的总结,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很富有启发性。从内容上看,主要有:观察大自然、天象而得出的对客观自然规律总结的谚语,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谚语,教人们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接物待人、勤俭节约的教育性谚语。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也属于土家族人们在世世代代的生产生活劳动中用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一般字数较少,结构灵活自由,表义生动形象,而且朗朗上口,很适合口头传诵。
二、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生存现状
(一)土家语的现状。土家语已经成为一种严重濒危的语言,这已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土家语的濒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母语使用人数越来越少。土家族人口众多,但母语使用人数却相当有限。有关专家10年前就指出土家语的使用人口已经降至6.5万[3]或不足5万人[4],不足民族总人口的1%。第二,母语代际传承中断。在目前土家语保存相对较为完好的龙山县坡脚、靛房、他砂和保靖县仙仁等乡,虽然还存在一些以土家语为主要日常交际用语的母语人,但这些大多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即使是在土家语通行的中心地区,如龙山县的靛房、坡脚、他砂等乡,20岁以下年龄段的土家族人基本上都已经转用了汉语。第三,使用范围越来越小。据笔者的祖母介绍,新中国刚成立时,笔者的家乡——他砂乡,男女老幼在全乡范围内只会用土家语。仅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土家语的使用范围已大大缩小,从他砂乡12个村的情况来看,目前以土家语为主要交际工具的已经只剩齐心、冉家寨、半南、信地等少数几个村寨。第四,结构系统逐渐衰退。除了词语的大批借用外,土家语固有的语音、语法开始丢失,逐渐跟汉语趋同。
(二)其他口头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土家族有语言而无传统文字文献的事实决定了其口头传统文化只能靠口传心授,在土家族人中一代代传承和延续。但是近年来,随着其载体——土家语的濒危,土家族的其他口头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再加上受汉族强势文化的强烈冲击,其传承与保护已出现严重的危机。如果土家语完全消失,那么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也会消失[5]。事实确实如此,90年代初,在他砂乡的大部分村寨,女孩出嫁的前一天晚上还盛行哭嫁,但现在,仅20年的时间,女孩出嫁已经不再哭嫁。每当有人提议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女孩出嫁还是应该继续哭嫁,其他人就会异口同声地说:“土家语都不会讲了,用汉语哭嫁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大家一起看看电视。”由此可见,在有些情况下,文化可能比语言消失得更快、更彻底。虽然他砂乡土家语保存还算完好,但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口头传统文化如“梯玛”、“摆手歌”却已丝毫不见踪影。仅一些年事已高的老人还尚会讲一些土家族的口头传说民间故事,一旦这些老人去世,土家族的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也将从他砂乡这片土地上消失。
三、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
上个世纪90年代,全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土家族地方政府也高度重视,开展了一系列保护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相关学者们建言献策,主要从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成因、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等角度对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的保护进行研究,提出了富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但如何真实客观地记录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的原生态面貌,如何建立集声音、图像、文字三维一体的立体性口头传统文化数据库,并如何将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尽可能在全球较大范围内共享和推广,是当前政府和学者所面临的难题之一。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条新途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就是指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如数码拍摄,对非物质文化进行采集(录音、摄像),然后对获取的语言资料进行国际音标记音、汉字对译和汉语翻译等数字化和语言学处理,再通过专用软件对音频、视频、文本文件进行合成,形成音、像、文三维合一的有声数据库,最后再借助网络技术尽可能将数据库在全球实现较大范围内的共享和传播。近2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的重视,国际学术界、文化界开始运用多媒体手段和数字化技术全面客观地记录保存非物质文化,逐渐形成了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这一新的领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久远,取得的成果也较为丰硕,但将数字化技术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却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明确提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6]
(二)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设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能有效地解决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扬的难题,使专家和爱好者能更好、更方便地了解相关文化知识,且具有现实的技术基础和操作的可能性[7]。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即依靠现代多媒体手段和数字化技术(如:数码拍摄、数字录音、摄像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采集、分类、制作与存储,建立文字、图像、音频、视频集一体的数据库,并配有强大的搜索引擎,实现数字化再现。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原始口头传统文化资料的采集。深入到土家族地区对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进行摸底调查,在口头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区进行原始资料的采集,主要借助数码相机、数字录音等现代高科技设备对土家族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民间口头文学、民间音乐、谚语谜语等多种题材和体裁的原始资料进行录音摄像。(2)资料的整理和数据库的建立。运用ELAN、TOOLBOX等语言学专业软件对所有的资料进行包括国际音标记音、汉字对译、汉语翻译,甚至英语翻译的语言学处理,形成一个个分离的文本,然后继续用ELAN将录制的音频、视频文件与经过语言学处理的文本进行合成,形成音、像、文三维合一的立体性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数据库。ELAN是一个对视频和音频数据的标识进行创建、编辑、可视化和搜索的标注工具,功能相当强大,用它来处理多媒体数据,如视频和音频,相当方便。(3)数据库保存和资源共享。借助网络技术建立“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借助数字存储、传输技术将“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数据库”放进网站,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共享。网站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深受大众欢迎,适合大范围发布信息和普及非物质文化知识。同时还可以通过数字出版的方式选择性地将“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数据库”的某些内容制作成影音光碟,在土家族地区发放,让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推广和传承。
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新领域里的一种尝试,除了客观真实地保存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的原生态面貌外,还能较快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传播,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的消亡将会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土家语的口头传统独具特点、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无论从语言、文化还是艺术的角度,都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以宏观、真实为主旨的“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数据库”将能够为语言学、人类学、民族民间文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语料。
参考文献:
〔1〕http:///huiyi/lfzt/fwzwhycbhf/2008-12/05/content_1461025.htm.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R].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6.
〔3〕徐世璇.论语言的接触性衰变—以毕苏语的跟踪调查分析为例[J].语言科学,2003,(6).
〔4〕张军.从母语使用人口锐减看土家语的濒危状态[J].暨南学报,2006,(5):146.
〔5〕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土家族的语言人类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http:///zwgk/2005-08/15/content_ 21681.htm.
〔7〕裴张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
(责任编辑 王文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