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2|回复: 0
收起左侧

将科普进行到底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6350
主题
47
精华
0
墨水
128

发表于 2022-2-27 18: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月的清晨宛若走出深闺的女子,显得温婉和矜持,那缕缕清风吹醒了冰封的大地,吹开了枝头上的那一抹嫩绿。
北京市的东北方向的酒仙桥地区有一条狭长的街道,道路两旁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旧式建筑。穿过幽深的巷子,是一排排简陋而整齐的房子。就在这低矮的房子里,一群银发老人却在这里上演着一幕又一幕感人至深的故事;就是这一间普通的房子寄予了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北京电子管厂协会太多的光荣与梦想。
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起,北京电子管厂的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开始急剧增加,协会便应运而生。
北京电子管厂协会成立于1990年2月,现拥有会员230多人,其中高工达50%以上,协会成立至今已产生过4届理事班子,而今的理事班子支撑着整个协会,把握着协会前进的脉搏。
他们为了协会的生存与发展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为此历经了犹如二万五千里长征式的“拉锯战”。从协会宣告成立的那天起,协会发展的前方就布满了荆棘,就注定它所走的路途充满艰辛。
17年来,他们有过艰辛,也有过辉煌。协会成立之初,在前任的老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的工作顺利的开展着。近年来协会在“四技服务”挑战中“败下阵”来。没有了经济效益,摆在协会面前的是一条充满荆棘与坎坷的路,他们也曾彷徨过,也曾泄气过。但理智告诉他们,不可以轻言放弃。
从2002年开始,他们积极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他们充分的认识到协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必须转轨变型。在这个关键时刻,北京老科总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予了协会许多支持,使协会得以生存下来。在费尽种种周折之后,协会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终于跌跌撞撞地站立起来了。这支平均年龄69.5岁的老年队伍,拥有20几岁人的激情与斗志,他们的头脑中根本就没有名利的概念。他们说是一种信念在支撑着他们,他们还说是三种力量在促进着整个协会的科普活动的开展 :北京老科总的鼎力支持,地方搭建的有力平台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
科普起步 开辟新天地
对一般普通人来说,2003年只是很寻常的年份,而对于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北京电子管厂协会而言,却是一个值得他们将其载入协会史册的难以忘怀的年份。
草长莺飞的3月,北京市科协一位副主席和北京老科总的领导,深入北京电子管厂调研,进入基层对工作人员的现状进行了解。科协副主席见到这些可亲可敬的银发老人之后深情地说道:“一定要关心老科技工作者,他们为电子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北京老科总领导走进协会时,映入眼帘的是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平房和一部电话,“北京电子管厂协会”几个字用毛笔写在一个木牌并订在小院子的墙壁上,办公室内的装饰都是那么质朴,但一切都摆放得错落有致。简易的黑板上写满了协会的活动安排。桌椅板凳都褪去了它原有的色泽。北京老科总的领导深受触动,感慨良多,表示一定会帮助电子管厂协会走出困境,建立一个真正的老科技工作者之家。
北京老科总随即对北京电子管厂协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这些退休老科技工作者,由于长期工作在科技的第一线,对科普的认识不足。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作为科普活动的“二传手”在北京老科总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将北京“科技周”这一品牌科普活动从北京电子管厂开始,并且一炮打响。
每年一次的北京科技周活动,人们从现场学到了很多,然而在活动之前的精心准备工作要耗费多少人的心血,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为了不耽误活动的正常进行,协会的老人们早早的赶到活动现场,同时带去近百块展板和早已准备好的小礼品。东西丢了怎么办?准备不好,耽误了活动进行怎么办?当活动在马路边上举办的时候,由于路过的人很多,这样的科普活动的社会影响又会是什么样子的?这些细枝末节他们都一一想到。其实,每一次的科技周活动的成功举办,都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所凝铸。他们说他们只是把北京老科总交办的事情当作一种责任去对待,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个任务。
科普进社区 撒知识种子
2003年以来,北京电子管厂协会将科普活动举办得红红火火,而且把科普活动无论从形式上还是规模上都进一步的进行改进。
2005年4月,协会将科普宣传活动开展到社区,先后从高家园、球场路等地开始,由1个地点逐步发展到6个社区。北京老科总领导看到如此大的社会效益后说道 :“这就是方向,就应该这样推陈出新地办下去……”
北京老科总的认同与支持,又着实让北京电子管厂协会的银发老人们兴奋了一番,这种认可与支持不啻是对老科技工作者最好的嘉奖。
为了寻求得到帮助,会员们去酒仙桥街道办事处寻求帮助,因为种种原因,老人们的积极与热情却被婉言拒绝。当遭到拒绝时,老人们并没有退缩,而是知难而上,多次走访,请求帮助,老人们将那颗真诚的心袒露给人们。在遭受拒绝和冷遇之后,他们毫不气馁,在继续申请的同时也将“苗头”指向将台街道办事处。将台街道办事处则以海一样的胸襟接纳了他们,给予他们及时的支持与帮助。
酒仙桥街道办事处新上任的领导,看到他们举办的科普活动有着很深的意义,同时也被这群银发老人的这一番执著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从而也加入了这支奉献的队伍之中。2006年协会又与酒仙桥街道办事处成功地组织了酒仙桥地区第5届 “科技周”活动。至此多个社区与协会一起将活动开展起来。
在北京老科总的支持和帮助下,以及协会会员们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连续5年成功地完成了“科技周”活动,得到普遍认可和欢迎。
科普服务于社区,起初居民并不了解、接纳,所以协会的科普活动只能从马路边搞起,当人们确实从活动中受到了实效,人们渐渐接受了协会的一番良苦用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又将科普宣传活动又从社区走进了每个家庭,迈入了每个社员的内心里,电子管厂协会所执行的从马路边到社区再到社员的科普三部曲,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不断地摸索前进中,协会不断总结出新的经验,他们是从来都不知道满足这个字眼,在刚刚取得一些成绩之后,他们又向新的制高点迈进。在科普宣传进社区活动中,展板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活动中是一个大亮点。
2007年4月27日,在展板进社区科普宣传活动中,北京电子管厂协会特地从北京老科总那里借来50多块展板,布满了整个社区。
为了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协会特别准备了各种小礼品。社区居民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蹲在展板前,认认真真的看展板上的每一个题,尽力从展板中汲取科普知识。而协会的会员们为了给人们献上这样一次知识盛宴煞费苦心地准备了一番。他们每天在简陋的办公室里,翻阅着大量的资料,待社区居民们观看完展板后,协会让参与活动的人按领取人填写的姓名、联系电话、住址,发出100张问卷供人们答题。而在收回答卷时却发现只收回99张,他们逐张认真核对,经查是一位姓陈的女士未交回答卷,他们又及时用电话与陈女士取得联系,陈女士接到电话后充满了歉意 :“因为急着接孩子,便把答卷带回家去做,不想失去一次参与学习的机会……”会员们收回答卷后,一丝不苟地认真核对答卷,帮他们选出正确答案。
这次科普宣传活动收效颇大,人们反映强烈,社区领导还建议以后多搞一些此类科普活动,以便推动社区群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还有人建议将答卷装印成册,以便人们深入学习。协会的银发老人们通过此次活动,也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认为科普进社区既可以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余热又能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可谓一举两得。
科普健身 创新科普活动
2002年,经一位会员的亲属介绍,说太极柔力球这项体育运动对老年健康有帮助。于是,他们主动与全国太极柔力球推广组取得联系,然而人家需要交学费,协会里没有钱,无法到学习班学习。情急之下,协会里组织七八位老科技工作者天天早上六点钟到红领巾公园,跟着太极柔力球晨练队伍的后头“偷艺”,竟有多次被教练哄走的尴尬的经历。后来他们得到光碟,才得以继续学习下去。经过老人们的不懈努力,他们很快就熟练地掌握太极柔力球的技巧。然而他们也并未满足现状,而是将太极柔力球运动推广到社区,他们免费办培训班,以酒仙桥地区为基础,把培训范围扩展到多个地区。航天二院协会听到此消息,力邀教练前去指导。他们很快把太极柔力球球艺传授出去,从而也增进了兄弟协会之间的感情。
2002年,由于厂子改制,“四技”活动便无法开展下去。在这山穷水尽的关键时刻,协会的发展一时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在无经济收入的条件下,他们把协会的工作重点放在科普宣传上。面对困难,他们勇于接受挑战,决心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在北京老科总的鼎力支持下,他们搞起了老年健身活动,并将这一活动搞得如火如荼。2005年5月,北京老科总同意挂牌成立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太极柔力球队。这支柔力球队自2002年起,先后为酒仙桥地区普及科学健身做了大量的工作。
2007年10月14日,在“第三届老年科普宣传活动”上,北京电子管厂协会太极柔力球表演再次成为这次盛会的一大亮点。从老人们的动作上来看,他们根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享受着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办公条件差是北京电子管厂协会最大的困难,然而在困难面前这些银发老人从未惧怕过,是一股执著的精神支撑着他们,使他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克服困难,让他们在一个个困难面前勇敢的前行。他们不错过每一个学习机会,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便参加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活动,到中关村听取院士作报告,组织会员参观各个博物馆展览。为了节省开支,在参加活动之前,派专人四处探听票价,选取最便宜的票价场馆进行参观学习。
会员们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中坚力量,知识结构出现漏洞。为了查补漏缺,他们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并组织一切可以组织的力量办英语学习班,在那间简陋的房子里先后开办两期英语培训班,社区受益群众达几百人。协会成立之初,人们最快乐的时候就是组织去旅游,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注重学习,而今,参加协会组织的科普活动成为一股新的潮流。
他们说他们从未刻意的想过协会的明天,只是凭借着他们心中对科普宣传事业的那番执著,痛并快乐着……
当我再次端详这间简陋的办公室时,我想是怎样一种力量在支撑着他们?是怎样一种情怀让他们无私奉献?我从他们点点滴滴地为社区群众从事科普宣传的这件事情来看,才发现这一答案,继而明白了一滴水汇入大海的哲思。
诚如是,假如我们国家人人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那么则是国之幸也,民之幸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