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建设实现“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新战略目标为指引,聚焦主业、主责,加速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创业创新链条,激发成员单位创新活力,吸引社会创新资源的汇集和融合,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点带面,统筹协调、分步实施、持续改进,中船重工不断提升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质量和水平,促进内外协同创新,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创业创新,政策先行
为了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促进双创工作更好开展,围绕“双畅通、双发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在创业创新政策上不断推出新举措。
在已经出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关于推进科技创新若干重大措施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关于加强科研人员激励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关于激励发明创造、促进知识产权推广运用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又出台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关于加强科研人员激励的意见》、《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与研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技型企业分红激励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从创业创新方向、要求、激励、项目资助等方面引导和支持全集团的创业创新工作。
集團公司成员单位根据集团公司的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纷纷制订定了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有利于创业创新的相应政策。
以点带面,实施重点工程
国防装备双创工程。通过向社会公开发布装备预研船舶重工联合基金等三批基金项目指南等形式,吸引了大量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参加国防科研工作,有效弥补了中船重工在基础性、前沿性科技领域的不足和短板,实现强强联合,以双创工作促进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智能船舶创新工程。针对国际海事组织E-航海对船舶智能化要求和船舶自身智能化发展的需要,以建立智能船舶总体系统框架体系为目标,以智能VLCC总体方案策划为突破口,召集内外力量开展联合研究,推进智能系统的开发设计。
深海空间站创新工程。相关成员单位紧密围绕深海空间站的需求、装备、技术展开体系化论证,聚焦海洋安全保障、深海科学研究、深海资源开发三大方向,积极开展水下运载平台的设计研发。组成专门的团队开展深海装备创新中心论证,并与北京市保持密切联系,推动中心尽快成立。
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围绕军民融合产业,建立11个事业群,不断探索事业群运营组织模式,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为每个事业群设立牵头单位,针对成员单位感兴趣的产业方向,开展了多次研讨和论证工作,在智能渔场、量子计算机冷却等方面开展了新产业探索。
海洋文化建设创新工程。依托中船重工在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成果向文化产品转化的积累,推广军工文化、科技文化、海洋文化普及和相关的科普教育,在北京市及秦皇岛推广了军事科技体验馆、国防教室、科普体验项目等超过11个,同时启动了与全国多地的沟通交流,开始向全国推广有关项目。
合同。
三是产学研结合,打好协同仗。在双创过程中,中船重工将高校和研究院所与企业力量充分整合,充分借鉴国外优势力量,围绕主业主责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如,与江苏科技大学合作,开展了18V32/40柴油机曲轴减振器拆装过程工程分析与优化研究、船用柴油机机身孔隙精度与滑轮磨削应力控制技术开发、船用柴油机机型孔隙变形与滚轮开裂的机理及过程计算分析等,明显提升了船用柴油机的技术水平。
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气相沉积特种材料研发中心,面向市场需求,发挥北理工在难熔金属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和集团公司产业化能力,针对钨金属制品及稀贵金属涂层材料制品等方向展开研究,推动难熔金属材料的产业化应用和发展。
与清华大学共同承担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技术风电制氢储存系统的研究及示范”项目,利用清华大学的相关优势,推动集团公司SPE纯水电解制氢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民用领域的应用。
四是国际视野,拓展创业创新空间。加大与国际交流的力度和深度,利用集团公司专家任ISO/TC8主席,且该机构秘书处设在集团成员单位的优势,加大与行业专家的交流,力邀国内更多专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国内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发展营造更好的国际氛围。在压载水、排放控制等新领域加大与国际合作交流,寻找新的创业创新机会。
如,利用国内外和行业内外的创新资源,在前瞻性船型设计上开展交流合作,与瑞典FKAB公司联合研发了11万吨双向电力推进极地运油船,在极地运输船建造技术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与法国阿尔斯通合作,由公司总包阿尔斯通技术支持,奠定了核电应急发电机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五是超前研究,夯实基础。中船重工设立了联合基金和创新基金,很多成员单位也设有类似的基金,支持内部创新,培育重大项目,强化技术基础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持续推进基础研究。成员单位纷纷成立创新小组、前沿小组、研究中心,汇集优势力量开展前瞻性、基础性、颠覆性技术研究,近三年,共有300余项创新项目立项,资助经费数千万,成果累累,其中地效翼船总体设计吊舱推进器研制、冰水池试验技术、潜水器载人舱人员舒适作业姿态设计等基金项目已成功获得应用并推广,高耐波性高速冲鋒舟构型及水动力学性能研究等基金项目已成功获得陆海军预研项目资助,前景可观。
营造双创氛围,集聚领军人才
一是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调动。中船重工集团成员单位纷纷围绕主业主则,开展形式多样的双创工作,取得了实效。
工厂形成了500多个工艺改进创新小组,完成工艺创新300多项,提高了工艺技术水平,解决了生产中的技术、质量难题,并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大幅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确保了产品质量。
有的成员单位开展了“双五小”活动,包括以科技创新为主体的技术类:包括小攻关、小设计、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以降本增效为主题的技能类:小节约、小回收、小维修、小建议、小改进。
有的单位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劳模带动其他员工开展技术创新、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QC活动及精益管理、改善提案等活动,促进一个个技术难题的解决,侯家平劳模创新工作室针对柴油机重要部件气缸套进行专题研究,周磊劳模创新工作室针对产品隔热层焊接背板烧穿及固定销垫片脱落等质量问题开展攻关,在提高产品质量、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是涌现一批行业领军团队。为运营好智海平台,发挥好中船重工双创工作抓手的作用,自智海平台成立以来,运营团队就以构建好用顶用的平台、进一步打通中船重工与全球创客资源之间和内外部协同创新的通道为己任,密切联系集团公司创业创新实际需求,多方征集技术难题和创业创新信息,广泛发布高价值信息,大量收集外部创业创新团队信息,逐渐汇集了数以万计的专业力量,实现了及时高效解决中船重工成员单位科研生产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功能,收集了一批极具创新性和市场潜力的技术成果,为中船重工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制造业和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2017年,在以双创促进军民融合方面,中船重工科技与信息化部预先研究管理团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促进了中船重工军民融合和协同创新。2017年,中船重工另有两批基金项目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总金额超过1300万元,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均参与了项目申报,吸引了优秀的团队参与海军武器装备建设,在促进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将双创理念应用至军民融合与协同创新项目中,在国家提出装配式建筑的政策的指引下,与新港船厂成立了“箱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攻关团队,研制出独有的结构体系。开发出具有模块化、标准化、集成化特点的建筑技术,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供给侧改革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团队还多措并举推动“箱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应用,着力探索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军民各领域不同形态的应用,截至目前,已孵化出“装配式抗爆庇护所研究”和“海岛箱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成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两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为了进一步普及科技、海洋、军工文化,中船重工依托中船蓝海星(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专业团队,在科技馆、海洋科普教育等方面加大策划和实施力度,2017年取得了显著进展。完成中国科技馆航母虚拟现实体验项目建设,新闻联播曾给予重点报道,成为中国科技馆的亮点工程;承接科技馆潜艇科普网站开发、中国科技馆虚拟现实标准化全国推广项目、科技馆VR动感座椅项目等,成为中科馆的重要支撑单位。2017年在9家地方馆落地虚拟现实项目,针对各地方馆的需求,积极谋划,推出了配套的体验平台,在吉林馆、重庆馆、辽宁馆都取得了溢出效益。
三是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在双创工作中,结合集团公司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中船重工引进了一批尖端人才。如,从海外引进具有痕量检测尖端技术和核心研发能力的海外学者,并以该学者为核心,组建了中船重工(湖北)安谱仪器有限公司,从事痕量物质分析检测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打破了少数几个国外公司的痕量爆炸物、毒品以及有毒化学品检测仪器在安检、海关、快递、公安、交通、边防及军用领域的垄断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