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课程资源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基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主要是课程资源利用范围狭窄,局限于从互联网上获取间接经验信息,对社会或社区广泛的自然、人文及物力资源等利用很少,致使学生探究主题狭窄、实践能力难以提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主要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开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基地、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等。
[关键词]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C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8-0076-03
任何课程改革政策的推行必须有课程资源的支持。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从形态上划分,可以分为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像社区的文化教育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等)、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广播电视、网络等,就属于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而像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规范、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等就属于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①可见,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是教材,也不仅仅是可以利用的硬件环境。研究性学习是一门生成性课程,没有统一的模式或内容要求,强调的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来选题,充分利用本地、本校的各种资源,如社区环境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使其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可见,课程资源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基础,如果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持,再美好的课程设想也很难变成现实。本文基于甘肃省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的思考,分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问题与策略,探析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反思
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条件主要通过硬件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学校自身课程资源开发情况体现出来。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从甘肃省农村中学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的调查结果来看,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和学生最常利用的课程资源范围比较狭窄,主要局限于从互联网上获取间接经验的信息,和社会或社区的联系也仅限于利用一定的家长资源,多数学校对社会或社区广泛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物力资源利用很少。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应致力于加强学校与社会或社区发展的联系,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社会或社区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教育资源及物力资源,就难以使学生确立有利于了解社区、接触社区、关注社会、为促进社会发展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容主题,难以使学生探究的主题与地方或社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会结构、风俗、生活方式等发生联系。
第二,相对于其他课程资源,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促进课程实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从教师和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来说,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搜集和分析应用网络信息的能力欠缺,不能对学生利用和整合网络信息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的工作负担沉重,没有充裕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致使很多课题研究成为网络资料的堆砌,学生整合分析资料的能力难以提升,同时也容易引发抄袭的陋习;一些学校的电脑等硬件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或对学生信息中心的管理缺乏灵活性,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三,老师和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在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方面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为建立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库、开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基地,以及加强对教师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指导与培训。另外,获得各种案例集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并非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可见,教师和学生对各种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案例有理性的认识,能基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科学利用和有效参考。而家长资源是教师和学生最常利用的课程资源之一,所以相对其他方面,学校更应该在课程培训、开辟实验基地、建立课程资源库方面提供更有利的支持和帮助。
调查表明,如果要使这门课程真正贯彻实施并发挥它的作用,学校需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管理纳入学校整个课程管理的体系和范畴,加强对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培训。学校建立的课程资源库要能反映本地区、本学校的特色,既要有时代感,又有历史感。而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将有助于“开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基地”,促进这门课程的有效开展。
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路径
教师的参与与支持,并不能保证课程实施的成功,还应该提供充足的资源,以确保教师能够规划和实施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根本。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下文从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出发,探析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路径策略。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相对于其他课程资源,网络资源的便利为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从目前一些学校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来看,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促进课程实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一些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的跟踪调查说明,学生学习掌握通过网络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的方法对提高学习能力、变革学习方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课题研究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判断网络信息的优劣、真伪,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料;要让学生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理清信息资料间的关系;综合整理信息得出相应的结论,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获取其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最后从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等等,②指导学生掌握这些思路和方法,提高他们搜集、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不仅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开阔知识视野,同时也为将来学生成为信息时代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公民打下重要的基础。
由此可知,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有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就必须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使他们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等技能传递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学校和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和应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主要有以下改进策略:
一方面,从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方面来说,应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支持,增加基本设施的开放度,并建立电子数据库及其他计算机辅助资源等,尤其是一个核心的知识库对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而言是必要的。例如本地教育管理部门在相关网上建立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库和多媒体数字阅览室,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充分的支持。其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库是集大部分常规研究主题于一体的基础资源库,可为教师和学生解决研究性学习课程基础资源方面的难题提供一定的帮助。资源库结合中小学教育的特点,特别精选自然、科技、社会、生活四大领域方面的主题知识,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实施特点进行分类排列,涵盖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方方面面内容。而多媒体数字阅览室更是包罗万象,相当于20万册图书,1万幅各类图片,上千段各种视频片段,主题遍布军事、科技、书法、集邮、摄影、文学、戏曲、音乐、影视、天文、旅游、建筑、交通、医药保健、生活常识、风土人情、世界礼仪、幽默笑话、禁毒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法律法规、高校建设等各个领域。对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学科知识背景材料。
另一方面,从教师来说,需要在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搜集和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现实处境及繁重的工作压力,使教师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个问题虽然在短期内难以使其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发生转型,教育改革的步伐最终会使教师的工作环境得到逐步的改善。从而提高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基地,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
学校对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利用相对较少,是制约研究性学习课程有效实施、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方面,除了一些教师通过家长这个媒介对校外课程资源有一定利用以外,多数学校没有和社会或社区就学校发展建立有效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的空间。教师普遍认为,学校在开发和利用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建立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库、开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基地以及加强对教师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指导与培训等方面。这些问题显然涉及学校和教师两方面。从学校来说,很多学校开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基地几乎还是空白,究其根源,主要和我国传统的学校办学模式有关。多年来我们的学校始终坚持关门办学,学校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高高的围墙隔开的不仅是地域上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是思想观念上的封闭。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趋势要求学校打开围墙,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动员社会的力量为课程实施提供各种资源,共同促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实施。但从目前学校现有的办学模式、规划和管理来看,由学校单方面争取社会力量支持课程改革,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教师来说,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会影响其对学生进行课题指导的深度和广度,教师不能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各种丰富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就难以指导学生对有关社会发展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容主题展开有意义的探究,学生的目光和视野难以触及更深入和更广泛的领域,境界势必难以提升。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除了自身因素以外,和学校给教师没有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有关,学校缺乏与社会广泛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在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方面,开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基地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调查研究表明,少数在这方面有一定举措的学校,主要是一些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附属中学,如中科院兰州分院中学、兰大附中、西北师大附中、兰炼和兰化子校、兰铁子校等,这些学校利用在办学机制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年都组织学生到相关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学科实验室进行参观和学习,并就学生感兴趣和疑惑的问题向一些专家和研究人员请教。在争取相关机构的课程资源支持方面,学校主要是聘请一些学科领域的专家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进行指导。这种来自校外学科专家的指导比本校的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条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帮助,在知识广度和深度上也更胜一筹。所以从课题完成的质量和效果来说自然比较突出。每年在全省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那些从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中脱颖而出的作品,多数都得到了一些学科领域专家的指导。由于这些专家的指导,拓宽了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利用范围,从他们完成的课题题目就可以看出,研究内容涉及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很多方面,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参观博物馆、实地调查、以及进行科学实验,提高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很大提升。
(三)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增强学生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
以上这些学校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和一些社会企业及学术机构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关,而对绝大多数学校而言,并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加上长期封闭的传统办学模式,制约了和社会的广泛联系。因此,对这些学校而言,教师自身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对有效地课程实施至关重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较好的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对当地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比如,H中学的LH老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对联文化探究的过程中,一方面,指导学生从网络和书籍中获取资料;另一方面,建议学生对本地的公共场所和居民住所的各种对联进行实地的观察和研究。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引,足迹遍及当地的名胜古迹、寺庙、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广场、公园及普通民居之家,用眼睛和心灵感悟对联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社会价值、宗教思想、百姓生活及民间智慧。对当地这些课程资源的利用,使学生一方面对对联这种独立于诗词曲赋的文学形态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有了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家乡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的了解,感受到民间智慧的纯朴和深远。这样的课题研究,正好印证了罗丹的那句名言:“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事实上,学生的生活环境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研究应将触角深入更广泛的领域,就如那些获得科技创新大赛的项目,取得卓越的成绩,激励自己也鼓舞别人。但对多数学校而言,如果暂时不能拥有那样的条件,那么从实际出发,基于教师和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开发利用有限的课程资源,在对身边景象的感悟和体验中,也会增强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
总之,要提高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一方面,学校需对教师提供可能的条件支持,如建立课程资源库,并通过加强和社会的联系,建立一定的课程实验基地等;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重视对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的培训,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实施。
[注 释]
①钱旭昇:《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问题的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7期。
②汪霞:《研究性学习的外部援助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