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来,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要求。开展土地整治,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当前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阐述土地整治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以土地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展望新农村建设下土地整治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重要意义;基本途径;前景展望
1 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1 土地整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开展土地整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保护耕地数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在其整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缺少农民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一方面,大部分区县、乡镇领导干部及农户认为土地整治工作是国土资源部门的事,项目实施的好坏是建设单位的事情;另一方面,土地整治资金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投入,缺乏地方专项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投入。
第二,缺乏系统的法规政策。土地整治涉及村庄归并、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设施兴修、田间与生产道路修建、农田防护与生态环保等建设内容。不可避免涉及相关权属调整、纠纷处理及整治后土地分配等问题,目前缺少政策、法规与制度予以科学合理化指导。
第三,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较差。目前在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中,由于规划设计人员对项目区现状了解不够透彻,对限制因素考虑不够充分,往往出现其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打破了原始农地布局及灌溉排水方式,导致项目无法顺利实施,延缓了工期,加大了成本。
第四,技术力量薄弱,后期管护不到位。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部分测量、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单位因缺乏专业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导致部分施工工序不规范,工程质量无法保证。另外,项目完工后的项目移交,往往因后期管护制度不够完善,导致管护主体及权责混乱,管护资金难以落实。
1.2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因素依然较多,如我国农用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教育资源贫乏,人员素质偏低;农村产业发展不具规模,产业结构混乱;农村生活方式落后,环境保护不到位等。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较薄弱,城乡差距较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城镇与乡村经济发展,中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发展新农村建设,是落实国家各项土地政策的有效途径,更是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农村发展的有益举措。
2 土地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土地整治是一项惠民工程,以土地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对保障可持续发展、维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统筹城乡并进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土地整治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有效方法。新农村建设要求,合理规划农村土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进生产方式,从而达到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等目的。
其次,土地整治是完善农村配套设施,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重要保障。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对水、电、路网,通讯广播,居民垃圾,污水排放等公共设施进行修建和完善,从而建成一批村落规划合理、生产生活便利、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农村。
再次,土地整治是合理转移劳动力,增加農民收入的有力手段。土地整治在扩大农村耕地面积和改善种植条件的同时,也间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从个体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合理转移劳动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最后,土地整治是挖掘农村非农用地潜力,优化用地布局的有益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对农田、耕地、宅基地以及公共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依靠土地整治对分散的自然村进行归并重划,对农村废弃地、闲置地进行开发再利用等。
3 土地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和建议
3.1 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紧密结合
通过土地整治,首先,确保耕地质量,实现耕地的高产稳产,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其次,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增加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再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居住环境,形成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因此,开展土地整治不仅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更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密切相关,它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
3.2 完善政策法规,落实制度规范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政策,既是确保整治活动顺利开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为规范土地整治项目运行、实施及管理各环节,应切实制定并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制度规范应涉及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设计变更、工程验收、后期管护等多个方面。
3.3 注重统筹规划,整合项目资金
开展土地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基于各地方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旧村或散村进行归并、重划,统筹设计和综合考虑农村各项用地和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同时,确保整治资金及时到位,除国家财政投入外,引入地方专项资金和社会资金能有效促进公众参与,合理分配整治资金,使土地整治发挥最大效益。
3.4 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
农村土地整治在运作模式、规模经营、规划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需广泛征求和合理采纳村民意见和建议,维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对于土地整治过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出现的权属调整与村民财产收益的相关争议,应妥善处理,确保农民各项权益不受损失,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下的土地整治活动中去。
4 新农村建设下的土地整治前景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开展土地整治,保护农村耕地,对搭建新农村建设平台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新农村建设下的土地整治工作应当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尊重民意、政府扶持和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动。积极开拓新的整治模式和管理方法是推进土地整治工作发展的方向,如重视规划设计与前期组织实施论证工作、制定实施与管理中的各项措施、提高施工与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等。同时,积极发挥公众参与作用,以政府引导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入企业和私有资本等社会力量参与土地整治工作,使土地整治真正发挥实效,为新农村建设开创更宽更广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陈世权.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0):61~62.
[2] 刘昆明.试论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J].魅力中国,2013(4):11.
[3] 高洪光.以土地综合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J].吉林农业c版,2011(11):42.
[4] 侯满平,曹志宏,熊凌坤,等.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村落土地整治问题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13(10):35~38.
[5] 高伟.浅谈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J].新农村:黑龙江,2012(10):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