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收起左侧

新农村建设经验总结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1403
主题
51
精华
0
墨水
136

发表于 2022-2-27 18: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015-02
卫坡村位于孟津县朝阳镇西南部,因卫氏家族聚居而得名。它在连霍高速公路以北,洛阳到孟津快速通道以西,距洛阳市区6公里,北依北魏孝文帝陵,西至卫坡水库,总面积约2800亩。卫坡村是“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内古民居是目前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官宦建筑群,距今已200多年,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人常说,山西的晋商大院,连片成城,气势迫人。徽南的民居,青山绿水间起白墙高屋,古樟曲水,非常的诗意。而卫坡村不显山不露水,低调内敛,将村落与北邙岭的苍然博大化为一体,这样的敛缩深藏,正是我们中原人的性情使然。
1 卫坡村的历史渊源
宋朝时,卫坡村是宰相魏仁溥的花园,当时叫做“魏氏池馆”,即魏家的后花园。洛阳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牡丹虽甲天下,但好中还有好,奇中还有奇,最好最奇的,人称之花王和花后,花王为姚黄,花后为魏紫。有一个成语姚黄魏紫,也作魏紫姚黄,就是用来泛称牡丹的优良品种。魏紫牡丹的发祥地就是卫坡村,它有着美丽的传说,有着极高的观赏培育价值。魏紫也是牡丹四大名品之一。它的花瓣可多达700多片,人称千叶花,欧阳修在他的《洛阳牡丹记》当中记载:“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所以,在卫坡村的石刻、木雕上运用了大量的牡丹图案,门楣镶着透雕牡丹,柱头、穿插枋有浮雕牡丹,镂花雕叶牡丹等等,与庭院中种植的牡丹相映生辉。
清顺治年间,卫氏先祖迁到此地,“一担两筐,人不过十口”,经过数代努力,终成中州望族,开始精心营建私宅。如今的卫坡村古民居尚存16座248余间(加上其他建筑近300间),均建于清代卫氏家族兴盛时期。令人奇怪的一点是,在《卫氏家谱》及古碑、匾额中,所涉人名多是北魏的“魏”而非保卫的“卫”,这是怎么回事?魏、卫不分,由来已久,除了主动改姓以求安全外。还有一个传说,到卫家先祖的孙辈时,卫家开始发达。当时,洛阳知县魏襄与卫家书信往来时,误将保卫的卫写作北魏的魏。由于魏、卫同音,卫家坡又在北魏孝文帝陵墓附近,且是魏紫牡丹发祥地,卫氏族人便未加更正。后来,无论官场往来还是朝廷诰封等,便都用了北魏的“魏”。但魏、卫仍混用。村里路北路南也分别建了两座不同的卫氏祠堂,同时供奉,成为一种奇特的现象。一直到20世纪末,村名终于确定为现在的卫坡村,人们身份证上的北魏的“魏”也统一改成了保卫的“卫”。不过,村边那座2006年立的河南省文物保护标志碑上,仍是“魏家坡古民居”。
有人说,古建筑是立体的史诗,是活着的历史,活着的文化。卫坡村的清代古民居以一种“立体”的形态展示了清朝时期的文化、历史、建筑风格,也沉淀着它厚重的内涵。“祝三多”、“门当”和“户对”、“祸起萧墙”中的“萧墙”、 雕梁画柱……这些疑问,都会在卫坡这样一个古村落里找到。在卫坡,可以见到真正的“门当户对”,所谓“门当”,就是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因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而“户对”就是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有的两个一对,有的四个两对,故名“户对”。门当、户对有避邪驱鬼的寓意,是大户人家才有的,成语‘门当户对’就是这么来的, 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这是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因此,“门当”、“户对”常常同呼并称。后成了社会观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又比如雕梁画柱,这些老宅子的房梁和房柱下方的石柱都刻画精美,而且,房柱都用桐油漆过。“祝三多”:祝即是祝福;三多指:多子、多福、多寿。常用在大户人家。还有“福禄寿”,它比“祝三多”更好。“禄”在命局上比“祝三多”更加吉利,只有做官的人家才能使用,有庇荫子孙,希望后代衣食无忧,永食国家俸禄之意。卫坡村有一处文官宅院栽有大棵的牡丹,牡丹正前面的影壁墙上也刻着牡丹,寓意吉祥富贵。影壁也称萧墙,是面对大门起屏障作用的矮墙,用于遮挡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古语“祸起萧墙”说的就是它。
2 卫坡村“古民居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卫坡村依托文化和生态优势,积极探索古民居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融合的新模式。已开工建设的卫坡村“中国传统村落暨美丽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占地13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一期占地475亩,投资5.7亿元。其中,村民安置房规划在卫坡村东南部,连体住宅318套,每户320平方米,上下两层半,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它还有仿古式单元房200套,约3万平方米,用以解决村里年轻人的结婚用房。两个小区连为一体,是一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高标准的美丽乡村,使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卫坡村的做法主要有三点: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发展。
2.1 固态保护
固态保护就是修旧如旧。保留原址、原状、原物。“修旧如旧”就是尽可能地保护古建筑的历史特色和原来的结构风貌。例如天井窑院的修复,部分损毁严重的古屋也全部都是在以前的地基上重新建造的。在修建之前,设计人员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记录,不厌其烦地走访原屋主人,尽量保证修复古屋的用料、装饰等原汁原味。走近些细看这些建筑的细节,寓意美好的石雕、木雕;屋檐、墙体上的砖雕,祠堂、牌坊上的匾额,卧室内的雕花木床,都仍然安存于百年来所在的位置上。往村西走,有一所三进院临街房内的装饰别有特色,它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留下来的。走进屋内,墙上写有毛主席语录,绘有毛主席画像,以及红色标语口号,这间房是当时生产队的文化室。有意思的是,施工人员并没有对这些装饰予以修整,而是保留了古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演进印记,这也是“修旧如旧”原则的体现。当然,施工人员对这些古建筑同样采取了现代的保护手段。例如,以前的古屋基本都是土坯房,并不结实,修复时则改为砖土结构。
2.2 活态传承
活态传承即挖掘民风民俗。卫氏家族从其第四代卫圣言开始为吏,其后卫家官员渐多,整个清代,卫氏家族出仕者有近百人,最高是四品的五城兵马司,他做过武状元。七品以上官员有26位,还出过4位诰命夫人。面对如此名门望族,当然有其赖以持家的传家宝(卫坡村古建筑的保存要感谢卫氏族规严厉规定:许住不许卖,许修不许拆),卫坡对其所传承下来的家风、文化、思想道德等进行了挖掘、开发与展示。卫氏家族的兴盛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目前村里的私塾学堂重新进行了修复,还搜集了不少卫氏家族成员潜心治学、清廉为官的故事。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卫氏家族“以农促商,以商促学,以学促仕,以仕保商,农商儒兼容”的发家之路。
游览古村落,最希望的当然是体验这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未来,在宅院里还会进行汉婚演绎,不仅能观看热闹的中国传统婚礼场景,还能亲身参与,年轻人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婚礼放在这里举办。在卫坡村古建筑群西侧,以前有一个戏台子,村里对其也进行了重建,未来,一座戏楼将矗立起来,人们可以在戏楼前的广场上看戏、喝茶、吃水席……
2.3 业态发展
业态发展即“吃喝玩住购”,发展新业态。如何利用古村落自身特色,加入现代商业元素,打造创意文化的乐园,以吸引更多的文化娱乐消费,一直是全国各地在古村落保护中所面临的挑战。打造新型业态,让古民居、古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也能带来更旺的旅游人气。
目前,在卫坡村古建筑群东侧,工人们正在修建三十六行作坊街和河洛文化风情园。两处建筑群均为新增建筑,但整体风格与古建筑保持一致,保证了新旧建筑良好衔接。在三十六行作坊街,游客可体验“玩”的乐趣。作坊街将进驻酒坊、面坊、油坊、辣椒坊等,游客既能在这里观看古代各种手工作坊的生产场景,也能穿上当时的服装,体验亲自劳作的乐趣。而河洛文化风情园则涵盖了“吃喝玩住购”等更为全面的旅游体验内容。风情园中设有传统小吃街,除了洛阳本土美食,外地小吃也将进驻。另外,风情园中还将设立文创产品一条街和酒吧一条街。这主要是借鉴了凤凰、丽江等古城的成功经验。卫坡虽然历史底蕴深厚,但游客来看古宅、吃小吃的新鲜感会很快被冲淡,文创产品和酒吧等将是吸引回头客的“磁石”。
3 结语
法国当代著名建筑大师努维尔说,好的建筑就像电影,总有故事要讲,总有情绪要表达。卫坡村拥有悠久的历史,保存着帝王陵墓和将相府邸,有着凄美的魏紫牡丹传说,既有精彩的故事讲,也有浓厚的情绪要表达。这几年卫坡村的美丽乡村创建成绩斐然,他们通过创新传统村落保护模式,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使卫坡日益成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村落,成为洛阳北邙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卫坡村项目建成后,集农业观光、田园体验、文博展览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村将全新亮相,“田在花中,移步换景”的美好乡村将完美呈现,卫坡将成为洛阳新的旅游文化名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