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0
收起左侧

学习鲁迅哲学,迈向人生旅途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初中生

Rank: 3

积分成就
UID
6034
主题
59
精华
0
墨水
150

发表于 2022-2-27 18: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野草》包含着鲁迅先生的人生哲学,“90后”青年通过阅读《野草》来学习鲁迅哲学是很有意义的。《希望》告诉了我们永怀希望,反抗绝望;《死火》阐释了鲁迅的生命哲学:与其冻灭不如烧完,要让生命发出光辉,没有白活白死,生死都要有价值;《过客》则讲述了过客明知前面是坟,都要坚持向前的那种向死而生的精神。
关键词:《野草》;“90后”青年;鲁迅哲学;反抗绝望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4-0310-05
一、《野草》中鲁迅的生命哲学对“90后”青年的意义
《野草》是一部鲁迅的散文诗集,也是大家公认的鲁迅最难读懂的作品之一,阅读鲁迅,学习品味鲁迅的人生哲学,从《野草》入手是最合适不过的了。鲁迅的老友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里说:“至于《野草》,可以说是鲁迅的哲学。”[1]哲学是抽象的、难以定义的,胡适曾对什么是哲学下了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2] 那么鲁迅用整个人生来经营的哲学便是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胡适先生还对哲学进行了分类:“因为人生切要问题不止一个,所以哲学的门类也有许多种。例如:一、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二、只是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知识论)三、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旧称“伦理学”)。四、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呢(教育哲学)。五、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六、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2]显而易见鲁迅先生《野草》所表达的正是第三类,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如何行为的人生哲学,是“90后”青年值得学习、值得倾听的人生指导。
胡适先生说过:“儒学久已消失,我确信中国哲学的将来有赖于从儒学的道德伦理和理性的枷锁中得到解放。”[3]其实这一观点早已和鲁迅先生改革国民性的本质思想不谋而合。鲁迅先生有很多的作品都是对国民劣根性、对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批驳。而《野草》就通过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写下了鲁迅对人生的深刻探讨,对自我生命的解剖,对改造国民性的深刻思索。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有诙谐睿智、反抗绝望的文章,还有他对青年们痛心疾首的告诫。“我想,我们总得将青年从牢狱中引出来。路上的危险,当然是有的,但这是求生的偶然的危险,无从逃避。”[4]他愿为青年们引路,但路上却险阻重重。他不放弃抗争,也不轻言牺牲。他曾对青年满怀期待,给了青年很多宽容和指导。“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对于青年,我敬重之不暇,往往给我十刀,我只还他一箭。”[5] 即使在他目睹了广东青年分属两大阵营并且进行了血腥的明争暗斗后,他开始失望了,对青年产生怀疑,“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的敬畏了。然而此后也还为初初上阵的青年们呐喊几声,不过也没有什么大帮助。”[5] 他从没有放弃过青年,他还是一直为青年指路,给青年以鼓励。
鲁迅是这样的一个人:反抗绝望,热爱生命。不放弃抗争,也不轻言牺牲,是鲁迅的壕堑战术,也是他“生”的哲学。在《生命的路》中鲁迅写道:“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以前早有路了,以后也永远有路。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乐天的。”[6]鲁迅先生在给青年指路的同时也不忘给予青年一些实际的建议:“一要温饱,二要生存,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要反抗他,扑灭他。”“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4]在《忽然想到〈五〉》中写道:“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7]这些都是他对我们最真诚的嘱咐与告诫。让我们明确自己的目标,还要勇于反抗,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不畏阻挠,但也不苟活,不奢侈,不放纵。我觉得这就够了,这就是我所看到的“路”,也是鲁迅先生希望我们青年当走的“路”。有着独立人格,勇于反抗,追求自由,坚持原则。这是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期望,也是我们“90后”青年阅读鲁迅的作品,学习鲁迅人生哲学的意义所在。
《野草》是鲁迅作品中最为难懂、也是最璀璨的篇目,所以在这里就从我们“90后”大学生的角度来重读《野草》,感悟其中的哲学智慧。
二、活在当下:永怀希望,反抗绝望
《野草》中包含着鲁迅先生的人生哲学,其中“希望”与“绝望”是《野草》中一对既对立又并存的词语。而“永怀希望,反抗绝望”是贯穿《野草》的永恒主题,也是鲁迅用整个人生来诠释的人生哲学。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8]这是《希望》中鲁迅借裴多菲的话语对希望与绝望的阐释,这句话在《希望》中出现了两次,但是不难发现这同样的两句话所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
“但是,可惨的人生!桀骜英勇如Petǒfi,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着茫茫的东方了。他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他描述了桀骜英勇的裴多菲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东方后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所以这句更像是有着一种消极的感觉,认为人生的希望就是一种不知自己身处绝望中的虚妄,所有的希望都是徒劳,都只不过是一个虚妄。而相反的是第二次引用这句话时,出现于文章结尾,并以“!”收尾。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这恰恰相反,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充满希望的心情。这里是鲁迅先生一种反抗绝望,与暗夜相搏后的高呼,所以这里的表述更像是一种明知自己身处绝望之中,身处于没有星和月光的暗夜之中,但是也要在这绝望之中心怀希望、哪怕是虚妄。因为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就是鲁迅的反抗绝望的精神所在,明知身处绝望,却还是永怀希望,这样的意思也常常出现于鲁迅先生后来创作的很多作品之中。
《希望》所包含的思想是很复杂的,鲁迅先生说过:“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9]有了这样的经历后,他已经不是那个刚开始弃医从文、创办《新生》时满腔热情的青年了。他在《希望》里写道:“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曾经的努力只是曾经,青春耗尽但是希望的盾后面还是空虚的暗夜,于是他开始失望,开始疑虑,所以对青年对自己发出了疑问:“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对于《希望》,鲁迅先生曾说过:“又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10]所以《希望》写出的不只是那种反抗绝望,永怀希望的精神,还写出了鲁迅先生对青春的感慨,对青年的疑虑,还有对未来的担忧,这才会发出那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反抗绝望的呼声。然而不只是从前,现在的青年也正需要这样的呼唤,很多“90后”青年都没有人生目标,没有奋斗精神,想要有所作为却总是一事无成,对生活多是消沉又迷茫的。鲁迅先生一直对青年很友善,满怀期待,也一直在努力唤醒更多的国人,一生致力于改造国民性,所以在经历了这些变化后不得不产生怀疑,但最后还是回归自我内心:“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
鲁迅对于永怀希望、反抗绝望的诠释,还有很多,如《秋夜》里的那两棵枣树,它们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明知生命、四季的轮回但还是坚韧的站在那里。历经风霜,落尽了叶子,被打枣的杆子打去了所有的果子,只有打枣杆子留下的皮伤,但却正因为这样原本被压弯的弧形却伸得更直了,直刺向凛冽的高空。这不正是对生命的敬畏,反抗绝望的精神吗?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说道:“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11]《野草》中有不少篇章包含了这种思想,《秋夜》就是其中之一,鲁迅先生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反抗绝望的精神,一方面在呼吁青年们对黑暗势力要进行韧的战斗。
《秋夜》中小花有梦,叶子有梦,枣树也有梦。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12]。
那笑声是花儿的笑,是枣树的笑,是生命的笑。鲁迅先生曾说过:“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灭亡的人们向前进。”所以这忽而传来的笑声是生命的笑声,在生命面前我们不怕死,怀着希望向前走,即使面对绝望也要乐观向上,就像《野草·题辞》中所写的:“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13]鲁迅的人生哲学在这里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反抗绝望,韧的战斗的意义了,还通过他对生与死的看法,给我们传达了一个对于现在的我们比较实际的人生哲理:“要活在当下”,人生看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昨天”和“明天”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现在。要像枣树一样虽然也有小粉红花一样的梦,梦着青葱的弯成弧形,但是现在哪怕是寒冬,哪怕掉光了枝叶也要站得直直的,直插苍穹,发出生命的欢笑。
三、冻灭与烧完:明知前面是坟仍然向前走
《过客》是鲁迅人生哲学最好的诠释,是对“生命”最清晰的表白,生命的过程中,在人生的路上像过客一样,即使未知,哪怕前方是坟,都毅然向前。鲁迅在给读者赵其文的信中也谈道:“《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样,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但这种反抗,每容易蹉跌在‘爱’——感激也在内——里,所以那过客得了小女孩的一片破布的布施也几乎不能前进了。”[14]
《过客》是《野草》中被研究讨论得最多的作品之一了,它反抗绝望的主题不只是《野草》这本散文诗集的思想主旨,更是鲁迅先生整个人生的精神写照。《过客》以独幕剧的形式出现,人物设置简洁,只有三个人:小孩、老人和过客,实则代表了三种人,不谙世事、天真幼稚的青年,历尽沧桑随波逐流的老人,而过客,像是鲁迅自己,一个经历世事黑暗但还是坚持自我独立,清醒的孤独向前的反抗绝望的战士。
《过客》中老翁向过客提出了:“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三个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过客给出的答案都是“不知道”。在常人看来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但是在《过客》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就包含了鲁迅的人生哲学。过客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但是他很明确自己要去向何处,即使不知道自己要去往的地方会遇到什么,哪怕是坟也要向前。
过客与老翁有这样一段对话:
翁——那也未必。太阳下去了,我想,还不如休息一会的好罢,像我似的。
客——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
翁——我知道。
客——你知道?你知道那声音么?
翁——是的。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15]。
过客拒绝停下休息,拒绝了布施,但是拒绝不了那个在前面叫他,让他向前的声音,而这个声音是老翁也曾听到过的声音。其实很多人都可以听到反抗绝望的叫喊,但却渐渐都麻木了,不愿也不敢坚持地跨出那一步,向前走去,因为前面是坟,是未知,所以就退缩了,最终像老翁一样在路途中老去,并一直绝望地相信前面是坟,却从不知不想坟的后面会是什么?而生活于现在的我们,很多时候其实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因为我们很多人都过着别人所期盼的人生,没有自己的信念,没有向前走的动力,安于现状,这也是“90后”很多大学生的弊病。来到大学只是想着可以毕业后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却没有想过该如何提升自我。《过客》中的人生哲学就是鲁迅先生给我们很好的指导。
有人说鲁迅是一个孤独者,孤独地反抗绝望,孤独地走着。但我觉得不够恰当,他既不是麻木庸俗的凡人,也非积极乐观不谙世事的青年。他不像那些没有出过象牙塔的青年不谙世事,随波逐流,冲动盲从,他是经历了世事黑暗后仍旧坚持自我,明知前面是坟也要向前走的行者。这样的精神是很可贵的,也是我们现在所缺乏的。有的人成长于温室,不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还没有出发就迷失方向。也有的人走得太久了,忘记了自己的本心,庸庸碌碌地度过生命。所以我们要通过学习鲁迅的人生哲学,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
而当读到《死火》,我们对于生命的选择又会有一个全新的感悟。《死火》以“我”的口吻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奇幻的梦境,而“我”是“奔驰”而来,坠于冰谷,然后遇到了“死火”。“火”这种元素我们是都见到过的,要么烧成灰烬要么被人为地扑灭,这也是我们平日间可以体会到的常识。而鲁迅就用这每个人都见识过的“火”作为主角描画出了我们没见识过的“死火”:“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动摇,全体结冰,像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中出,所以枯焦。”[15]而后“死火”被“我”唤醒,被唤醒的“死火”由全体冰洁的珊瑚枝变成了流动的红焰并与“我”对话:
“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冰结,永得燃烧。”
“唉唉!那么,我将烧完!”
“你的烧完,使我惋惜。我便将你留下,仍在这里罢。”
“唉唉!那么,我将冻灭了!”
“那么,怎么办呢?”
“但你自己,又怎么办呢?”他反而问。
“我说过了:我要出这冰谷……。”
“那我就不如烧完!” [16]
这样的“死火”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些曾经麻木的、被蒙蔽了内心的人,被唤醒后决心度过一个“烧完”而非“冻灭”的人生。“死火”与“我”的对话是鲁迅的心理活动,是他作出的人生选择,也是他的人生哲学。有的人说死火代表的是鲁迅自己,有人说代表的是革命者,也有人认为这里说的是青年。然而我认为“死火”象征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当阅读《死火》时我们其实都像死火一般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冻灭”还是“烧完”,并不是像“To be or not to be.”[17]这样一个生与死的是非题。在《死火》中可以看到生与死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所有的生必将走向死亡,那么我们不可以选择生与死,但是可以选择如何度过由生到死之间的这个过程。鲁迅先生的作品高超之处就在于,他并不直接与我们讨论这个生死的大命题,而是用“死火”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自己,看到我们应该选择的生命的形式。
《死火》很大程度上表明了鲁迅对“生”与“死”的哲思,提出了是平静无为的“冻灭”还是奋起一搏的“烧完”的选择题,最后毅然说出“那我就不如烧完”。从“生”到“死”的道路上,我们的生命没有选择的余地。生的尽头便是死,这谁又能摆脱呢,但是就算不能摆脱,那我们也有选择如何死去的权利——冻灭亦或是烧完。而鲁迅便是那一团死火,选择了以烧完的方式与黑暗同归于尽,用他向死而生的精神给与我们方向。“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18]鲁迅便是那位活在我们心中,永存的人。这正是鲁迅的生命哲学,与其冻灭不如烧完,要让生命发出光辉,没有白活白死的,生死都要有价值。
四、孤独的战士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叔本华说过,“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19]而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孤独的战士。没有人可以站到他的那个思想高度,所以他是孤独的,但是也是坚强的。反抗绝望可算是鲁迅先生的人生哲学,而他所反抗的“绝望”很大程度上是他对国民性的绝望,鲁迅尽其所能的为改造国民性奋斗着,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实从鲁迅作品中所表现的对青年的期望也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态度,从满怀希望到失望怀疑。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也越来越激烈,越来越痛彻,越来越无奈。最后改造国民性的工作还是没有在鲁迅先生生前得以完成。
在《野草》中也不乏表现鲁迅对中国国民性批判的作品,《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幽默诙谐却很巧妙地反映了中国国民性的一大特点“瞒和骗”,而瞒和骗的背后就是根深蒂固的奴性。《立论》简洁精辟,却用简单的故事情节道出了中国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互相恭维,互相说假话奉承,说真话的反而被人责备,最后鲁迅还教了大家一个巧妙又讽刺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说,只要附和着“呵呵”带过。而《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就道出了根深蒂固的奴性,真正帮忙的“傻子”却得到了奴才的背叛,而在一旁说空话的却被视为“聪明人”。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缺少的便是“诚”与“爱”,中国人与人之间弥漫着“瞒和骗”、“自欺欺人”,并逐渐变成“怯弱”、“贪婪”,这离不开中国由古至今的等级制度下的“愚民政策”。《论皇帝》中就提到过,皇帝对人民用的是“愚民政策”,但是人民也不傻,也对皇帝用“愚君政策”来应付皇帝,那么国家就“太平”了。中国人就是这样自欺欺人,互相欺瞒。最后对于不好的方面谁都避而不谈,就像《立论》里说的:“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是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10]每个人都明知道是空话谎话,却也偏偏爱听,这不是自欺欺人么?
《狗的驳洁》又以一个梦境开头,用简单而寓意深刻的故事道出中国国民性“势利”的一面,“我”与狗的对话,看似荒诞实则很现实,势利的人以自己高“狗”一等的姿态来指责、呵斥狗势利,反被狗嘲笑最终落荒而逃,归根结底反映的也是“奴性”的一面。鲁迅先生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20]。抨击中国人的“看客”心理是鲁迅先生笔下常常出现的题材,有名的作品还有小说《示众》、《药》等,在这些作品中都描绘了形形色色的看客形象。不过《复仇》又有所不同,因为其他的作品多是写看客“看成”的状态,而在《复仇》中写的就是看客“看而不成”的状态。路人们从四面奔来,“拼命地伸长脖子,想要鉴赏这场拥抱或杀戮”[21],但是“他们俩这样地至于永久,圆活的身体,已将干枯,然而毫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最后路人无聊散去,“于是只剩下广漠的旷野,而他们俩在其间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这也许就是文中对“旁观者”的复仇吧。而《死后》又从一个死在路边的人的视角出发,极强烈地表现了对“看客”、“文人论客”的批判,并且从另一个方面也表现了鲁迅刚烈的性情,“就连仇敌也不使知道,不肯赠给他们一点惠而不费的欢欣”。即使死去也不愿给敌人哪怕一点快意,要作最彻底的斗争。
《墓碣文》里有一句“抉心自食,欲知本味”[22]。鲁迅自我解剖的精神让人钦佩,他用不断追求探索,跳出牢笼寻求真实自我的精神,告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自己,直面人生。无论生活如何困顿,前路如何绝望,但也要敢于面对坚持下去。就像鲁迅改造国民性一样,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也为其倾尽一生精力。所以我们要认识中国国民性的优缺点,为改革国民性继续努力。然而要改革国民性就要先看清楚什么是国民性,从自身做起,先做到清楚地认识自己。鲁迅的改革中国国民性思想是失败了,甚至在20世纪中国国民性可算是倒退的,但是我认为鲁迅精神还在,他的文章、思想仍在指引着我们。即使不能改变所有或很多,但是我们仍在一点一滴地改变,这也是当今我们学习鲁迅的意义所在。
五、对《野草》的误读:以“爱情说”为例
《野草》写于鲁迅人生中最为动荡的几年里,在这段时间里鲁迅经历了很多事情,有1925年的女师大风潮,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从北京到了厦门大学任教后来又至广州中山大学任教,而在广东任教时又目睹了革命阵营分裂的血腥,这让他为之震动。这些动荡、这些变迁也让鲁迅的内心有了更多的想法,更加深刻的认识。当然对于这段时期不可忽略的就是他与许广平的爱情,在这段时间里萌芽并成长成为可以支撑之后在一起长长久久的情感。我们不能完全否认这种情感可能会流露于《野草》中,如《腊叶》。有的人就此做文章,并举出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例子将《野草》曲解成为一个爱情散文诗集,这是很不合适的。
《野草》是含蓄隐晦的散文诗,是用象征主义艺术方法表现鲁迅的人生哲学。所以对于《野草》的解读就众说纷纭,对其象征的意义也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现在有些研究鲁迅作品的学者、专家在研究鲁迅大流中开始走猎奇路线,有人去挖掘鲁迅的私人生活情感,甚至有人从情爱的角度来解读鲁迅的《野草》,将《野草》定义为爱情诗集。一篇学术论文还就《风筝》所表述的是兄弟情还是爱情提出了讨论,认为文中的“小兄弟”其实代表的是许广平,而围绕风筝发生的故事说的则是他们之间在讨论公布恋情的事情。这是很荒谬的说法,时间节点也是不符合的。《风筝》写于1925年1月25日,而许广平给鲁迅的第一封信写于1925年3月11日[23],也就是说在作《风筝》时,鲁迅与许广平根本没有开始通信,更别说两人需要讨论是否公布恋情[24]。
加拿大华人李天明博士的《难以直说的苦衷——鲁迅〈野草〉探秘》[25]一书,甚至将《秋夜》、《影的告别》、《死火》等篇目都归入爱情诗,将其解释为鲁迅在婚姻道德与自由爱情之间的纠结。这都是过于主观的、不切实际没有证据的解读。许广平给鲁迅的第一封信写于1925年3月11日[23],而《野草》中很多篇目都是写于鲁迅与许广平开始通信之前的。比如《秋夜》中对两颗枣树并没有分别描写,都是落尽了叶直刺高空的样子,并且全文都是积极乐观反抗绝望的,枣树直刺奇怪而高的夜空,小粉红花还在开着,瑟缩地做着梦,并没有一点表现鲁迅对婚姻不满的形象。李天明则认为:“这两株分别描绘的枣树,不但是鲁迅寂寞孤独感的形象体现,也是他对自己婚姻形态不满、沮丧和无奈复杂心情的形象体现,他们可以被视为鲁迅窘困夫妻生活的象征。”[26]这样片面、主观的看法是毫无依据的,明明文章中枣树直刺夜空,而花也在冷气中开放,满怀梦想,却被解读为寂寞孤独的体现、对婚姻的不满无奈,曲解了鲁迅的本意。鲁迅在《秋夜》最后写道:“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12]把小青虫看作是“苍翠精致的英雄”,说明文中的这些形象是正面的,态度是乐观的。我们研究鲁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鲁迅,让更多的人读懂鲁迅,但是为了所谓的“创新”从而曲解鲁迅的思想精神的做法是必须反对的。
对于这种荒谬的见解,论者褒贬不一,表面上出现了鲁迅研究的一种创新,满足了世俗对于名人爱情的八卦、好奇心理,但却掩饰不了过于世俗化的肤浅走向。从爱情的角度来解读《野草》虽然打破了常规的思考,但却不知不觉走上一条超出学术范畴的路。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特别是《野草》这样比较难读懂的作品,更需要好的导师的正确引导,而不可被这种猎奇作伪以求文章新颖的学者误导。
参考文献:
[1]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鲁迅的精神[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76.
[2] 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导言·胡适文集(第6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63.
[3] 胡适.先秦名学史导论逻辑与哲学·胡适文集(第6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0.
[4] 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4.
[5] 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
[6] 鲁迅.热风·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86.
[7]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五·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4.
[8] 鲁迅.野草·希望·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81.
[9] 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8.
[10] 鲁迅.《野草》英文译本序·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1] 鲁迅.坟 娜拉出走后怎么样·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6.
[12] 鲁迅.野草·秋夜·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6.
[13] 鲁迅.野草·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3.
[14] 鲁迅.至赵其文·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5] 鲁迅.野草·过客·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93.
[16] 鲁迅.野草·死火·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0.
[17]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84.
[18] 鲁迅.华盖集续编·空谈·二·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96.
[19]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建议与格言(第五章)[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43.
[20] 鲁迅.野草·立论·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2.
[21] 鲁迅.野草·复仇·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6.
[22] 鲁迅.野草·墓碣文·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7.
[23] 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9.
[24] 余放成.《风筝》是兄弟之情,还是爱情——兼与胡尹强先生商榷[J].淮北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5] 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73.
[26] 李天明.《野草》情爱道德主题辨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研究丛刊,2000,(9).[责任编辑 陈 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