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从微课的含义和特点出发,分析中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微课教学结合的必要性,提出构建中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教学模式。并以作者自身教学为例,给出将微课教学“慢步”领入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三个重要步骤,解决了微课教学在中职校教学中推行困难的问题,为中职校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微课 中职 计算机基础 慢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智能手机、PAD在学生中的普及,教育领域技术化得到了深入的推进。“微课(Micro -Lesson)”这一教育创新理念随着2008年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戴 维·彭 罗 斯 (David Peose)的提出,走入了大众视野。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国内教育专家将微课引入国门,而2012年9月始,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组织了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中国教育界正式接纳微课这一新兴教学理念并将其推广开来。
二、微课
1.微课的含义。“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实践的要求,将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课堂教学片段、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等各种辅助性教学资源组织起来,构成主题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将微课视频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手机等终端上,或者直接在网络上观看,从而自行学习知识,不再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桎梏。
2.微课的特点。微课之所以备受推崇,因为它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这都是由微课的特点决定的。
2.1时间“微”。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视频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相对于40或45分钟的传统教学时间,更符合视觉停驻规律,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2.2内容“微”。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主要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将其中的重难点集中攻破,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2.3容量“微”。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学生可下载到手机、电脑随时观看,自由安排學习时间,并可反复揣摩、研究,学习“随心所欲”。
2.4资源“微”。微课以教学视频作为核心内容,并将教学设计、教学需要用到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统整”,营造出了一种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真正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三、微课与中职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1.微课与中职校。从2008年微课这一概念提出后,微课首先走入的是高等教育的怀抱。国内外各大高校开始架设各种微课平台,提供各种微课视频以供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在大家的认知中,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强、能力水平高,更加适合微课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而被我们忽略的是,恰恰因为中职校的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弱,不愿意自主学习,作为教师,我们才更应该在学生在校的3-5年期间,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进入企业、单位的后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他们来说,微课的出现不单是一种更加轻松学习手段,更是一种锻炼自身学习能力的方法。因此将微课引入中职校,意义非常重大。
2.微课与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基础在中职校中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是学生入学后的必修课程。但由于中职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农村地区,对于计算机的知识与操作了解非常贫乏。仅靠每周有限的课堂教学,在学期内大幅提升学生计算机水平,并不现实。同时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简单、操作容易,但多且杂,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强,要求学生多看,多做才能掌握牢固,而这些恰恰是微课所擅长的领域。将每个知识点分成小的主题单元,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学生下载后可反复观看学习。综上,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与中职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非常之契合。
四、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慢步”推进
想要在中职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推行微课教学,理想很好,但现实很困难。由于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比较低,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直接上手搞微课教学,就象一步登天,难度极大。作者在本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推广的微课教学,是以三步走的“慢步”方式进行的。通过逐步引导,达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1.第一步:“课堂中”教学为主,微课为辅。由于学生在初始上课时,没接触过微课或者了解甚少,老师依然传统教学为主,只将个别知识点拿出,采用微课视频形式让学生自由观看学习,并给出相应操作习题。学生通过视频自学知识点,解决习题,从而体会到自学的成就感与满足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微课、熟悉微课、习惯微课,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学能力。将微课搬上课堂,方便老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了解,对微课教学的推广进度进行把握,这即是微课教学的初级阶段,引导阶段。
2.第二步:“课堂外”微课为主,“课堂中”教学为辅。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学生逐渐熟悉并学会使用微课后,就将课堂上原本采用传统教学讲授的知识点,逐步转移到微课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该知识点的学习,而课堂上老师直接给出习题,要求学生解答,并在之后通过解答反馈与学生交流。该过程要逐步推行,可将知识点的传统教学,一点点向微课转化,不要急于求成。具体进程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把握。随着转化的逐步推进,学生对于老师“教”的依赖会越来越少,“教”与“学”的主体关系发生变化。教师会发现,除了布置作业中要求采用微课学习的知识点外,学生会在微课平台上主动下载一些额外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同时使用网络与教师或者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恰恰是学生自学愿望增强,自学能力提高的重要体现。这一阶段即是微课教学的中级阶段,过度阶段。
3.第三步:成型的微课教学。随着第二步的逐渐推进,教师将越来越多的知识点投入微课学习中,学生已经养成了微课学习的习惯,从而进入微课教学的最终阶段,成型阶段。
3.1课前。首先由教师将深入分析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将其上传到微课学习的网络平台上,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在微课平台上完成自学。同时,在网络平台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还能进行交流互动。这样,即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方便了教师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从而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依据。
3.2课中。此时的课堂已经从传统的教学平台,变成了面对面的交流平台。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状况的了解以及对课程知识架构的把握,对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重点、疑点做出分析、反馈。同时可采用分组讨论,分组交流,统一总结,共同探索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中不易掌握的细节剖析透彻,让学生消化吸收,提升学习效果。
3.3课后。巩固复习。学生通过练习,对知识点进行反复实践操作,加强,不理解、未掌握的部分,依然可以通过微课教学平台进行重复学习,或者直接与老师进行交流,从而达到知识的进一步内化。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就完成了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传统教学向微课教学的转化,从而提升了教学效果,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结语
将微课教学带入中职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将二者的特点与优势进行结合,不但使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同时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地学习,提供了巨大帮助。不过,微课教学,仅仅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使用时务必要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胡铁生 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
[2]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 胡铁生 黄明燕 李民 远程教育杂志 2013.4.
[3] 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祁博 计算机教育 2014.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