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教集团化是当前高职院校解决校企合作问题时比较符合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全国许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通过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使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发生根本改变,最终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如何在现有体制和政策下创新机制,推动校企合作是所有职教集团需克服的难题。这就需要决策者和实施者发挥地区
和行业优势,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
基金项目: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教改课题2014年度立项课题《以旅游职教集团为载体的
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4Y085)研究成果
在2013年5月11日广州召开的第六届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交流研讨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宁锐处长做了题为《基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制度设计》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他指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一是符合发展目标的要求,二是符合建设主体的要求,三是符合重点任务的要求,四是符合运行机制的要求,五是符合评价体系的要求,六是符合政策试点的要求,对集团化办学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给予了肯定,也指出集团化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办学模式,目前仍然处在持续发展的进程中。
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职教集团化是当前高职院校解决校企合作问题时比较符合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全国有许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通过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使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发生根本改变,最终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
一、全国部分校企合作职教集团化模式案例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教育集团——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全新的法人治理结构。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教育集团是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由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牵头,于2008年11月组建的。其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将多方合作办学、服务社会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全新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理事会制度,深化校政行企多方合作,初步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格局。在职教集团的推动下,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众多食品、药品、医药卫生、医疗器械、化妆品等协会、企业以及中高等院校协同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职教集团资源集约化的优势,借助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办学,探索集团内师资改革,优化资源共享。同时,依托集团自身优势,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服务社会发展。
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基于产权制度改革的“校企一体”办学模式。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建立起了基于产权制度改革的“校企一体”办学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将职业院校与企业重组为一个法人实体,具有教育教学和生产双重职能,内部企业既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又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单位,教学人员和生产人员实行交叉任职,一岗双责。保证了生产活动与教学活动在目标、内容和时间上的协调性。
青岛西海岸职业教育集团——由政府领导牵头下的“双法人”结构。基于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点、服务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转型发展及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深层次问题的实际需要,在政府的推动下,先期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开发区职业中专、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和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为核心,成立青岛西海岸职业教育发展中心。随后创立了由政府领导牵头下的“双法人”结构,即同时有事业法人和企业法人,其中企业法人为政府全资国有企业,2012年1月成立青岛西海岸职业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5亿元人民币。集团公司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全资子公司或分公司,并以资产作价、股份互换、资金注入等方式,吸引社会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同时强调地方政府主导的紧密型职教集团,以政府为主导,由集团与学校共同合作建设股份制生产性实训平台、建设社会资源激活平台、建设国际产业人才服务平台、建设职业教育基金运作平台、建设公益性培训平台,真正实现集团化办学的目标。
江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整合、共享、服务、发展”为主旨的职教联合体。江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创新采用职教联合体的集团办学新模式,集合区域内4所高职院校、1所中职院校及新建成的江宁高新园的委员会组建以“整合、共享、服务、发展”为主旨的职教联合体,打破固有的学校、企业、政府的集团化结构,利用高新园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进而实现共享资源的目的。
吉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学校、企业、行业管理部门三位一体的共赢模式。2009年,在教育部提出高职院校创新办学模式的倡导下,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吉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由学校、企业、行业管理部门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共赢模式。在职教集团的框架下,设立理事会、董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体制机制创新,达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目标。
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政、校、行、企四位一体构建集团式管理机制。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安徽省教育厅、文化厅的指导下,2010年,由安徽省行知学校牵头,联合相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行业协(商)会等自愿组成了产教联合体与利益共同体——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成员本着自愿参加、优势互补、骨干带动的原则,以互惠互利为前提,实行设备、师资、技术、信息、教学、实习、生产基地、技能鉴定、毕业生就业等全方位合作,形成集团经营优势,达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办学与企业经营的效益。
上述集团虽然在体制机制建立、运行模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体现了职教集团化模式的优势。
二、对于我国校企合作职教集团化模式的几点建议
基于自身条件,寻找相适宜的集团运行机制。集团化办学体制是适宜当前中国国情的最佳的职业教育探索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最佳选择,不同的在于各个地区是否能够基于自身条件探索出有特色的集团运行机制,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从这些地区的典型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经验介绍中就可以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认识到自身与很多集团之间的差距,也应该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条件、特点,可以借鉴,取长补短,但决不可照搬照抄。
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探索需要政府引导并给予扶持和帮助。从上述案例经验可以了解到,所有取得较大成效的集团化办学背后都有一个灵活、开明、积极的政府作为后盾,既然是教育教学改革就一定会打破许多旧制度与观念,这种打破首先要从政府做起,才能够使全社会参与其中;另外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也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才能够得以运行,特别是在起步阶段。
应提高集团化办学的参与度。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探索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少数人的努力就可以办到的。在很多范例中都反复提到了全员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充分利用所有关心职业教育发展的人们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够实现有效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开拓创新,深化改革。集团化办学模式还是起步阶段,虽然通过许多的论证得出是最适宜中国国情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但新鲜事物的形成必然需要跳出固有的许多陈旧的观念和方法,这就需要放宽视野,勇于创新。
总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中,职教集团化无疑是较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但我们也应看到,如何在现有体制和政策下,创新机制,推动校企合作深入是所有职教集团需要克服的难题。这就需要决策者和实施者发挥地区和行业优势,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
(作者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