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针刺;走罐;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505-01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关节、韧带的退行性变,引起颈椎失稳,刺激或压迫颈部血管、神经、脊髓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群。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表现为视力障碍、耳聋耳鸣、面部潮红、无汗、气短、心悸、胸闷、呼吸不畅、哮喘、心前区憋闷、胸痛、患肢发凉。少数患者刺激颈至颈神经1-2组成的颈袢时,可表现为颈前痛、声音嘶哑、言语不清、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舌体麻木等症状。因其症状复杂,容易误诊为神经官能症、冠心病、慢性咽炎及其他器质性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采用针刺配合背部走罐治疗本病1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病人均系我科门诊病人,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42-68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以胸闷、气短、呼吸不畅为主症者4例,以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为主症者6例,以视力障碍、耳聋耳鸣为主症者3例。以上病例均排除脏器器质性病变,经X线片证实为颈椎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治疗
取穴:百会、风池、天柱、颈3-胸2夹脊、肩井。以胸闷、气短、呼吸不畅为主症者加用心俞、内关;以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为主症者加用哑门、三阴交;以耳鸣耳聋为主症者加用率谷、听会。方法:应用华佗牌一次性针刺针,针刺得气后,以夹脊穴为主连结电针,应用连续波、中等量刺激,以TDP照射颈部,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日1次,治疗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
2.2 背部走罐
嘱病人俯卧,暴露背部。背部涂以橄榄油,应用闪火法将中号玻璃罐吸附于背部,首先沿督脉、膀胱经内、外侧线上下往返推动,直至皮肤充血为止;沿大椎穴至肩髎穴往返推动至皮肤充血甚或瘀血;自肩中俞穴沿肩胛骨内侧缘至肩贞穴往返推动至皮肤充血甚或瘀血。每次治疗约15至20分钟,3-5天治疗一次,共治疗3-5次。
3 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颈部无疼痛,交感神经症状完全消失。
显效:颈部无疼痛,交感神经症状基本消失,劳累后仍可出现症状,但无需治疗。
有效:颈部疼痛及交感神经症状有所减轻。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治愈6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0,总有效率100%。
4 典型病例
患者高xx,女,58岁,因发作性颈部疼痛伴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3年余,加重10天来诊。患者自3年前劳累后出现颈肩部疼痛,伴咽部异物感,曾诊为慢性咽炎,口服中药治疗后症状缓解。后每遇劳累则出现加重,反复发作。近10天来因劳累出现症状加重伴吞咽不适感,夜间尤著,偶有胸闷、憋气症状。曾行2次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心电图检查示无异常。查体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3-胸1横突、双侧肩胛骨内侧缘、双侧冈上窝处压痛,压头试验阳性,双上肢感觉及活动正常。给予X线片检查示:颈椎退行性变,颈3/4、4/5、6/7椎间隙变窄。诊断为颈椎病交感神经型。给予针刺及背部走罐治疗,针刺1疗程,走罐治疗2次后病人症状明显减轻,夜间睡眠恢复正常。休息3天后继续针刺治疗2个疗程,背部走罐治疗3次,病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病情无反复。
5 体会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证属肝肾不足型。多因中年以后,肝血亏虚,肾精不足,筋肉失濡,骨质不坚,组织退化,加之久劳伤筋致筋脉失用或年老体虚,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闭阻不通而发为本病。针刺治疗以患部取穴为主,颈项部为太阳经所过,取天柱以疏通太阳经气,配以局部风池、肩井使局部经气调畅、气血通利。颈部夹脊穴邻近椎间孔,夹督脉而行,督脉为阳脉之海,经气通畅,则清阳之气得以敷布、充养五脏六腑。脏腑之气皆输注于背腰部,位于膀胱第1侧线。背部走罐治疗,可以舒筋活络,通调五脏六腑之气。应用针刺及走罐治疗,可以直接刺激痛源区域和传导痛觉神经,使痛觉纤维传导发生阻滞,使脊髓背角细胞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受到抑制;同时调节膈神经、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功能,以改善全身症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