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3|回复: 0
收起左侧

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共建美好家园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3669
主题
47
精华
0
墨水
128

发表于 2022-2-27 19: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近些年来,水灾、干旱、雪灾、地震等灾害越来越频繁,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哪里又有发生灾害,一听到这些,我们都会慌恐不安。我们经常在讨论,为什么会这样?要怎样才能避免这些灾害呢?下来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
关键词:防震减灾 重要性 安全
前言
对于地震这种自然灾害,不仅仅是突发性强,而且破坏性极大。就目前人类科学的发展水平而言,对地震灾害的了解有限,在对地震的预报方面也是没有达到需要的程度,而在对地震的预防能力程度也十分薄弱,在地震的灾害面前,人民的生命、生活都受到极大的威胁。1975年的时候,辽宁海城地震做出短临预报的案例,但是从世界范围来说,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人员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这使社会各界和地震学家们更加的认识到了对地震灾害进行预测的复杂。在这种局面下,就突显出可靠、全面的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也使地震研究机构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专家与公众之间交流、对话的必要性。
一、增强防震减灾意识的重要性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毁灭性等特点,强烈地震会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严重地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危及整个社会稳定。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9.0级地震,除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以外,还引起核泄漏问题,危害到很多人们的健康。
下来就我国的地理问题作出分析: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地壳构造运动强烈而复杂,是全球大陆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区。而且该地带的地震和地震灾害有突出特点:强度大、伤亡重、分布广等。我国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以上需设防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80%,其中Ⅶ度以上区域占国土面积的50%。
二、我国目前地震预测水平
当前我国对地震灾害的预测能力,基本属于以下的情况:对地震灾害的基本原理和大概规律已经有些认识,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全认识的程度;虽然已经可以对一些特定类型的地震情况进行预报,但是还不能全面的预报所有类型的地震,对于中长期的预测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可信度,但是在短期预报和突发情况下的预测成功率还相对偏低。虽然,由于近些年在国家的重视下,国家对有关部门明确了工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实践,我国的地震灾害预测能力,较之过去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几乎能够居于国际水平的先进行列。并且在第四个地震活跃期内,曾经几次准确地作出过短期的预测,但是从世界范围说,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我们的预报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进行经验性预报。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以上的局限性使我国对震灾的防范和处理远远不能达到要求的水平,因此,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和自救知识进行全民性的普及就具有了非常重大的意义。
三、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拓展思路,多方式结合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充分的说明了,在当前情况下,全面的开展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把防震减灾的知识贯彻到普通大众之中的重要意义。
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部分,是有效控制地震灾害的工具。坚持作到深入持久地开展地震知识宣传,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宣传,来不断加深广大人民群众的抗灾救灾意识和增强面对地震灾害发生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此,就能很大程度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抗灾自觉性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力,实现灾害发生时把破坏和损失控制到最少程度的可能性。以此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提供保障。
现今的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应该改变过去千篇一律的发传单、开讲座的形式。时代在进步,我们科普宣传也应该保持一定的创新、一定的进步性。目前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多种宣传方式的结合:1)从过去的单一平面媒体,向电台、电视台等多媒体方面转化,制作防震减灾宣传短片,进行多媒体的融合;2)扩大宣传范围,将地震科普宣传带到城乡结合部、乡村等防震知识较为薄弱的地方;3)利用现今发达的通信网络,向社会发布防震减灾宣传知识,同时加强对群众来电、来信的回答,增强与群众的互动;4)精心设计宣传材料,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喊口号,列标语。应将群众关心的一些知识、动态和法律法规添加进去。结合群众较为敏感的问题,为群众排除疑问,破除谣言滋生的环境;5)增加宣传次数,不能仅靠几次“纪念日”、“宣传日”来进行宣传,提高群众对防震减灾事业的关注度。
四、加强地震区的房屋抗震设计施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七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设工程,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防是震害预防中的一项工程性预防措施,主要是指对各类建设工程必须按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抗震设计、施工;对已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为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建设工程采取不同的抗震设防措施,保证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计规范是在总结已有震害调查、工程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设防政策与工程特点制定的技术法规,是我们进行房屋建设的重要依据。
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设防标准中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有明确的规定。其中,设防地震水准是抗震设计中采取抗震措施和进行抗震验算的必要依据,许多震害表明,不少按规范考虑了抗震问题并经正规设计的现代高大建筑都经受了考验,只有轻微破坏甚至完好无损。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抗震设计是要增加投资的,而且抗震设计要求越高,增加的投资越大。以目前的经济实力,不可能对所有的建筑物如普通的民房都以较高的标准进行抗震设计或抗震加固,但一些生命线工程及学校,医院等人员集中的建筑应提高抗震等级进行建设是能够做到的。
如果现在建设的房屋能严格按现行国家颁布的规范设计,施工,都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到倒的三水准的抗震设计要求,在发生预期可能发生的地震中建筑物的破坏和损失将会显著减轻,地震时正在这些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也会得到保障。
结论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地震灾害已对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巨大的威胁,提高全民防震意识已刻不容缓。地震灾害知识的普及工作,是我国当前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普及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来向广大人民群众推广科学的地震防、抗、救知识和方法,逐步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的科学意识和防震减灾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在思想层面上,要迅速提高对地震灾害的科学普及工作的认识。还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在全国特别是历史上的地震灾害多发地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地区,来开展防震减灾的科学普及工作,尽一切努力的推广相关知识,彻底的消除迷信思想,增强整个社会的科学抗震观念,完善各级宣传网络,从而增强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知识,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发生时的应对能力,最大程度的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从而更加有力的保障我国的经济建设进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