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份重污染天气,我们自己的网站、微博都有播报,但影响力比较小,微博反馈100人次都不到,后来央视做了3天雾霾专题,我们网站访问量有了迅速地提升!”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向记者讲述道。在她看来,近几年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但科普认识还不够,“很多市民打电话到我们这儿,咨询的问题还大都是如何读懂这些浓度和指数数据。”
新增监测站点有严格要求
“手机上显示的是实况信息,它是1小时更新一次的。”记者指着手机上的空气质量软件询问时,李云婷介绍道。除了实况,监测中心每天上午还要做前一天的空气质量总结,傍晚时则发布当天晚上和第二天的空间质量预报。由于目前还没有关于预报的相关标准及规范,所以是按公众的生活习惯,并且根据污染物空间分布的大致特点,把北京市分成5个区域,对污染物指数和级别进行夜间和白天时段的预报。
空气质量监测的过程是由监测子站前端仪器进行采样,把污染物浓度分析出来,用无线网络的方式传输到机房,在传输前系统会自动剔除无效数据,并将实时监测结果发布到网站或者手机上。而做预报时,需要通过结合多种监测手段得到实况结果,在专业的预报模型基础上,再参考很多资料,比如天气预报等,对趋势和程度进行判断。主预报员和值班员会进行会商,“这其中必须结合人为判断,如春节要考虑到烟花燃放,或者沙尘天气来了,最终是在模式计算的结果之上,结合预报员的判断获得最终的预报结果。” 李云婷表示。
北京市共有35个监测点,其中有8个点是2012年新增的。新增站点中有5个是交通污染监控点,分布在有代表性的城市交通要道上,另外3个则是区域背景传输点,“原来已经有3个区域点,它们都是分布在北京跟周边省市空气流通的几个通道上,比如八达岭、东北方向的密云水库,东南方向的永乐店等,这6个点环成一圈,基本把北京与周边平原地区的几个主要通道都覆盖了。”李云婷说。
监测点的新增有着严格规范。1984年,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起步时只有8个点,此后逐步新建。最初建站时是把北京市划分成网络,通过手工采样,然后根据污染物浓度分布的整体状况,确定对城市环境有代表性的区域并计划设点。但事实上,新增一个点并不容易,国家对监测点选址还有技术上的要求,比如多少公里内不能有直接污染源,不能有树木、建筑物遮挡等。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气污染控制教研所副研究员马永亮认为,北京市布了35个监测点,已经算比较密集,而且这些点按照不同功能类型进行选址,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整体状况,“监测工作都是严格地按照技术规范,发布的数据也应该是可信的,而且我们自己这些年也在做监测,环保部门发布的数据和我们的数据是基本一致的。”马永亮对记者说。
空气质量科普还有待于深化
相对其他省市,北京市的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无疑是走在前列的,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在监测渠道和配套工作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同时,市民对空气质量信息的需求也在加大。1月1日,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实时发布页面正式上线,公众可以随时登陆了解最新的监测信息,北京市主要报纸、电视台也进行及时的发布和预报。
“应该说,信息发布的渠道都有了,但不能说都覆盖到了,我们自身平台的影响力还非常小。”李云婷介绍说,目前公众对于如何看待质量指数、怎么把浓度和评价关联起来这些问题理解和认识已经比前些年有了很大提升,但也还有一部分人群尚未了解这些信息,需要对相关知识多宣传,“我们也在寻求与更多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合作,提升空气质量发布的影响力,加强我们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监测工作除了给市民生活提供参考,更重要的是为空气污染治理提供依据。监测点的数据汇总到监测中心后,有一部分会对外公布,还有一些专业的分析数据,最终提供给管理部门作为决策依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环境总体状况、趋势、空间差异,得出哪个地方该如何减排,根据污染源如何开展治理。统计工作是非常多的,而且今后我们还要进化深化。”李云婷对记者说。
李云婷介绍说:“空气质量在不同的月份之间是有所波动的,比如今年1月份空气质量确实很差,但是4月份的空气质量又好于往年。评价空气质量的整体变化趋势,还是应该放眼于更长的时间尺度。但同时,对于类似1月份的重污染过程,也应给予格外的关注和重视。”
李云婷表示,监测中心接下来会加强对现有网络监测结果的深度挖掘,以便更好的发挥其效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