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1|回复: 0
收起左侧

重组课程资源,化解写作素材积累难题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初中生

Rank: 3

积分成就
UID
1831
主题
63
精华
0
墨水
158

发表于 2022-2-27 19: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的理念,即以积累学识来储存“珍宝”,以斟酌辨析各种事理来丰富增长自己的才学,以研究阅历各种情况来进行彻底的观察。因此,要提升写作素养,必须注重阅读积累。然而,大部分初中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现状不容乐观,作文题材陈旧泛滥。笔者认为,可以从课程资源的选取、重组方面寻找突破口。
一、重组原则
随着课程建设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语文课程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但这不一定意味着资源效能的提升。能否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某一方面的难题,促使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检验课程资源效能高低的标准。因此,在不违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以解决素材积累难题为目的的课程资源重组将遵循一定的原则,即“适度适切”“互补整合”“序列化”三大原则。
“适度适切”指充分考虑初中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紧扣写作素材积累这个大主题,不偏倚,不泛化。
“互补整合”指避免与现有语文教材中有关写作素材积累的教学内容重复。围绕同一教学主题,或从不同维度作出拓展、延伸,或有所取舍、深挖。最终形成与教材互补整合的校本化、班本化课程资源。
“序列化”指根据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原有的写作素材积累状况,在写作素材积累大主题下,再细分为若干小主题,并将小主题连缀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序列体系。
二、具体路径
1. 立足课本,积累同主题素材
现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每一个教学单元都有其特定主题,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在挖掘和运用课本写作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同主题素材的积累。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主题是“浓浓亲情”。笔者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以联想思维导图的方式,积累同主题或相似主题的典型素材。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便能将素材变式运用到平时的诗歌创作以及考场作文中。这种积累方法立足课本,以单元主题为素材积累的生发点,又不受限于课本,运用发散思维,将同主题或相似主题的典型素材归类整理,形成比课本更丰富的、可视化的个人素材库。
2. 解构语言文化事件,分项目积累素材
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外,不时发生并传导着具有语文课程价值的语言文化事件,教师应及时捕捉、分析、解构,并将其熔铸到校本课程设计里,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更丰富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积累写作素材。
实践案例一:许多综艺节目散发出浓厚的语文气息,例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一本好书》等,它们以舞台表演为载体,融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于一体。笔者曾借鉴《朗读者》节目的呈现方式,组织学生以策划一场校园朗读者活动为学习项目,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特定主题,甄选名家佳作或自己创作文本,然后选配合适的背景音乐进行朗读展示。在活动总结阶段将所有朗读文本再次修改润色、汇编成集,固化集体创作成果,积累写作素材。
实践案例二:2019年初,台{1}湾省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继而引发各媒体平台对其生平及作品的传播。笔者所任教班学生对林先生也是不陌生的,不仅因为他们从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学过他的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也因为林先生曾受邀莅临我区某中学开设文学讲座,更因为不少学生课余喜欢读他的文字。于是,笔者分别创设了“悦读林清玄——林清玄作品读后感”“跟名家学写作——林清玄同题作文创作”和“致与时间赛跑的人——给林老先生的一封信”三个学习项目,引导学生自选其一进行学习、创作。通过链接文本与现实,透视文本与人生,加深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理解,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思维。
3. 聚焦中考高频主题,辐射式积累素材
历年中考作文题、中考范文及名师点评等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相关数据分析,锁定命题高频主题,并以此为序列设计作文教学课程,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素材积累,创作属于自己的高分主题作文,进一步细化丰富以技法为序列的作文教学内容。
以近十年广东省卷、广州、深圳中考作文高频主题感悟类主题为例,笔者通过五个步骤完成该主题写作素材积累。(1)主题解读,即帮助学生理解“感悟”的内涵与外延,强调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进行仔细揣摩、玩味、考究,品悟其中蕴含的哲理。(2)范文引路,即以若干篇“感悟类”主题中考满分作文为范例,引导学生自行梳理归纳范文中“悟”的各种具体方法。(3)经典素材展示,即向学生展示更多“感悟类”经典素材或精彩片段,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拓宽选材的视野。(4)学生个人素材补充,即设置“记录由现有素材联想到的与自己相关的事例或活动”“摘抄阅读文章时令自己心有所动的内容”两个学习抓手,指引学生辐射式积累该主题写作素材。(5)写作定稿,即通过实题训练和讲评修改,为学生提供分析、运用写作素材的机会,甚至练就一文多用的能力。
4. 开拓跨学科写作视野,积累特殊类型素材
跨学科写作是在不同的学科环境下进行写作的理念和方法。教师可以尝试挖掘各学科课程中的写作资源,设置跨学科写作的序列,建构具有整合、交融特色的写作教学新范式。
以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的科普文学为例,它是一种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教学载体。阅读和创作它,本身是一种跨文化、跨学科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跨学科写作素材,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理性思维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教完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探险与科幻单元后,笔者组织班上学生开展了“走进科普文学”主题读书活动,先后与学生共读分享了刘慈欣的科幻名著《三体》、阿瑟·C·克拉克的经典科幻小说《童年的终结》、厄休拉·勒奎恩的经典小说《黑暗的左手》等作品。同时,以参加广东教育学会举办的首届青少年儿童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为契机,鼓励学生创作出一批主题鲜明,具有较高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科普诗文作品。学生通过科学小说、诗歌、童话、科普小品等体裁,多角度地呈现了他们在生命科学、人工智能、虚拟技术、星际穿越方面的丰富想象与美好憧憬。
实现跨学科写作素材积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想兴趣,设置合宜的序列写作任务作为驱动,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利用多学科知识资源。这种积累实践加强了写作和学科学习的有机联系,拓宽了写作教学的领域,推动课程整合,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
5. 结合研学活动课程,多元化积累素材
2016年教育部、发改委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中。此后,各种研学旅行活动方兴未艾。课程化、序列化和常态化的研学旅行将学习延伸到大自然、社会现实、历史场景之中,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才干,习得核心素养,也为学生积累多元化写作素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应及时把握研学活动的契机,依托研学内容的人文性特征,设置融理趣、意趣与情趣于一体的写作任务并给予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挖掘写作素材,将研学活动与写作有机结合。
以学生的一次古村落寻访研学活动为例,笔者曾组织八年级的学生到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长岐古村进行研学。该村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古村活化”建设工作成果之一,它以悠久的历史、彰显岭南风格的建筑布局、浓郁的民俗文化和独具特色的美食闻名珠江三角洲,研学价值大。笔者从写作学习的角度出发,撷取民俗文化和建筑布局两个切入点布置写作任务,即以记叙类文体写民俗文化,或以说明文文体展现建筑布局,而这两项任务与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民俗风情主题和第二单元的说明文主题相契合,学生可以将课内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课外写作实践中。在写作任务驱动下,学生们或饶有兴致地观察古村里每一处的宗祠家庙、家塾书舍、镬耳民居、青石古巷,或心领神会地倾听展馆里每一段有關长寿文化、私塾文化、红头巾文化、龙舟竞渡文化的讲解,或聚精会神地斟酌每一个摄影角度,感受古村与众不同的韵味……了解的过程就是素材积累的过程,学生不仅收获了客观实在的知识,还留下了理性思考与情感体验的痕迹。有了这些铺垫,就有了写作的基础。
总之,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双“慧眼”,能随时捕获、发掘各种具有语文课程价值的资源,同时还应有一双“巧手”,能巧妙剪裁、重组课程资源,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通过多元化的路径,让写作素材积累既得法,又高效,化解素材积累难题。
责任编辑 黄铭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