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以吴江市盛泽中学《地面沉降监测》校本课程开发为例,从有形、有情、有趣等方面出发,在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有效;校本课程开发;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04-2
校本课程开发既有其特定的社会大环境,那就是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运行模式,是现代课程论与我们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校本课程的开发更离不开学生生活的小环境——学校、家庭和社区等。盛泽作为苏南地区相对发达的城镇之一,地域条件得天独厚,自古以产丝绸闻名于世,早在明清时期就成为四大绸都之一。今天的盛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夏第一镇,纺织染整业高度发达,经济繁荣昌盛。同时,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地面沉降是苏南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人类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我校从本地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人文和社会的发展审视、理解科学,认识科学和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心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地面沉降监测》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质性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并将三者勾连起来,构建了学校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和新目标,有利于冲破“千校一面”的局面,使学校更有生机与活力。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呢?笔者以为我们从有形、有情、有趣等方面入手,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
有形,那就是化抽象为具体,构建开发校本课程的氛围和实施情境。7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全程管理,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每一名学生培养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中毕业生。《地面沉降监测》校本课程的开发着眼科技教育,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和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要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科技文化是学校科技特色生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土壤与摇篮。”吴江市盛泽中学积极营造科技教育这一特色校园环境,烘托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的校园氛围。学校重视校园科技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先后建有校园科技教育十二景:科普之窗、科普画廊、读报廊、浑天仪、银杏园、智慧园、气象哨、生命之水、苏州地区盛泽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地学科普展览室、未来工程师工作室——“星空小天地”和科技教育成果室等。七十年代起,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现在的国土资源厅)已在地面沉降较明显的苏南地区建立了地面沉降的监测网点。2002年7月,由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出资90万建立了盛泽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美籍华人唐仲英先生捐赠五十万美元建造的盛泽中学炳麟图书馆为江苏省中学一级图书馆,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阅览室、报告厅、音像室、电脑借阅系统等现代化一流图书设施。在炳麟图书馆的二楼,建有吴江市青少年地学科普展览室。室内布置图文并茂的彩色展板,诠释着地球的结构与发展的演变;琳琅满目的矿物、化石,带领观众跨进了科学的殿堂。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苏州市盛泽基岩深标钻孔柱状图,一根长长的玻璃柱内存放着29层的土、砂、岩,这是钻孔从最深处264.98m取出来的,旁边有地面沉降模型的演示,警示来到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不合理地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加重洪涝灾害,造成建筑物倾斜倒坍,影响城市基础设施。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盛泽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炳麟图书馆、地学科普展览室等课程资源,既生动又形象,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情,那就是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情感是人际关系的纽带,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生情,情育情,情感具有最强的粘合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中介。因此,在师生、生生的交往生活中增强动情力,才能形成一个友爱、和谐的群体,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努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摒弃我讲你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地面沉降监测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三人组成一组,各人分别负责放尺、记录和观察读数。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取长补短的学习态度十分有利。实践证明,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在态度、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相互沟通,彼此作出认同、分享、帮助、关心、给予等社会行为,从而使学生在身心发展各方面获得良好体验,个性的社会化水平也得以不断提高。通过合作交流,同学之间可以在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中获得多方面的心理支持,有利于排忧解难,减轻压力,建立信心,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一个人学习,难免顾此失彼,挂一漏万,而合作学习可以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个人学习因受思维习惯、知识经验限制带来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形象地反映了集体合作、集思广益带来的增智效应。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利于个人突破框框,培养创造思维。所以,《地面沉降监测》课程的学习活动,着眼学生的人际合作与和谐相处,尽享合作交流带来的益处。如果一味照本宣科,简单地介绍地面沉降的现象、危害、成因、监测原理,那么这种单调无味的教学方法注定要失败。
有趣,那就是教师一定要让课堂妙趣横生,以“风趣”激“兴趣”。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世纪信息技术已深入学生的生活,计算机、因特网对学生来说已不陌生。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要充分考虑计算机网络对人类学习方式产生的巨大影响,勇于突破书本是知识来源的限制,教师应大力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化学习。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讨论、咨询、探究,完成信息交流、收发电子邮件等,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自由天地。当校本课程《地面沉降监测》进行信息化整合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教师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解原来枯燥的知识。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整合,给《地面沉降监测》课程注入了活力和新意。教师采用了大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了校本课程教学效果,如上网查找资料,内容详细丰富;观看录像资料,使内容具体形象;采用信息技术处理数据感到非常的便利等。在评价方式上,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围绕地面沉降这个主题选取一个方面的专题进行自主探究,写成小论文。特别优秀的、有创新独到见解的论文在每年一度的科技节上作展示性的演讲。这种积极性的、发展性的评价给了学生巨大的学习探究动力。
有形、有情、有趣,都是手段,有效才是目的。在学习方式上,《地面沉降监测》校本课程的实施,强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培养一种隐形的宝贵的东西——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避免老师的“讲”取代了学生的“学”,避免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改变单向的学习方式,提倡多元的自主性学习。为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学生创造自我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调控的机会,也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多领域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改变个体独立的学习方式,提倡合作性学习。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意识,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积极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会记住;我做了,我会理解。”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地面沉降监测中,学生们借用监测平台,了解和探索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开展类似于专家的监测和探究活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包含的未知因素,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既获新知,又增能力。教师应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给学生尽可能地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从有形、有情、有趣等方面出发,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