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大力发展经济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如果农村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就远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文章重点从发展农村经济角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发展农村经济 社会主义新农村 路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农村物质文明相辅相成,采取切实可行的途径不断提升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真正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从发展新农村经济的角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许多的途径和方法,文章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一、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加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和转付力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中必须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新通过发展物质文明建设更好的带动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中,要按照新农村建设总目标中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原则全力推进。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加大资金与农村建设的信贷扶持力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环境;没有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或许寸步难行,因此,地方政府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与金好融机构实现合作,努力推行一批重点支持扶持项目,加大对农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项目和农业产业结构项目的支持。
二、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实施土地流转,是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伴随着科技进步,如何高效利用土地已经成为一道现实课题;土地流转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与经营流转机制,积极采用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市场作用,加快实现与土地相关的农田、机械等生产要素的流转,努力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加强监督和引导,积极帮助农村建立相关的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等相关配套措施,确保农村土地流转真正得到实效,真正发挥农村土地流转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第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依然有很多的农村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甚至一些具备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农村产业发展也不甚合理。加快农村产业机构调整,必须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逐步实现依靠科学种田,提高农业的科技化水平。对于农村来讲,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解放出很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果在农村能够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能够就近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成为提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一定要从农村发展实际出发,在政府指导和农民参与下稳步推进,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上一批农民能够接受、不违背农民意愿的第二、三产业项目,实现农村产业均衡、合理发展。调整产业机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对于从经济角度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遵循农村实际,稳步推进。
四、积极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去。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一笔重要的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这批资源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富余劳动力走出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技术培训,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一技之长,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传统模式下的体内就业向技能就业转变。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富余劳动力走出去,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确保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权益不被侵害,还需要从长远建立一种在城乡间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做好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服务工作。
结语: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经济建设搞上去,需要政府、农村、农民的共同努力,必须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第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去,只有这样,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更有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