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乡村旅游是乡村和城市连接的桥梁,在“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本文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各项问题展开分析,并探讨相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乡村旅游;契机;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从古到今,乡村都是我国的主导景观之一,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既是时代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表现,乡村旅游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百姓增产增收,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度假产品,发挥出旅游业的综合功能。在2017年,为了扶持乡村旅游发展,联合制定《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决定为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金融、人才、创业等多方面的扶持,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1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
从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纷纷推广乡村旅游,我国乡村旅游高潮迭起、开发不断,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发展趋势,消费群体越来越多,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亮点,乡村旅游开始成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第一,乡村旅游收入节节攀升。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超过2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6200亿元,比2014年的3000亿元增长了一倍多,带动700万户农民受益。预计到2020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超万亿元。
第二,国家对乡村旅游给予大力政策支持。2017年农业部推广、实施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行动,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50个,认定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9项,发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2160个,精品线路670条;国家旅游局出台了旅游民宿行业标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出台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会同农业部开展了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
第三,国家积极开展全国性乡村旅游试点示范。2017年,农业部创建了60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旅游局创建了100家“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组织认定了10家“中国优秀乡村旅游目的地”。
2 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误区
2.1 规划不够科学,思路不清晰
由于乡村旅游属于新型事物,部分地区过于关注经济发展,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呈现出了商业化倾向,没有将资源的保护、开发融入整个区域开发工作中,盲目开发,没有根据旅游者的需求进行安排,导致乡村旅游模式功能雷同、布局不合理,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游客的参与积极性。更有甚者,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破坏了乡村原本的资源,旅游主题不明显,无法对游客形成长久吸引力,还有部分项目管理不科学、做工粗糙,从业者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没有与当地文化底蕴保持契合,导致产品品类单一,村味、农味不浓。
2.2 重视资源开发,忽视了保护
传统古村落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古村落的保护,但是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部分开发者为了实现最大收益,忽视了其他资源的保护,盲目开发,资源开发过度,破坏了原本农村中宝贵的传统民居,导致其丧失了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此外,部分地区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忽视了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随意排放垃圾、污水,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将资源保护纳入乡村旅游的内容中。
2.3 投资规模不足,设施不完善
当前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规模小、投资低、地域分布分散的问题,且多数景点都位于偏僻乡村,旅游点可进入性一般、停车场规模小、道路行车舒适性不高、内容不够丰富、功能单一,乡村旅游季节性突出。加上多数景点还停留在传统的采摘、观光方面,旅游模式不完善,配备设施不健全,住宿卫生环境与城市也具有较大的差异,给旅游者带来了不好的体验。
2.4 旅游模式功能单一,创新力欠佳
旅游经济具有差异性、特色性、体验性的特征,乡村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不同,需要突出特色。从旅游项目来看,乡村旅游还集中在吃饭、钓鱼、采摘方面,忽视了民俗文化的挖掘,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在景点和景区建设上,文化深入挖掘和传承开发不够,重复建设的问题普遍存在。
2.5 宣传工作滞后,成效不理想
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科学有效的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纵观当前乡村旅游的宣传情况来看,覆盖面不高、宣传手段单一,没有发挥出微博、微信、互联网等媒体的宣传作用,游客只是对成熟的乡村旅游景点有所了解,对其他景点知之甚少。
3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措施分析
3.1 科学规划,明确发展思路
第一,把一个村镇当一个整体区域来规划,融合、协调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建设两方面的工作,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做好乡村交通、水电、通讯、环境、卫生、住宿、餐饮等方面的设施建设水平,统筹村庄改造与乡村旅游设施设备建设,防止出现重复建设、低档建设,或相互割离。第二,按照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基础,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加快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为纽带的思路,将旅游的理念、功能融入新农村建设,挖掘乡土文化、人文资源,保护好古树、古建筑、古文化等旅游资源,做好乡村特色景观和田园景观建设,盘活当地乡村民风民俗,大力推进旅游村镇的建设,突出乡村旅游的功能。第三,拓宽思路、创新现有的发展模式。一是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利用农业生产、农业景观来吸引游客,参与农事体验活动;二是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以民风民俗为吸引物,开展民俗表演、民间手艺、节庆、歌舞等观看体验活动;三是农家乐旅游模式,利用自家院落和休闲娱乐设施,开展休闲度假服务;四是村落乡镇旅游模式,其核心是以古村、古镇、古居民为主,开发观光活动。
3.2 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有序发展
乡村旅游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在于其原始、濃郁的自然气息,这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卖点,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遵循规范化、模式化的原则,实现人、自然之间的和谐。在人文环境的保护上,要把握好“乡土”的根,保护好乡村中独特、古朴的民居、古道、桥梁,这也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为此,要对景区项目做出环境评估,乡村旅游规划工作中,要包括环保内容,明确目标,在开发、经营过程中,构建出动态化的评估体系,促进环保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在自然环境的保护上,倡导政府部门、管理部门、村民、旅游者的共同参与,利用系统的教育,提高本地村民与外来游客的环保意识。
3.3 与农村建设政策结合,引入更多资金支持
乡村旅游涉及度假、休闲、购物、餐饮、住宿等多种功能,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又一引擎,应结合现代农业、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争取政策优势与资金支持。其一,可以将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扶贫政策相结合,争取扶贫资金的支持;其二,将新农村、新城镇的建设按照旅游村镇的风貌进行建设,可以有效解决乡村旅游大环境建设的资金问题;其三,可以借助新农村、新城镇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土特产、纪念品、特色餐饮等旅游商业企业,争取相关政策优势与资金支持。
3.4 创新产品质量,满足个性需求
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下,对于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上,需要基于对当前资源赋存情况、开发条件、文化内涵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论证,明确地域性的发展思路,即追求产品开发的差异化,根据不同地区乡村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自然环境来设计旅游产品,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个性化需求。首先,挖掘乡村自然景观独特优美、原汁原味,比如北方粗犷的风貌与南方小桥流水式的乡村格局,城步南山牧场和岳阳洞庭湖景各具特色,不可模仿、不可转移,应保持特色;第二,开发品质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产品与项目,如民宿是当前乡村旅游的常见方式,在具体的发展上,可以推出“浪漫情侣”“怀旧乡村”等主题民宿;对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民俗活动,推行主题旅游活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
3.5 借鉴“旅游业+”资源,实现融合发展
在2015年9月18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国家旅游局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将旅游作为互联网融合的重点领域,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东风,乡村旅游也要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国家工具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也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要求,系统地说明了如何实现“互联网+旅游”。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要做好互联网基础建设工作,实现免费Wi-Fi的覆盖,让游客能够便捷使用互联网接入,做好旅游信息互动终端的建设工作,实现实时信息推动,提高智能导游覆盖率,与政府合作,建立门户网站,加强与携程网、去哪儿、途牛网等旅游网站的协作。
此外,注重“旅游业+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首先,重视“旅游+农业、林业”的发展,把握新农村的建设契机,以龙头产业作为示范点,加快特色农业旅游的发展,将农景转化为风景,将农园打造为公园,因地制宜地做好旅游地建设工作;其次,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突出小镇建设,突出农业特色;最后,打造“旅游+体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依托文化遗产,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3.6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
营销、宣传工作是吸引游客的有效渠道,各个地区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宣传资金的投入,既要重视传统宣传,又要关注网络宣传,让乡村旅游的信息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传递给各地游客知晓。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具体来看,可以采用如下宣传方式:
媒体宣传:编制乡村旅游地图,印刷风景游览图,与当期电视台、报社、广播台广泛合作,图文并茂地进行宣传,让更多的游客认可;同时,借助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实现精准推送,将编辑出版的旅游图免费发放至各个农家乐、旅行社与酒店中,为游客了解当地的游玩线路和资源提供帮助。活动宣传:邀请知名人士进行考察,召开研讨会,积极承接国际性活动,主动参与评选活动,举办特色节庆,提高旅游知名度。
4 结语
乡村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紧密的联系,新农村建设中,其核心内容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几个角度,与乡村旅游之间休戚相关。在新农村的发展上,国家提供了人力、财力、物力支持,推广乡村旅游,改造提升乡村旅游设施、保护生态环境、挖掘与传承文化、打造乡村旅游的产品特色、实现新农村与乡村旅游整合营销宣传,正是开启新农村建设的新格局的有力举措,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强有力的发展后劲。两者相互融合、协调推进,定有一番作为。
[参考文献]
[1] 陈海彬.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2).
[2] 徐子琳,冯年华,汤澍.新常态下乡村旅游发展评价的物元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15(11).
[3] 刘龙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商洛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5(02).
[4] 高静,童索凡.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接与互动研究[J].开发研究,2014(05).
[5] 是丽娜.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构建[J].生态经济,2013(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