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摘 要】现代经济文化飞速发展,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在奋力追赶时代发展的脚步。在现代经济的带动下,农村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一些传统农村经济文化也开始失传。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经济发展的作用下,对传统村落发展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广西灌阳县拥有几个保存相对较完好得传统村落,本文主要对广西灌阳县的传统村落群发展状态进行分析研究,以注重资源有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为主要原则,探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绿色经济发展途径探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共同发展,从而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文化遗产
一、问题提出的意义
绿色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与人类进步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新层次经济发展状态,这是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体现。绿色经济以市场为基本导向,其发展基础是传统经济资源,其产业链为生态建设。这种经济发展形式符合当代人的需求,适应时代潮流。
现代化建设大潮中,钢筋水泥打造的一座座大楼渐渐吞没传统小楼房,人们受现代发展的浪潮的影响,纷纷推倒小木房、瓦房,传统建筑在快速流失。政府认识到这一点,也采取了措施,对传统村落群进行了保护。可见,多传统村落群发展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近年来,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专家们很多,但研究程度相对较浅。广西灌阳县拥有的传统村落群较多,被列入国家保护对象的就具有10处,如今还在考究中的村落也还有很多。由此看来,灌阳县可以被称为古城了。正因为如此,灌阳的传统村落应该得到保护和更好的发展。想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就必须不断探索绿色发展途径。
此次以灌阳县洞井村、岩口村以及上泡村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希望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事业以及促进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二、灌阳县传统村落发展现状
所谓传统村落是指形成较早,拥有丰富传统资源的村落。该村落还应该具有历史、文化、社会考究价值的村民聚集地。传统村落是早期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一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就目前中国的农村发展现状来看,农村发展落后,居民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有待加强。灌阳县位于广西桂林市的北部,于湖南交界。拥有丰富的物产,还有世界瑶族的发源圣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的游客来寻根问祖。灌阳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所以传统村落保存也更加完好。
灌阳县有若干村庄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保护行列,比较典型的有洞井村、月岭村、官庄村等。灌阳县的传统村路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第一点就是传统村落的房子-瓦房。传统的建筑是早期人们智慧的结晶,传统村落的房子都很高,是一般民用平房高度的1.5倍,屋中设阁楼,一般用于物资存放,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阁楼上设床铺,以便客人居住。瓦房有两种,第一种是泥墙瓦房,第二种是木墙瓦房。这两种瓦房各具特色。就家庭经济状况而已,在以前拥有泥墙瓦房的人家一般都是地主,而居住在木墙房子里的一般是贫民。现在这样的房子在其他地方非常稀少,只要经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都将原始建筑推倒建起了与时代接轨的平房。灌阳县本身的平均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传统瓦房的保存情况相对完好,但是受时代影响,很多建筑都被平房取代了。为了保护这些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灌阳县很多传统元素保留完好的村落已经被国家列入的保护行列,但还有很多村落尚未被列入保护行列。在这些被列入保护行列的村庄大多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色。月岭村具有古老的建筑,还有传统的观音节。当地的观音十分灵验,人人都说那的观音“求子得子,求财得财”。每当节日当天游客慕名而来,烧香拜佛,川流不息。官庄村拥有遍野桃林,是春来赏景的好去处。孔家擁有的是李子林,附近还有梨园,美不胜收。牛耕在上泡村是一大特色,还有原生态密林,也是传统农具制作的大村庄,本人以为,这将是下一个被列入国家保护行业的村落。
这些传统村落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人们的保护意识不强。经济基础决定了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进而影响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而农村属于一个地区的薄弱环节,所以人们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缺乏。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是灌阳县的农具节,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也许你这辈子都没见过的东西。淋得远,簸箕,萝筐,茶盘等等,可能现在的城市居民都你知道我说的这些是什么。这些是传统的农具,每年这个时候集市上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对于这样独有的传统文化节,政府加大了保护力度,故而面向全县各村庄举办了油茶比赛,斗牛比赛,山歌比赛,农具大比拼等具传统特色的活动,这才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人们保护本县的传统文化,使这些更好的传承下去。
三、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坚持村落建筑物以居住为主,加大政策保护力度
一个村落是有一座座小房屋构成,故建筑物是一个村落的基本设施。如果想发展传统村落的绿色经济,其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建筑物尽其用。一个村落的空间布局一定是经过了老人们的不断探索,有其村在的具体意义,本人并不建议对村落进行重新布局,而应该对这些建筑物进行直接政策与经济上的保护,这样才是最传统的原滋原味的村落。现在年轻人的收教育水平高,对于居住环境的选择要求很高。他们觉得自己的出身的偏远山村是人间仙境,在那养老真是再好不过了。小桥流水人家,用于养老好不惬意。
灌阳县人民政府为了做好传统村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拨经费,对传统村落进行修缮,鼓励人们居住,并且给予一定财政补贴。政府现在正在试行的“产权转移、公保私用”可以大范围实施,其主要内容是鼓励村民自行保护其传统建筑,并且明确规定建筑物的所有者不得随意拆毁。居民在住建、文物部门指导下对自己所拥有的建筑物进行维修、管理和使用,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会适当的给予补助维修经费,并在乡土建筑的使用、完整性管理、旅游开放、展示和处置等方面履行政府义务。对于无能力承担修缮经费的村民,政府鼓励居民将产权转移到政府名下,政府负责垫资修缮并给予经济补贴。事实证明,政府采取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传统村落建筑的完整性。
除此之外,个人认为如果要保护传统建筑物的话政府还应该对居住在传统建筑物的居民采取补贴措施,以此奖励为保护传统做出贡献的居民,这样的政策同时也能鼓励其他居民对传统建筑进行合理使用和保护。有了政策经济补偿,人们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工作积极性会提高。
(二)利用自身优势,循序渐进发展旅游业
旅游业是当代新生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去具有历史传统文化的古镇名城进行旅游,享受生活。传统村落的第一经济发展方式便是旅游业。各传统村落应该根据自身优势吸引外地人员来本地旅游,以获得经济收益,从而更好的促进传统村落的经济发展。
灌阳县传统村落的旅游旅游业并不发达,所以传统村落的旅游业发展空间较大。旅游业发展起来才能更好的带动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灌阳县本身就是一个原生态旅游城市。世界瑶族文化的发原地就在灌阳县,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人了寻根问祖。这个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地方,并不在交通方便的郊区,而是在车辆无法正常通行的深山老林里。由此可见,只要其有旅游价值,地理原因也并不影响一地旅游业的发展。可借助于这个优势打响灌阳县旅游业的名声。灌阳县传统的农具节是将其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我们应该抓住这个节日,将灌阳县的传统农具推销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以此扩大灌阳县的知名度。然后进一步将外来游客引入各传统村落。
春来体验牛耕,将会是一大快事。现在农民耕田都采用机械化,牛耕方式已经快消失了。体验牛耕生活将是每个人拥有的宝贵记忆,因为这样的体验并不是在哪里都能体验到的。春天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桃树、李树、梨树开始悸动,一个个都乐开了花,漫山遍野的花儿,那景观又岂是城市旅游区所能拥有的?夏来摘果、避暑好不痛快。原始丛林的天气在夏天显得格外凉爽,灌阳县既能避暑又尝到自己采摘的果实,?何乐而不为。秋季看稻田金黄一片,体验收割的乐趣,是一个能锻炼人吃苦耐劳能力的好机会。冬来赏雪。灌阳县是南方城市中少有的每年都会下雪的地方。在欣赏传统建筑的同时还能赏雪,岂不乐哉?根据自身优势,结合旅游资源因时因地发展旅游业既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的原生态,又带来了经济收入。
(三)建立传统文化博物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政府可以派人下村庄走访收集民间传统文化物件,对于上交文化遗产物件的人员,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现在看来传统农具也许并不是什么历史文化遗产,当你身临其境,你就会知道,在短短的10年间,传统农具价格上涨,已经成了稀有品。
我在此简单罗列可以收入传统文化博物馆的物件如下。第一,竹制品。这类农具制作难度,划伤危险频率高,我们来认识几样吧。簸箕,用于盛放玉米,大豆等東西。斗篷,用于下雨的时候避雨,出太阳的时候遮阳。棚田(俗称),用于铺放在地面晒稻谷等农作物。还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列出来了。第二,木制品。本人建议收入博物馆的木制品大概如下。扁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人,就不解释了。犁,耕田用的农具,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再不好好保护,以后就看不到了。打谷机,这是将稻谷从稻草身上剥离的农具,木质的打谷机已经被机械脱谷所取代,因为自动比手动轻松,效率高。第三,棕制品。蓑衣,大家都不陌生,这是披在身上用于挡雨的工具。棕毯,就像现在的垫被。
传统文化遗产正在流失,我们应该尽早采取保护措施,将这些正在失传的物品进行保护,从而促进传统村落绿色经济发展。
(四)鼓励居民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经济的关键就是生态保护,要是传统村落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绿色生态环境不仅仅只代表着居住环境,还代表了一个村庄以后发展的生命力。是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居民与自然和谐生存,实现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载体。绿色生态是一种新农村发展的理念也是一种健康的发展方式。
由于大部分农村建设没有经过系统规划,除了在空间布局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之外,居民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上面也有所欠缺。这些传统村落都以种植水稻为生,对肥料与农药的使用没有环保要求。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农药瓶四处都有,既影响一个村庄的村貌又对大气产生污染。除此之外,农村居民缺少环境保护意识,生活垃圾随处扔的现象普遍存在。鉴于上述现象,笔者认为这与政府的宣传程度有关。由于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政策在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实施比较容易,在偏远山区的传达并做不到完全到位,甚至有些地方并未采取任何措施。
为了保护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如在每个屯建设垃圾处理池,鼓励居民将垃圾投放进垃圾池内,,并安排人轮值对垃圾进出处理。除此之外,给每户发放垃圾箱,以便装生活垃圾。政府还应该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规定村委督促居民将垃圾集中投放,集中处理,并在每月评选出保护环境的先进户,进行褒奖。相信采取措施后,原生态的传统村落空气质量会变得更好。
四、结语
传统村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文化的瑰宝。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注重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促进新农村的绿色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传统文化快速消失的当今,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来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我们就会失去中国上千来的文化历史。要想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那就必须在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效率。
【参考文献】
[1]陶莉,吴闽,陈志新.传统农村聚落研究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28):12463-12464.
[2]谢里,王瑾瑾.中国农村绿色发展绩效的空间差异[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06.01
[3]熊伟.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2012.06.01
[4]吕晶,蓝祧彪,黄佳.国内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J].广西城镇建设,2012(4):71-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