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0
收起左侧

攀枝花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6182
主题
46
精华
0
墨水
124

发表于 2022-2-27 20: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习和科普教育基地,毎年免费接待全市中、小学生参观学习2 400余人次[10]。
2 攀枝花市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统一科学规划,缺乏历史和文化传承
全市休闲农业发展是在市场作用下自由发展起来的,缺乏整体规划。农家乐建筑形式多为千篇一律的“火柴盒”式,庭院及房前屋后的建设对生态与当地文化的融入不够,人工化倾向严重,有游客反映:“到农家乐耍,有‘从大钢筋水泥森林到了小钢筋水泥森林’的感觉”,建筑与景观打造缺乏生态美,与现今人们崇尚生态自然的要求不符。全市很多旅游新村都存在“到哪里都是吃饭打麻将”的总体印象,特色不明显。部分新村建设时原始风貌被统一的现代化建筑取代,厚重的历史感消失,文化传承断裂。
2.2 基础设施薄弱,产业不配套
全市休闲农业发展涉及的交通、通讯、商业、电力、安全、休憩等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有的设施老旧。攀枝花市大多数的村社道路均在4 m左右,有的甚至只有3 m,在平时服务农业生产没有问题,但在农事节庆时就不能满足通畅的要求了,且在田间地头大多没有设置错车道和停车场,缺乏指引标志,游客驻足观赏、体验品尝时就显得拥挤不堪,游客逗留时间短。如在黄草樱桃节期间,发生过“车多路窄,游客堵在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情况。休闲农业类型多,但总体产业规模小,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如桑葚节期间,某些游客采摘桑葚的地方,没有餐饮供应,要重新驾车另找地方。休闲农业与农业产业基地结合不紧密,如米易县垭口镇安全村农业主题公园,在观景台上可看到标准化的稻菜轮作农业景观,到观景台上参观的游客不少,但走到田间地头体验参观的游客却寥寥无几。因为田间地头没有配套步行参观设施,未设置体验专区,没有专门的食宿,游客需要到其他地方吃饭休憩,农业公园没有起到串联起整个休闲农业产业的作用。另外,部分农家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卫生条件差,地理位置虽好,但设施和服务跟不上,吸引不了回头客。
2.3 市场开发力度不够,乡土文化挖掘不够
目前全市大多数农家乐仍然在农户的庭院中发展,农家乐设置的活动内容也比较单一,大多数还仅着眼于“吃吃饭,打打麻将”的基本要求,提供的产品少,与本地市场崛起的多样需求相比存在差距。如在农事节庆活动时,只有采摘活动,游客没有更多自己动手参与的项目;针对小朋友、学生、中青年、老人等不同人群开发的产品不够丰富。在产品开发上结合我市特有的农耕文化、民族文化不够多、不够深,游客文化体验不强,乡土氛围不够浓郁。
2.4 休闲农业产品品牌不够响亮,商品品类少质量不高
全市休闲农业产品品牌不多,全市4A级景区仅2个,2A级的旅游新村景区5个,星级乡村酒店和农家乐仅90余家,三星级以上乡村酒店和农庄不多[11]。休闲农业商品主要为鲜果、蔬菜、土鸡、油底肉等农副土特产品,农产品种类不够丰富,质量有待提升,面向游客的高品质品牌农产品不多。多数农家乐和旅游新村鲜有工艺品、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
2.5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行业管理力度不够
全市农家乐的经营管理者大多脱胎于当地农民,缺乏先进管理经验,接待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和教育。餐饮、住宿服务从业水平、文化素养水平等有待提高。也存在各家各户各自为战,各旅游新村在集约经营、统一管理上做得不够,没有成套的经营体系,缺乏组织协调,行业自律管理欠缺。政府缺乏对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宏观指导,缺乏对行业的系统管理,没有明确相应管理机构,存在各部门各自为政。
3 攀枝花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
3.1 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攀枝花市休闲农业发展面向本地、周边及全国康养产业市场。根据攀枝花市休闲农业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将全市休闲农业发展区域划分为两大区域:一是休闲生态康养产业片区,包括三区两县的城区周边及河谷平坝传统农区和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米易溶洞、红格温泉等名胜景区周边及观音岩库区、桐子林库区、二滩库区、胜利水库-大竹河水库沿线等依山傍水区域,含银江镇、格里坪镇、仁和镇、攀莲镇、撒莲镇、丙谷镇、垭口镇、桐子林镇、白马镇、红格镇、得石镇,这一区域冬季温暖,毗邻城市周边,又有旅游景区和农业做支撑,适合发展具有阳光康养、观光休闲、清凉避暑、科普教育、农耕文化体验等功能的休闲农业。二是踏春消夏休闲农业片区,包括三源河流域、把关河流域、大河河流域等传统特色农区和格萨拉、迤沙拉、普威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含渔门镇、国胜乡、永兴镇、惠民乡、大田镇、啊喇乡、格萨拉乡、平地镇、普威镇,该区域在春夏季气候凉爽,既有多样的景观和丰富的物产,又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和多样的民族文化,适合发展具有踏青赏花、清凉避暑、度假、节庆、科普教育、民宿、体验等功能的休闲农业。全市要统筹兼顾,做好系统的发展规划,充分整合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旅游、文化等资源,注重两大区域自身特色的挖掘和打造,避免重复开发,构建区域功能互补、特色明显的休闲农业格局。
3.2 合理利用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小城镇建设、新村建设打造时要注重保护村庄原有风貌,既让生活条件得到提高,又让历史文化得到传承。建设时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现有山水脉络,不可破环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大力加强道路、通讯、水电、卫生、安全、商业等公共设施建设,对肩负休闲观光的村社道路进行硬化、扩宽和增设错车道,完善旅游新村路标指示牌、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公共卫生间、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辅助设施。对发展休闲农业的乡村,在新村建设同时做好农家乐的提档升级[12],搞好农家乐庭院美化,提升建筑风格档次,配套好特色餐饮、住宿、医疗、购物、娱乐等服务,满足休闲娱乐与阳光康养的多样化需求。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畜禽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促进休闲农业发展。
3.3 产业联动,集约发展
在全市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上要一、二、三产业互动,按照从单一产业向多产业并举一体化经营发展的总体思路[13],将单一的农户个人发展向规模集约发展转变,建设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生态环保、阳光康养、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农业园区,推动单个农家乐、农庄、旅游新村、大型商业基地等经营主体联合开展经营。
3.4 开发多样产品,融入更多文化元素
休闲农业项目开发要融入传统耕作、渔猎、饮食、服饰、手工艺品、音乐舞蹈、风俗习惯、作息方式等乡土文化[14],开发文化内涵丰富、更加富有精神享受的项目,拓展教育和体验功能,有康养业务的农家乐要开发符合“候鸟族”需求的休闲农业产品。如开发舂糍粑、推豆花儿、织布、竹编等富含文化特色的项目,使游客既能体验到优质特色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又能感受到深厚的农耕文化。在游客离开时,还要为游客多开发“想带走、用得着、还要来买”的农副产品、工艺品、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
3.5 大力开拓市场,打造休闲农业产品品牌
攀枝花市提出建设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休闲农业要抓住这个发展的黄金时期,积极参加休博会、旅博会、冬旅会、自驾游交易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大力开展推介活动,宣传冬季阳光旅游,拓展康养市场。同时,重视开发本市及华坪、永仁等周边市场,开展宣传和游客培育,扩大本地及周边的休闲农业市场。加快建设休闲农业电子销售渠道,大力开展“互联网+”营销模式,如在各旅行社、网站及手机APP上推出乡村旅游线路和康养产品,推动乡村酒店、农家乐等经营主体加盟开展网络营销,推动在电子地图上标注旅游新村、农家乐、农庄等的地理位置。结合内外两个市场,打造“阳光花城,康养胜地”名片,创建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打造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美丽田园等;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点[15],培育休闲农业著名、驰名商标。
3.6 加强管理,营造多方参与的良好环境
政府要明确休闲农业主管部门,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休闲农业行业管理,在财政、金融、科技、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更大政策支持和服务[16]。推动建立攀枝花市休闲农业协会,健全行业自律管理体系。培育休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合作经营[17]。营造顾客、经营者、政府、行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多方参与建设的良好环境。
3.7 加强教育培训,培育休闲农业产业专业队伍
开展接待礼仪、餐饮服务、护理、陪护、健身、营养、农业技术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休闲农业产业各环节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休闲农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培育一批休闲农业专门从业人员队伍和管理人才,促进休闲农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攀枝花概况2015:[2015-1-27]http:///50years/zjpzh/pzhgk/
542566.shtml.
[2] 阳建英. 攀枝花开发阳光康养旅游浅析[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32):7.
[3] 严贤春. 休闲农业[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5-19,68-69.
[4] 崔朝晖,彭 勇,廖 红. 攀枝花市阳光 生态 健康旅游研究[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28(1):36-39.
[5] 攀枝花市农业考察团. 借鉴台{1}湾省农业发展经验 加快攀枝花现代农业发展[J].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10,35(1):14-19.
[6] 李福惠.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推动攀枝花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N]. 攀枝花日报,2009-05-10.
[7] 吴 卉. 加快推进攀枝花乡村休闲旅游的对策研究[J]. 中国果业信息,2010,27(7):15-17.
[8] 攀枝花市旅游局. 攀枝花市2014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2015-01-14] http:///ghzs/
lytj/system/2015/01/14/000578960.html.
[9] 刘红瑞,安 岩,霍学喜. 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评价[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5(2):83-89.
[10] 攀枝花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中心及亚热带植物标本园.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http:///zhuzhan/kpjd/20150213/20180.html.
[11] 攀枝花市财政局农业处. 攀枝花乡村旅游发展的公共财政支持研究[J].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13,38(3):57-65.
[12] 曾 倩,成 春,骆颖俊,等. 浅析休闲农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及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18-21.
[13] 孙好勤,高志强.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趋势探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2):389-394.
[14] 浦晓琴. 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2013.
[15] 幸 超. 四川郫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集群发展研究[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5-58.
[16] 郭 红,王永志. 西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浅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2):67-69.
[17] 吴建强. 台{1}湾省休闲农业发展对四川的启示[J]. 调研世界,2012(11):38-4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