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3|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链视角下贵州山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路径探析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765
主题
51
精华
0
墨水
134

发表于 2022-2-27 20: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贵阳山区乡村文化旅游有利于打造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拓宽农村非农就业渠道,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然而其发展中面临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不健全、营销推广力度有待提升、产业开发模式趋于单一、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等问题。产业链视角下,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一环,对贵州山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提出提升一产发展水平,夯实三产发展基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多元化开发格局;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旅游内涵等措施,通过探讨促进贵州山区乡村文化旅游的路径,以期更好的推进贵州山区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产业链;贵州山区;乡村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5-0118-02
农业产业链的培育方向有两个,一是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即农业产业链由一产向二产延伸,将农产品的生产端和加工端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增进产业链整体利润。二是产业链的横向拓展,即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田园环境为基础,将农业产业链由一产向三产延伸,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业,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融合,打造新的业态,开创出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体系,带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乡村文化旅游是将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一种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际,乡村文化旅游有着较大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贵州山区乡村有着优良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在山区特色高效農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以农业一产为基础,在区位、资源条件较优越的地区,有序推动农业产业链向三产方向拓展,实现农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实现贵州山区的乡村振兴。
一、贵州山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打造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传统农业经营体系下,贵州山区农业主要限定在一产领域,农产品的生产、收购、批发、零售等系列环节为农业产业链的主要形态。在中转批发产业链模式下,农产品附加价值难以得到提升,产业链利润也主要为流通环节所吸纳,农户增收困难,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而通过农业产业链的横向拓展,可以推进一产和三产的对接,实现农旅深入融合,使乡村文化旅游业成为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信息资源汇聚农村,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有利于拓宽农村非农就业渠道
农村劳动力就业需要产业载体,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才有个人事业发展的空间,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才有保障。由于贵州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就业收入低,就业渠道窄,因此农民进城打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乡转移,是农民非农就业的重要渠道。而当前,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以文化旅游业的游、购、住、娱、行为中心吸纳就业,不但有利于大量增加贵州山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岗位,还可以缓解贵州山区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留守儿童等问题,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后劲。
(三)有利于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文化旅游业主要依托挖掘乡村人文资源和景观资源实现发展,与传统工业相比,乡村文化旅游业具有废弃物排放量小、资源消耗少、污染程度低的特点,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较小。乡村文化旅游业发展会推动旅游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乡村的交通、电力、排水、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可以得到优化。
二、贵州山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不健全
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旅游综合服务体,旅游产品开发涉及到道路、餐饮游览、住宿、观光、观赏等方方面面。但是由于贵州属于西部欠发达省份,山区地方政策财力有限,农村旅游业发展的各项基础性配套设施建设还不够健全。很多山区村落区位条件优越,也具备幽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但是交通发展落后,游客往返时间成本高;同时,村庄住宿、餐饮、卫生设施建设滞后,游客接待能力明显不足,由于服务能力的欠缺,也会导致游客体验感下降。客源不足的情况下,乡村文化旅游发展难以形成持续发展动力,丰富的乡村文化、景观资源优势难以转化经济优势。
(二)营销推广力度有待提升
旅游市场营销可以有力开辟新的市场、增强顾客忠诚度、培育旅游品牌,对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当前贵州山区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村寨,但除了西江苗寨、肇兴侗寨等少数旅游村寨外,很多具有特色旅游村寨,如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金沙县柳塘镇金新村、湄潭县七彩部落的知名度还有待提升。从营销推广方式看,贵州山区乡村旅游多以传统的立体式公告、电视公告、画册等方式应用较多,新兴的利用互联网+、移动数字传媒等营销推广手段应用不够。在宣传内容上,突出贵州乡村风景的多,而对山区民俗、文化、人情的展现还相对较少。贵州山区乡村文化旅游推广模型还有待不断完善。
(三)产业开发模式趋于单一
由于贵州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起步晚,在短时期内各地大量开发乡村旅游资源,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同质化发展的问题。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采用了农家乐模式,以田园观光+喝茶吃饭为主题吸引游客;或者是季节性的采摘模式,在果树瓜果期,以采摘体验为主题吸引游客。康养休闲、农业科普、自然体验等模式还有待深入发展。此外,很多乡村旅游项目没有向乡村文化旅游方向转型发展,没有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富有地域民族、民俗风情的旅游项目,展示不同地区的村落文化,进而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文化资源挖掘不足
乡村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是其发展的内核精神支撑。但是,由于受人才、资金等因素制约,贵州山区的乡村文化旅游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力度还不够,与民俗、民族文化相关的体验型旅游项目开发还有待加强。例如,贵州山区少数民族的傩戏、刺绣、剪纸、织锦、锻造等传统技艺有着一定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融合起来,增强游客文化旅游的体验。再如,山区少数民族节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充分利用节庆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三、产业链视角下贵州山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路径
从产业链视角看,乡村文化旅游业是农业从一产向三产的横向拓展。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一环,推进贵州山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如下几条路径:
(一)提升一产发展水平,夯实三产发展基础
乡村文化旅游是农业产业链由一产向三产的拓展,一产是基础,农村田园风光观光、农事活动的体验、乡村民俗风情体验等旅游产品开发都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如果没有一产的支撑,乡村文化旅游就可能异化为景区观光园、户外休闲游。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农业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业态。对此,在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同时,在开发区可以推进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发展,从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对特色农业发展给予支持,推动山区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要积极调整生产结构,将本土资源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打造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拓展产业链,有序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配套设施建设
政府要根据地方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现实需求,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对区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安排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鼓励农业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半径,对于农民乡村旅游项目创业给予支持,放宽授信条件、简化贷款手续。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投资贵州山区乡村文化旅游业,在税收、土地、水电费等方面给予乡村文化旅游项目一定的优惠,增强投资者信心。着力加强乡村旅游的交通、供水、供电、卫生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基础设施维护工作,夯实乡村旅游发展的设施基础。
(三)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多元化开发格局
鼓励农户等整合土地、管理、资金等要素资源,以联营的形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拓展农业产业链。引导龙头企业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项目,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上,引导农村组织或龙头企业依托地域自然与人文资源选择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如农业科普文化旅游模式、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模式、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模式、休閑度假旅游模式等。要着力旅游产品的创新,结合乡土民俗文化,有序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增强游客满意度。
(四)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旅游内涵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民对乡土文化保护的意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引导农民重视保留传统的民俗习惯。同时,政府也可以以乡村旅游发展为切入点,构建农村优秀乡土文化传承和保护机制,加大优秀乡村文化的保护力度。其次,文化部门可以考虑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乡土文化资源的研究,对优秀乡土文化进行归类、整理,并编辑成册;加强和农村组织间的互动,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思路。再次,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对乡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孕育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乡土文化,实现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韩振华,王崧.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J].改革与战,2009(9).
[2]赵肖,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的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18(11).
[3]王敬超.新常态下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6).
[责任编辑:史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