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0
收起左侧

浅议新时期陇南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思路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9168
主题
43
精华
0
墨水
116

发表于 2022-2-27 20: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气象科技服务工作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部门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充分发挥气象服务效益的有效途径,为气象事业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分析当前陇南市气象科技服務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新时期陇南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思路,为提高陇南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气象科技服务收入增长、加快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思路;陇南市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4-109-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4.045
Abstract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which is the effective way for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to carry out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nd exert the benefit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to provide important support for deepening refor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 Longnan City, and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idea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and promote revenue growth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Development ideas;Longnan City
气象科技服务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确保公益性气象服务的前提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依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利用气象业务产品和科研成果开展以气象信息为主的各类气象服务[1]。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往的气象科技服务模式正在被边缘化[2],特别是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增加了气象科技服务的不确定性,气象科技服务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结合当前陇南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就新时期如何做好气象科技服务工作进行分析探讨,为提高气象科技服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提供思路。
1 陇南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状况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处于北亚热带向北暖温带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地质构造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气象灾害种类多、危害重,是我国四大滑坡、泥石流集中高发区之一[3]。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暴雨洪涝、低温冻害等,地质灾害及农业气象灾害等气象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也较为严重。由于受山地地形、大气环流和太阳幅射的影响,天气变化较大,从而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的气候特征。
1.1 发展现状
与我国大多数城市一样,陇南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始于20世纪 90 年代,经过艰难的探索和实践,进入21世纪后有了较大的发展。气象科技服务内容从单一的常规气象预报服务,逐步形成以“12121”气象声讯电话、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气象手机短信、防雷装置检测和专业气象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项目。通过计算机、网络、电视、广播、移动电话、电子显示屏等手段,气象科技服务领域也逐步扩展到农业、通讯、交通、水利、电力等行业和部门,公众认知度得到了提高,为陇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防灾减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陇南市气象事业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公众获取气象信息越来越方便,对传统的通过“12121” 气象声讯电话、电视以及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展气象服务的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气象科技服务发展速度明显放缓,收入急剧下滑。
1.2 存在问题
1.2.1 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科技含量低陇南市气象科技服务产品主要包括长期、中期、短期天气预报和天气实况、气象预警等信息。但没有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气象灾害预防意见,产品针对性不强,科技含量较低。此外,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天气预报的精细化程度不高,用户的需求已经达到乡镇一级,但气象预报、预警还只能达到县一级,已经开展气象预报的乡镇,预报准确率也比较低,用户使用效果不好,严重影响了气象科技服务的形象和效益。
1.2.2 气象科技服务手段和水平不高气象科技服务比较依赖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开发的手机APP终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使用范围还较小。而传统的气象服务手段存在许多弊端: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内容单一,多年形式固定;手机短信受字数限制,内容固化,无法实现天气深度解读与细微服务;“12121” 气象声讯电话拨打量比较依赖季节和天气过程,天气相对平稳时拨打量较低;专业气象服务虽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开发了专项服务产品,但产品比较单一,精细化水平不高,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产品质量与用户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1.2.3 缺乏高层次人才,市场开拓能力较弱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1],气象科技服务技术人员存在数量不足、能力欠缺等问题,无法较好地应用现有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预测等基础信息,形成针对性较强的服务产品。另外,气象科技服务技术人员队伍主要由原来从事基本气象业务的人员组成,缺乏开拓市场、挖掘客户的经验。既有较高的气象业务素质,又擅长经营与管理的技术人才缺口很大,导致在发展用户、开拓市场方面进展缓慢。
2 新时期陇南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思路
2.1 巩固和维持传统气象服务项目
虽然“12121” 气象声讯电话、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手机短信等传统的气象科技服务手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应该进一步巩固和维持[4]。尤其是在陇南市这种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业人口比重大,“12121” 气象声讯电话、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以及手机短信依然是广大农户获取气象信息的重要手段。要加強与各大运营商的沟通协调,获得运营商对气象服务推广的支持,促进“12121” 气象声讯电话、天气预报短信等业务的发展[5]。应积极把握气象科普宣传活动的机会,如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组织气象科技服务人员走进社区、乡镇、学校,向城市居民、学生、广大农户等加强宣传推广,提升社会公众对气象科技服务的认知度,继续巩固和维持传统气象服务项目。
2.2 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要提高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气象服务市场开拓能力,必须有一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建立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并留住高水平的气象科技服务人才;另一方面要制定长期的培训学习计划,创造各种机会,鼓励气象科技服务人员深造、学习和交流,提高气象科技服务人员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研发水平,才能开发出更具专业性、更接近用户需求的精细化服务产品[5]。
2.3 针对行业特点,强化气象服务科技支撑
气象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最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要提取一定比例的收入作为气象科技服务研发资金,用于产品开发和设备更新[1]。气象科技服务人员要全面了解用户对气象产品的需求,紧紧依托气象基本业务最新成果,有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等技术优化服务手段,以专业化气象监测技术、专业气象应用研发、精细化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等方面为突破口,联合各方力量合作攻关[6],开发“专、深、细、精”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不断加强气象科技服务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强化气象服务工作的科技支撑,以科技创新促进气象科技服务的持续发展。
3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气象改革的不断深化,虽然气象科技服务面临许多问题和不确定性,但是目前气象科技服务依然是气象事业和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事业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陇南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加强服务意识,以科技创新提升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优化气象科技服务手段,积极发挥气象部门的技术优势,紧紧抓住陇南市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努力拓展气象科技服务市场,推动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有效发挥气象科技服务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晓.酒泉气象科技服务现状和新形势下对气象科技服务的思考[J].青海气象,2015(1):42-45.
[2] 王云鹏,杨亚迪.新时代下酒泉市气象科技服务探析[J].农业灾害研究,2018,8(5):79-80.
[3] 王志禄,张燕,孙畅.陇南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及预警技术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1):105-110.
[4] 王新发,王玮琦,罗文英,等.专业气象服务现状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8(9):201.
[5] 石春玲,王代玉.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东气象,2014,34(2):60-61,68.
[6] 童玉珍.青海省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改革对策[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气象高质量发展[C].北京:中国气象学会,2018:3.
责任编辑:李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