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1|回复: 0
收起左侧

青壮年白血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初中生

Rank: 3

积分成就
UID
5484
主题
56
精华
0
墨水
150

发表于 2022-2-27 20: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白血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白血病细胞无限制的异常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同时广泛浸润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组织器官浸润症状。白血病好发于青壮年,且病死率较高,此类病人除了承受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外,还要面临社会、家庭、经济的巨大压力,从而产生各种不良心理反应,这些反应都不是一般药物、护理所能解决的。因此,在青壮年白血病治疗过程中,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白血病;心理问题;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5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57-01
1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其心理反应分为三个阶段[1]:
1.1情绪休克期: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休克”、“不相信”、“不听话”、否认态度,继而出现忧郁、恐惧、紧张、睡眠障碍、无助感及绝望感(有自杀倾向)。
1.2求索与退缩期:患者千方百计探索民间治疗方案,做一些不切实际的工作计划或治疗方案。
1.3知命与平静期:患者较能平静地面对即将发生的事实,治疗合作,轻度抑郁、焦虑,晚期处于消极被动应付、无望及无助状态。
2白血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2.1否认这种反应会延误人们采取积极地措施
2.2痛苦由疾病本身所致的心理问题
2.2.1恐惧和猜疑恐惧:是企图摆脱某种不良后果或危险而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紧张情绪[1],常表现为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不愿面对疾病的折磨、容貌的损坏(如脱发)和死亡;猜疑:常表现为对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怀疑,这两种心理相互作用,使患者心理负担异常沉重
2.2.2抑郁是一组以情绪低落为特征的情绪状态[1]。轻者,抑郁寡欢,沉默少语,不愿与人接触,失去信心;重者,可消极厌世,甚至产生自杀行为
2.2.3焦虑可引起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反应,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2.2.4自怜和怨恨由恐惧和侥幸心理转化而来,甚至会有罪恶感
2.3由治疗和护理所致的心理特点由于文化程度、年龄、性别、个人性格、地位的不同,同样的语言、动作,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医务人员的语言及操作、化疗药物的副作用等,均可引起患者不适、自卑等,最终导致心理上的不安,甚至恐惧等
2.4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对确诊难以接受及治疗效果差或复发的患者,常表现为否认、恐惧、情绪低落、愤怒、惶恐不安、焦虑等
2.5化疗药物所致的心理反应如激素,可致情绪不稳,产生抑郁或欣快感,L-天门冬酰胺酶可使患者出现精神混浊,甚至谵妄
3出现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
3.1焦虑、抑郁情绪与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住院费用等因素密切相关:患者焦虑、抑郁与个性因素关系密切,并且抑郁的发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耐受性增强,同时女性患者焦虑症状较男性严重,说明女性遇到心理应激时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焦虑还与受教育程度有关,文化程度越高,越担心病情变化及预后、治疗效果、对家庭的影响而产生难以摆脱的困惑与焦虑,与周围人相比感到命运不公产生自卑感而导致郁闷;文化程度越低,对疾病质量、预后认识不足,盲目性、片面性大,也产生焦虑。以上情况对患者造成一系列难以摆脱的困扰和忧虑,加上疾病影响,无望感和无助感强烈,甚至于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注重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个性化专业护理服务,护士经常深入病房,与其交流,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心理反应,主动热情关心体贴患者,多为患者解决身心需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轻松、舒适、安慰的环境。同时多与患者家属沟通,指导家属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及判断力,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习惯在生活中给患者以适度的关心和照顾,让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或患者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很好地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有效地降低焦虑的程度。并且要让患者感受到家属对治疗的信心,疾病的治疗需要一段时间,有些患者的病情会有反复,家属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疑虑,但应该注意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现出这些疑虑和困惑,家属可私下找医生咨询有关问题,在患者面前应表现出积极、有信心、配合治疗的态度。总之,安静、平和、自信、协调的家庭氛围对焦虑症患者总会有帮助的。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费用是影响患者及家属能否坚持接受治疗的重要因素,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难以支付沉重的治疗费用,我们帮助发掘和依靠有关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其进行捐款、资助,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支持,人间的温暖,也使患者重拾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2白血病患者焦虑、抑郁与免疫力降低有关[2]:化疗是白血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因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更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常产生无助感和绝望,因此,对白血病患者在进行化疗和其他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关注其心理变化,鼓励患者叙述自身感受,将抑郁、焦虑的情绪宣泄出来[3],给予患者持续的情感支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白血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重点是在化疗前向患者介绍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进行化疗的必要性、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能顺利渡过化疗关。召开工休会,组织病友进行座谈,互相介绍治疗体会,请病情缓解、生存良好的白血病患者进行现场说教,进一步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生存期。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家庭、社会的有力支持,使患者的情绪障碍得以有效缓解
4护理对策
4.1实施温馨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渠道:患者入院时即确认责任护士,入院时热情接待,耐心介绍病区环境、住院规则、饮食陪护制度、查房治疗作息时间等,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对患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做到热情、体贴、耐心、关心、爱护,理解患者的一切举动,从而解除患者精神上的痛苦,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通过书面、口头等多种方式向患者讲解白血病有关知识。使患者了解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表现及治疗方法,并愿意主动地参与和执行治疗方案。向患者讲授治疗白血病的新进展、新成果,坚定患者对治疗该病的信心
4.2实施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个体化、整体、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的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3]。使患者获得个人情感的依托和安抚,提高护理服务的实用价值。白血病患者在未确诊时,大多紧张焦虑,既想了解病情,又害怕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思想负担较重,并伴随着侥幸心理。一旦确诊后,就会因惧怕疼痛和死亡而感到恐惧、忧郁、紧张,情绪低落,精神错乱,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患者住院后与社会隔绝,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和人群,复杂的仪器设备,听不懂的医学术语,无疑会引起患者心理更加激烈的反应,尤其对自己疾病的变化更为关心,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并能获得较好的治疗和照顾,以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本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关心和关注患者的人格和尊严,护理人员应勤巡视病房,用和蔼可亲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谈,尊重患者,关注患者,做到精神上支持,生活上照顾,注意情绪变化,对患者表示同情与理解,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护理实践中,既要体现患者的价值,又体现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化氛围,要求护士从我做起,从心做起,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于患者
4.3缓解外因刺激,排解和优化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青壮年一经确诊为白血病,大多数患者对未来焦虑不安、消极,已婚患者对今后的生活尤其是能否维持幸福的婚姻感到悲观,害怕被对方抛弃;病情反复久治不愈时,既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又拖累亲人,表现为孤独自卑,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与人交往,甚至自暴自弃产生轻生的念头,所以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与精神鼓励,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深入了解引起自杀倾向的外部原因,争取家属和社会系统的配合。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从不同角度说服教育,以提高其对挫折的应激能力,同时密切观察情绪变化,加强防范措施,杜绝意外发生[4]。向患者介绍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新进展及通过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例,适当条件下,可安排成功病例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让患者了解急性白血病的可治性,及时化疗的重要性,帮助其消除负性心理,提高患者对化疗的顺从性,调动患者与疾病斗争的积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4呼吁社会、家庭关怀:家属与患者接触最多,最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家属的一声叹息,一个表情都会使患者产生心理负担。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为家属提供有关疾病知识,使家属对白血病知识有所了解,并要求家属最大可能的从生活、思想上使患者减轻对家庭、工作的担忧,使其获得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
4.5健康教育:从患者到家属,从生理到心理,对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给予及时处理及指导。要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化疗的重要性,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如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脱发、恶心、呕吐、出血、感染等情况,告知患者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的活动;避免头部外伤;按时服药。低细胞期易发生感染,应听从医务人员的安排,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原则等
总之,白血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会始终或间断地伴随着疾病的整个过程,因此,善于观察和发现患者现存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支持,对提高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杜绝自杀等意外事件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袁耿清.医学心理学[M].苏州: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96-97
[2]徐俊冕.临床实用心理护理[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50-56
[3]侯少群,罗泽民,王玉琴,等.心理因素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5,30(4):230
[4]赵鸿达,原和平,李慧娟.心理治疗与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肿瘤研究与临床,1995,7(1):6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