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上及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在施工中,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地下、地上管线的保护。在施工前,我单位将积极与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就现场周边地上、地下管线资料进行了解。 一、管线损坏的分析 1、管线不明。 在施工之前未经调查,或因下列原因未能查明管线现状,在施工中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致使管线损坏。这些原因是: ①管线年代久远,无资料记载; ②人员调迁、新来人员不了解情况; ③形似废弃管线实为在用管线; ④保密电缆,一般在图纸上未予标明; ⑤现场施工管线与设计管线不符,但交工时未按实际绘制竣工图。 线路不明造成的事故大多比较严重。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故可以通过先行物探或挖洞查明管线后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来避免,然而进行物探和挖洞需要一定的费用和时间,施工单位一般都不会也不愿意做此项工作。 2、土体挤压导致管线损坏。 打桩、打桩、压桩等施工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挤压,一些临近施工区域年代早、管材强度弱、接头不牢固的管线在土体挤压下易损坏。 3、土体变形引起管线损坏。 基坑开挖、边坡失稳或流砂现场等会引起较大的土体变形。当变形量超过管线变形极限时,就会发生管线损坏。 4、不均匀沉降,造成管线损坏。 顶管、井点降水等施工过程中均可产生土体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管线断裂或接头错位。 5、管线上部荷载过大,如大型施工机械、车辆、材料、土堆等荷载,将下部管线压坏。 6、气候因素。 施工开挖,地下管线暴露后,遇冬天气温骤降,管子容易冻裂。 7、保护管线的临时支撑拆除后,管线下部回填土不密实或回填不当,导致管线损坏。 8、震动荷载引起管线接头松动。 如打桩、振捣、施工机具等产生的振动冲击荷载传至管线上,使管线受到损坏。 9、水流冲击。 施工排水或附近上、下水管漏水,水流冲刷土体,使土体流失。埋于土中的管线失去土体支撑而损坏。 10、原建已损坏的自来水管、下水管,存在漏水现象,但平时埋在地下未发觉,待施工开挖后发现,并使势态扩大。 二、保护措施 1、悬吊法。 对一些暴露在基坑内的管线,或因土体可能产生较大位移而用隔 离法将管线挖出的,中间不宜设支撑,可用悬吊法固定管线。要注意吊索的变形伸长以及吊索固定点位置应不受土体变形的影响。悬吊法中,管线受力、位移明确,并可以通过吊索不断调整管线的位移和受力点。 2、支撑法。 对于土体可能产生较大沉降而造成管线悬空的,可沿线设置若干支撑点支撑管线。支撑体可考虑是临时的,如砖支墩等;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对于前者,设置时要考虑拆除时的方便和安全,对于后者一般结合永久性建筑物进行。 3、土体加固法。 由于土体超挖和坍塌而导致地面沉降和土体位移的,可以采取注浆加固土体的方法。一是施工前对地下管线与施工区之间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二是施工结束后对管壁或井壁松散土和空隙进行注浆充填加固。 4、对管线进行搬迁、加固处理。 对便于改道搬迁、且费用不大的管线,可以在基础工程施工之前先行临时搬迁改道,或通过改善、加固原管线材料、接头方式,设置伸缩节等措施,增大管线的抗变形能力,以确保土体位移时不失去使用功能。 5、卸载保护。 施工期间,卸去管线周围、尤其是上部的荷载、或通过设置卸荷板等方法,使作用在管线上及周围土体上的荷载减弱,以减少土体的 变形和管线的受力,达到保护管线的目的。 6、不保护方式。 对于一些不明无主管线,估计破坏会后不会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或经与有关部门联系,可以暂停使用的管线,可采用不保护方式,进行突击施工,在几小时或几天施工完后在恢复使用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