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目的: 规范焊接工装设计、评审、制作、验收、使用和管理的行为: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设计、制作、使用、管理焊接工装的部门;
3、职责:
3.1 技术部:
负责组织焊接工装设计;
负责组织焊接工装结构设计评审;
负责组织焊接工装制作;
负责组织焊接工装试焊、修改、验收和交付;
负责组织对使用中的焊接工装进行技术鉴定;
负责建立和管理焊接工装设计、评审、制作、使用、修理、报废和管理的电子档案
资料;
负责对报废的焊接工装进行技术鉴定;
3.2工装组:负责焊接工装制作;
负责焊接工装试焊、修改、验收及交付;
负责焊接工装修理;
负责对报废的焊接工装进行材料回收和材料利用;
3.3品质部:负责参与焊接工装设计评审;
焊接工装管理细则
文件编号 LJ-QP-LC-03-110326 版本/修改 A/0 页 次 1/1
负责参与焊接工装验收和交付;
负责对使用中的焊接工装进行监督;
负责参与焊接工装报废鉴定;
3.4焊接车间:负责参与焊接工装验收和交付工作;
负责焊接工装使用;
负责焊接工装的日常维护;
负责申请焊接工装报修;
负责申报焊接工装报废;
3.5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对焊接工装管理工作的督查;
3.6总经理:负责审核和批准焊接工装报废申请;
4、术语
焊接工装:焊接工装夹具是将焊件准确定位和夹紧,用于装配和焊接的工艺装备。
5、细则
5.1焊接工装分类:按焊接工装制作精度分为三类——A类、B类和C类
A类焊接工装:产品焊接组件形位公差要求在0.3---0.5mm的焊接工装,这类焊接工装采用机械手焊接,属高精度焊接工装,具备焊接组件形位检测功能。
B类焊接工装:产品焊接组件形位公差要求在0.5---1.5mm的焊接工装,这类工装可采用机械手焊接和手工焊接,属中等精度焊接工装。
C类焊接工装:产品焊接组件形位公差要求在1.5mm以上焊接工装,这类工装采用手工焊接,属低精度焊接工装。
5.2焊接工装设计依据
5.2.1产品图样、焊接组件图及技术要求;
5.2.2《焊接工艺文件》;
5.2.3《焊接工装设计任务计划表》;
5.2.4 有关国家技术标准,行业标准;
5.2.5公司焊接工装设计标准、公司焊接工装结构图册(待编制);
5.3焊接工装设计原则
5.3.1适用性原则:焊接工装技术性能好,焊接工装基准选择正确,焊接组件重
复定位精度高,能满足焊接组件的工艺要求。
5.3.2可操作性原则;焊接工装操作方便、安全、省力,焊接组件装卸快捷,有
较高的焊接生产效率,有较好的焊接工装可维修性。
5.3.3经济性原则:力求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获得最大的成效。合理控制焊接工装投入成本,缩短焊接工装投资回收期,在保证焊接工装可靠性的同时,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装结构重量比。
5.3.4可靠性原则:焊接工装在有效使用期内安全可靠,凡是受力构件都具有足
够的强度和刚度,有防焊接组件变形、防误操作(防呆)功能。
5.3.5逐渐实现“三化”原则:焊接工装设计和制作逐渐实现“通用化、系列化、
标准化”,实现“好工装出好产品”的目标。
5.4焊接工装设计
5.4.1产品工程师和工装设计工程师对产品图纸技术要求进行分析;
5.4.2产品工程师负责与对方技术人员进行图纸技术要求沟通与协调;
5.4.3工装设计工程师根据焊接组件的技术要求提出焊接工艺方案;
5.4.4工装设计工程师根据焊接工艺方案提出焊接工装类别方案;
5.4.5项目经理组织技术、品质人员等对焊接工艺方案和焊接工装类别进行评审;
5.4.6焊接工艺方案评审会:焊接工艺方案完成后的二个工作日内召开;
5.4.7工装设计工程师参加焊接工艺方案评审会听取与会人员提出的意见;
5.4.8工装设计工程师根据《焊接工装设计任务书》进行焊接工装结构设计;
5.4.9焊接工装结构设计时间:A类工装结构设计时间——3天;B类工装结构设计时间——2天;C类工装结构设计时间——1天;
5.5焊接工装设计评审
5.5.1项目经理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焊接工装结构进行评审;
5.5.2焊接工装结构评审会由以下部门的人员参加:技术部相关人员、焊接车间
相关人员、品质部相关人员;
5.4.3工装设计工程师参加焊接工装结构评审会听取与会人员提出的意见;
5.5.4焊接工装结构评审会:焊接工装结构设计完成后的二个工作日内进行;
5.5.5焊接工装结构评审会后由项目经理填写《焊接工装结构评审表》
5.5.6焊接工装结构评审会的评审内容:
1)可操作性
2)定位基准
3)定位器结构
4)压紧结构
5)可焊接性
6)防变形、防呆
5.5.7工装设计工程师对基准选择和定位器结构重新设计时,项目经理应重新组
织焊接工装结构评审会;
5.6焊接工装2D工程图
5.6.1焊接工装结构评审完成后工装设计工程师进行2D工程图设计;
5.6.2焊接工装2D工程图出图时间:A类工装2D工程图出图时间——2天;B 类2D工程图出图时间——1天;C类工装2D工程图出图时间——1天;
5.7焊接工装制作
5.7.1焊接工装按《工装、夹具、检具制作单》的要求进行;
5.7.2按图纸尺寸检查外加工件尺寸;
5.7.3焊接工装定位器的定位面不能动用打磨机进行打磨;
5.7.4焊接工装装配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与工装设计工程师进行沟通;
5.7.5 A类工装装配时间——3-5天;B类工装装配时间——3-4天;C类工装装配时间——2-3天;
5.7.6焊接工装试焊前安全装置需制作完善;
5.8焊接工装验收
5.8.1焊接工装首次试焊由工装制作人员负责,工装设计工程师、项目经理参与
首次试焊并按产品图或焊接组件图检查试焊样件;
5.8.2品质部按产品图或焊接组件图检查试焊样件(三座标仪或专用检具检查);
5.8.3根据首次试焊样件调整焊接工装,直到试焊样件达到产品图或焊接组件图
技术要求;
5.8.4试焊样件经三座标仪和专用检具检查合格后,项目经理组织试焊验收;
5.8.5焊接工装试焊验收由项目经理组织工装制作人员、工装设计工程师、焊接
车间人员、品质部人员参与,焊接工装试焊由车间工人操作5-20件;
5.8.6焊接工装验收标准:
1)工人对焊接工装操作性基本满意;
2)生产部对焊接工装生产效率基本满意;
3)试焊样件经三座标仪或专用检具检查合格;
5.8.7焊接工装验收合格后,由参与焊接工装验收工作的人员在《焊接工装验收
确认表》上签字。
5.8.8焊接工装验收没有通过验收时,由工装设计工程师、工装制作人员共同对
焊接工装进行改善性修理,修理后重新进行焊接工装验收程序,直到焊接工装通过验收;
5.8.9焊接工装验收完成后,由工装制作人员按《工装、检具清单》在焊接工装
上打铭牌;(编号按编码规则,待定)
5.9焊接工装电子资料
5.9.1技术部建立焊接工装设计、制作、试焊、修理、验收的电子档案资料;
5.9.2焊接工装电子档案资料由技术部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5.9.3焊接工装验收合格后,10天内建立和完善工装电子档案。
5.10焊接工装登记管理
5.10.1焊接工装由工模库进行登记管理,建立《焊接工装台帐》;
5.10.2焊接工装要按《焊接工装管理规定》的要求,将焊接工装摆放在工装架上,
按产品整齐摆放焊接工装,定期对焊接工装进行维护保养;
5.11焊接工装使用
5.11.1操作者按工艺文件要求操作,防止人为损坏焊接工装;
5.11.2焊接工装使用前要检查焊接工装各部件是否完整;安全护罩是否完好;定
位器是否磨损、损坏;定位面是否有焊接飞溅、焊渣;夹紧机构各部件动作是否灵活、可靠;定位销是否磨损、弯曲;
5.11.3对A类和B类焊接工装焊接的第一个焊接组件实行“首件三检”来验证焊接工装是否完好;
5.11.4工作中不允许用铁器打击定位器、定位销;
5.11.5工作完成后要将焊接工装擦拭干净放回工装架上;
5.12焊接工装定期检查
5.12.1 A类焊接工装定期检查周期为2个月或1万台;B类焊接工装定期检查周期为4个月或1.5万台;C类焊接工装定期检查周期为6个月或2万台;
5.12.2品质部负责组织技术、焊接车间的有关人员对焊接工装进行定期检查;
5.12.3焊接工装定期检查的内容:
1)定位器——磨损、松动、损坏;
2)定位销——磨损、弯曲;
3)夹紧机构——灵活、夹紧可靠、各部件完整无缺;
4)主体——变形、弯曲、损坏;
5.12.4完成检查后填写《焊接工装定期检查表》参加检查人员签字;
5.13焊接工装报废
5.13.1由于焊接工装长期使用导致丧失可操作性,丧失使用精度,焊接车间填写《焊接工装报废申请单》;
5.13.3品质部组织技术部、焊接车间相关人员对申请报废的焊接工装进行技术鉴定,并填写《焊接工装报废申请单》;
5.13.4由于产品设计改进导致焊接工装不能使用,由技术部填写《焊接工装报废申请单》;
5.13.5由于焊接工装设计改进导致焊接工装不能使用,由技术部填写《焊接工装
报废申请单》;
5.13.6总经理负责审核和批准《焊接工装报废申请单》;
5.13.7工装组负责对报废的焊接工装进行材料回收和材料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