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8|回复: 0
收起左侧

家庭教育方法指导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硕士

Rank: 6Rank: 6

积分成就
UID
8888
主题
1362
精华
0
墨水
2785

发表于 2022-1-14 14: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庭教育方法指导

孩子有些时候连最基本的事情都不好好做,让我们实在看不下去:上学马上就要迟到了,还在那里磨磨蹭蹭,衣服没穿好,书包也没有收拾;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作业还拖拖拉拉没写完,还在那儿唉声叹气,要不就是玩笔玩橡皮、神游天外…

批评之后是按要求做了,可是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完成任务一样。更可气的是“不长记性”,下次还这样,于是我们不得继续批评。经常批评同一件事,就是唠叨。唠叨大概是最没用的一种方式,要不然也不会被称为唠叨了。要想不唠叨,就要解决批评不起作用的问题。

一、为什么批评没有用?

批评没有解决动力问题。被批评是痛苦的,人有逃避痛苦的本能,所以孩子被批评后会调整行为。比如,批评完之后,加快了穿衣服的速度,写作业的时候比刚才专注了一些。于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批评能够改变孩子的行为,只要我们坚持得时间长一些,孩子就能养成习惯。如果真的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批评所带来的痛苦,是来自外部的驱动力。孩子早晨磨蹭,是因为他还没有养成快速穿衣服、整理物品,做好出门准备的习惯,“快速”这个事对他来说是有难度的,是痛苦的。批评所带来的痛苦,大于这个本身的内在的痛苦,他会克服一定难度,去做“该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施加这个外力,或者这个外力消失,他仍然没有动力去克服这个有难度,让他痛苦的事情。所以,我们会发现孩子这时总是需要我们去催促、去唠叨。

批评和唠叨,会让孩子养成依赖外力驱动的习惯,久而久之就成了“拖延症”。有拖延倾向会越来越痛苦,自身没有内在动力驱动自己去做应该做的事

情,只能依靠外部的压力,或者自己制造的痛苦才能让自己有所行动,比如把事情拖到不能再拖,连自己都恨自己了,才能刺激自己去做那些让自己该做的痛苦的事情。

拖延症就是依赖更大的痛苦,迫使自己做痛苦的事。要跳出这个泥潭,唯有培养积极心态和习惯,用快乐作为内部驱动力,去克服痛苦、征服困难。批评和唠叨,显然没有这样的导向作用。

其次,批评是对孩子的否定性评价,带来巨大的情绪消耗。孩子总是在或快或慢地成长着,但是挑剔的眼光之下,永远是“不够好”。批评不会是只针对某个具体行为,一定不可避免地蔓延到对孩子做出某个方面,甚至整体的负面评价。这会降低孩子的自尊,让孩子自我评价过低,变得消极和无助。消极情绪会放大事情的难度,要达到做事的状态,需要消耗更多的意志力去调节。这种消耗会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让孩子难以获得成就感,阻碍内部动力的形成。做事情没有动力,当然做不好。尤其是学习,更需要积极的情绪、良好的状态,消极情绪下,很难有较高的专注度,不可能充分地调度认知资源。批评至多只能是让孩子“去做”这件事,不要指望批评能够让孩子“做好”这件事。并且,批评是对行为的强制性指令,剥夺孩子的自主感。自主性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孩子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之中,强制性指令很容易让孩子把对事情本身的关注,转移到“争取权利”上来。孩子为了争取权利,可能会做一些破坏性的行为,就是人们常说的“叛逆”,或者采取消极抵抗的行为。无论是孩子采取哪种方式,都是从合作走向了对抗。

二、积极与消极的分界线:洛萨达比例

著名心理学家、邓普顿积极心理学研究奖获得者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指出,做同一件事情,有两种情绪可以驱动人的行为:一种是消极的、应对危机

的情绪,它能确定并分辨外部的坏事,驱使人们采取行动去应对;另一种是积极情绪,它不但同样能驱动人们采取行动,并且还能扩展和建构持久的心理资源,供人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使用。

在家庭中,同样存在“洛萨达比例”,当家庭中对话中,积极与消极的比例大于5:1,就是和谐、充满爱的家庭关系;如果比例低于3:1,则幸福感受度很低;如果低于1:3,则处在崩溃和解体的边缘。

家庭关系中的“洛萨达比例”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研究人员还发现,“洛萨达比例”并不是越高越好,也不要过度追求积极。他们做了这样的比喻:”生命是一艘船,积极情绪像船帆,消极情绪像船舵。比例超过13:1,船就没有了船舵,再积极的船也会漂浮不定,会让人觉得不可靠“。

三、让孩子拥有积极情绪,动力十足

积极情绪能让孩子更有动力,更容易成功。因为积极的情绪会促进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会让大脑神经的兴奋性增加,提高神经中枢的激活水平,促进神经间建立更多的连接。当积极情绪触发了神经间建立更多连接的时候,孩子对新信息的识别就会更快,更容易对这些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将其存储在大脑中,而且也更容易从大脑中将已有的信息提取出来。所以,积极情绪有这样的“扩展效应”,它可以扩展孩子的思路,使孩子更善于思考、更有创意,让孩子学习时能够做到更快、更好。

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更多积极情绪呢?

(一)用替代批评的方式让孩子行动批评和唠叨会催生消极情绪,让孩子意志消沉。当孩子的关注点转移到“争取权利”上面,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情况。所以,用“指正”的方式来替代批评,让孩子行动,又能避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打击,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

对同一件事,我们用不同的方式,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早晨起床准备上学这件事,我们采用批评和唠叨的方式,孩子不快点就挨骂,这种不做就增加“痛苦”的方式可以刺激孩子做事,但是随之也会催生大量消极情绪。而如果我们用指正的方式,进行必要的提醒,就避免了负面的评价,孩子能够意识到我们的期望,看清自己该做的事。这时孩子做得“快一点”,就可以获得能力提升的自信,更有掌控感,提升快乐积极的情绪。

(二)培养能力

当孩子觉得事情有难度,超出自己的能力的时候,自己也会有消极情绪。这时,需要我们教会孩子方法,给孩子时间练习,以此来有针对性地提高孩子的能力。当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原来觉得很困难的事情,现在“跳一下就能够达到”,就会提升自我效能感,有积极情绪产生,更加自信。

孩子早晨起床后总是磨蹭,那就要教会孩子早晨上学前要做哪些事,遵循哪些步骤会更快、更好,不易出错。孩子学习和写作业时总是拖拉,要教会孩子学习方法,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安排作业顺序等等。

(三)降低难度和期望

孩子能敏感地察觉我们的期望,意识到自己和我们期望的差距,我们的期望和反馈对孩子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孩子同样的行为表现,因我们的期望不同,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和感受。比如,孩子数学上次85分,这次88分,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取得了进步,也可以认为是“还不够好“。不用担心降低期望和难度,会让孩子会止步不前。为每个小进步感到鼓舞,孩子在这个事情上更有信心,更加积极地让自己变得更好。

(四)发现和鼓励好的方面,增加积极反馈的比例

孩子总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总会有比之前进步的地方。如果我们习惯了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总是和“别人家孩子”做对比,就很难发现这些闪光点。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尝试换个角度去观察,就能够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有进步的地方。对这些点进行进行鼓励,及时地给予积极反馈,孩子的这些“好行为”“闪光点”就会更快地成长起来。相应地,那些“不当行为”也会越来越少。

不但要换个角度,还要注意相关性。比如我们之前批评和唠叨孩子早晨磨蹭,那就要去注意发现孩子在早晨是不是也有做得有条理,或者速度上有进步的地方;如果我们经常对孩子写作业拖拉感到恼火,那就要注意去发现,孩子是不是对自己有很高的质量和准确性要求,尽力保证自己都做对?

这个相关性能够解释为什么“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总体的亲子关系还是不错的、是积极和有爱的,但是具体到学习这件事情上,就是消极的、有冲突的。要想让父母孩子在学习上有良好的氛围,就需要父母多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管理自己好的情绪,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好行为”,及时进行鼓励和正面反馈,让孩子在学习上有更多积极情绪,更加自信、更加主动。

(五)适度的批评是必要的,但是要控制好比例

打击式教育会让孩子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尊,经常陷入自卑之中。有的家长认识到这个问题,坚持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这个出发点没错,但是要避免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只有赏识,没有批评。

适当的批评还是要有的,大概的比例“十句赏识,一句批评”,要不然孩子就活在一个完全脱离真实的世界,缺少应对挫折和打击的能力。

小结:批评和唠叨会让孩子陷入到消极的情绪里,阻碍孩子内部动力的产生。要让孩子有更有动力,需要我们尝试替代批评的方法,鼓励孩子好的方面,营造积极的互动关系。适度的批评也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度,这样才能让孩子积极进取、动力十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