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锦衣玉食的生活》[1]是一篇宿命的,宗教意味的小说亦不为过。一说到宗教,人们就习惯性的想到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实际上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产生的社会现象。宗教是一个包容一切的框架。宗教做为意识形态,首先表现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思想信仰。宗教的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钻死牛角,就是认准了什么。我觉得人只要狂热的相信什么,就是一种宗教。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的问题是最难解决的,所以有“洗腦”的说法,进而有了“人肉炸弹”。
人活着是需要理由的。只是当我们还没有失去活着的理由时,我们并不觉得活着居然需要理由,自然也就不觉得拥有活着的理由有多么可贵,就像当我们没有失去自由所以不知道自由多么重要一样。
要是一个人无辜地失去了活着的理由,那该是怎样的悲哀。要是一个对生活十分认真的弱女子由于她不知道的原因而竟至失去了活着的理由,让我们看着她一步步堕入绝望,一样一样地失去原本属于她的一切,直至丧失她美好的生命,那么,我们感受到的又是怎样的人世的悲哀?“在这之前,艾云的生活像一条曲线,挂在西堤路左邻右舍的嘴上,说艾云以前多么积极向上,走路挺起胸来精神很好,看到别人搓麻将,常常是目不斜视,万不得已被发英叫住了说话,也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对发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做人要是日日窝在一起打麻将,还不如种在西堤路上的马褂木,马褂木好歹还能派上用场,人没有了意志就是废物了。”[2]但是后来,一切都改变了。艾云和丈夫曹木都在工艺美术公司上班。艾云干的是画屏风,握了十多年的画笔,现在屏风不流行了,这门手艺自谋生路就有了难度。艾云还是喜欢穿穿风衣,其实就是画室的工作服,和艺术有点儿沾亲带故。曹木则简单,负责把屏风装在车上,运到各地去。但是世事难料,工艺美术公司被城东砖瓦厂买了去,艾云在家等了两个月的通知,终于像一片黄了的菜叶,被掰下,丢了。不久,砖瓦厂又被春江棉纺织厂买断,曹木被卖得晕头转向,又因为驾驶员剩余,也被裁员回了家。曹木比艾云好一点的是,拿到八千元安抚金。双双下岗有多严重?一切都改变了。在商业城买东西,摊主都像吃了火药,就因为艾云看中一件衣服,摊主要五十块,艾云说十八块钱卖不卖,她身上只有二十块留下两块儿子要吃棒冰。几个摊主破口大骂,想要打她的样子,走都走不掉。艾云总在关键时刻说到儿子,说儿子要发育了,得给他上点儿营养,总吃番薯粥、干菜拌饭,身子怕要长不高。她又想像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一个季节都能为儿子添一件衣服,自己和曹木也要换换行头,但这一切她都做不到。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严重到竟然影响了性生活。作家把男主人公叫做“曹木”怕是有所指吧。“曹木”不就是“草木”吗。曹木也真是个草木之人。他认为“穿衣吃饭不过是求得个温饱,床上的事那才是享乐,并不是什么都要钱,你看,上帝还是晓得我们的苦处的,没有钱也能亲热。”[3]艾云听了觉得曹木窝囊,她想“曹木也就这点儿出息,夜夜有个女人睡着,想什么时候吃荤就什么时候吃,就那么一点儿事啊,看他那个熊样,以为日子就只是这点儿甜。”[4]但曹木也觉得委屈,让他想不明白的是,下岗后整日为生计皱眉的艾云,好像身上的某个器官也下了岗,床上的事对她来说,好像是忍无可忍和痛苦不堪,再不像以前那样欢愉,那眉头就像被扭了一把,整个耸起来,欲哭无泪的样子。曹木认为,连自己最喜欢的这一口都戒了,两个人在一起生活还有什么意思?终于,艾云在曹木那里也下了岗。现在她大多想的是自己那么钟情的丈夫离开了她,儿子也不知怎么样啦。
艾云的生活是被一本旧杂志改变的。她在一家造纸厂打工捡废纸,那本繁体字,竖着印的旧杂志夹在一堆美国来的废纸里。“它居然是中文的,艾云那天弯着腰翻看了一下,这一看就看出了名堂。旧杂志上说,人是有轮回的,从生命形成那天起,就注定了要过完三生,如果没有什么变故,生活是重复的。”“人的死去也是有讲究的,你活了一辈子总是感到衣着不光鲜,没钱添置新鞋,立即可以想见你上辈子死的时候穿的太差,甚至是光着脚板赴了黄泉。如果你锦衣玉食地死去,下辈子就能过上锦衣玉食地生活。”[5]就是在这里,让艾云脑洞大开的。她忽然有了生活的目标:锦衣玉食地死去。有了新的生活目标,艾云再不像过去那样每天出门就是找口吃的了,再也不像个鬼一样,见谁都是仇人相见的样子,这是一个伟大的目标,艾云整个人都精神起来。她来到镇上最好的那家裁缝店,老裁缝拿出很多布样来,艾云都不甚满意,主要的缺点在布料上。艾云觉得既然是锦衣,那就得考究一点,再怎么样也得是织锦缎的吧,虽然现在有钱人对织锦缎持否定态度,但艾云还是很向往,想着穿在身上,又让殡葬工人描眉画眼点红唇,是不是很有锦上添花的效果。她要让老裁缝给她做一件合身的寿衣,还发挥自己擅长的技艺,刷刷几笔就把自己的想法勾勒出来。半高的领子,领口处微微斜下,形成一个弧度,衣身不能太肥也不能太瘦,刚够里面穿一件贴身的丝绵内衣。就要柠檬黄的那块,上面绣满大朵的牡丹花,应该是盛开着的。腰身处切了片,下摆再放出三分,这正是艾云以前所向往而没有钱买的,现在为了下辈子轮回过上好日子,豁出去了。又到“江南布鞋”买回一双十分精巧的绣花鞋。一切都准备停当。选一个自己相中的日子,穿上这身昂贵的衣服,仔细抹上平时根本不舍得用的增白霜,想着自己的儿子、丈夫哪一天能回到自己身边,阖家欢乐喜气洋洋,一切都是最佳状态,她就这样在凌晨里上了街,就像盛大的仪式预演一样。没想到就在这一刻一辆车从暗处突然拐出来,艾云死于非命。
在小说《锦衣玉食的生活》里,我们目睹的就是这样一个勤勉于生活的有家少妇,在当下这个社会转型期,不明不白一连串失去生活的支撑,再也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最终连对于来生的一点卑微愿望也被残酷地碾碎的过程。看着这个女子无端地丧失她钟爱的一切,那么恓惶、孤苦、无助,我们感到的是几乎无法承受的噬心之痛。
故事的主人公艾芸,原本有工作——在工藝美术公司画屏风,有家庭——有丈夫、儿子,“有过一段安逸的生活”。但不知何故变得沉重起来的生计,使得她从家庭和社会里双重下了岗,先是“在丈夫曹木那里下了岗”——因满足不了丈夫的需要,丈夫偷情导致离婚,她一下子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后是因为工艺美术公司被城东砖瓦厂买了去,生活无情地改变了她。现在的她,“整个人像一只被掐了头的苍蝇,旋来旋去没有目标”。 如果只是没有工作而不是失去了家庭,像艾芸这样的追求人的尊严、要求生活有些质量的女子,断不会走上后来那样的绝路。从丈夫那里“下岗”似乎是艾芸人生悲剧的开始。但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是日益艰难的生计。“艾芸以前是离不了曹木的,每到晚上,只要她的身子骨一挨着曹木,整个人都活起来了,那张脸呀,粉红粉红,桃花一样。”而后来,“却好像变了一个人”——“整日为生计皱眉的艾芸,好像身上的某个器官也下了岗,床上的事对她来说,是忍无可忍和痛苦不堪,难得有回把房事,艾芸那眉头就像被扭了一把,整个耸起来,欲哭无泪的样子。”生计问题竟至让“艾芸连自己最喜欢的一口都戒了”,她自己都觉得“好像为了过得像个日子,连最基本的男女之欢也丢弃了”。[6]多么可怕的力量啊:它从根本上摧毁了一些人的生活的兴趣,它残忍地捉弄那些虽然贫贱但一样有着渴求幸福的权利的生命。
艾芸的人生变故,起因于经济秩序的变动导致的下层劳动者生计上的艰难。生计的压力使她失去了性趣,因而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并失去了维持起码生活的工作机会,她也就失去了活着的理由。对于芸芸众生来说,活着的理由其实就那么简单。然而一旦连最简单的活着的理由都难以找到,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又到哪里去寻找希望呢?令人感到既悲哀又震撼的是,女主人公将她卑微的愿望寄托给了缥缈的来生:“既然这辈子什么盼头都没有了,就盼着来生好了。”小说让走投无路、陷入人生绝境的主人公绝处逢生:一本从美国来的废纸里偶尔翻到的宣扬人生轮回的旧杂志拯救了她,让“她忽然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目标”,“一个伟大的目标”[7]——锦衣玉食地死去,以求下辈子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绝处逢生实则生而求死。以虚妄为希望,更见现实之让人绝望。“解脱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在面对挫折与失败的打击时能够心平气和,那才是真正的解脱”。[8]主人公为锦衣玉食地死去而举债缝制镶有珍珠的织锦缎寿衣,买回软底绣花鞋,做得越是认真,越说明她在现实世界里已经失去了生存的根据,小说叙事的现实批判性也就越强烈而又越有隐蔽性。在故事的编织中,人物在大白天的灵魂出窍、独自活动越是栩栩如生,作品的文化意味便越是浓郁。小说似乎假装认同了一个荒谬的逻辑,用反讽的语言呈现着主人公的意向误置,但实际上,悲剧主人公的确从反向的生命活动中获得了欣喜,因为只有宗教的幻想世界能够帮助她逃避现世的生存窘境。这实际上也是宗教苦难的底层世界作为不幸人生精神调节的普遍性的历史图景。这样,小说不仅披露了当下生活的令人震惊的严酷,对弱者表达了深厚的人道主义关怀,同时也揭示了由文化的惰性决定的社会结构中人本观念匮乏造成弱者自弱的悲哀。小说结局写到艾芸死于非命,她的对来生的希望也遭到破灭,不能不让人体味到宿命难以逃脱的永恒的哀伤。
在当下十分引人关注的底层叙事中,《锦衣玉食的生活》提供了新鲜的创作经验。小说没有直接反映转型期经济调整、社会分层过程中存在的严重的社会不公,而是聚焦于特定的生命个体,逼真地刻画社会政治与经济运作给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造成的严重后果。小说虽然也涉及弱肉强食的无理与蛮横等社会现象,写到职工不仅经济上受到盘剥,而且人身受到伤害,但是,作品更多的是写艾芸这一个女子在遭遇到命运的不公时产生的情感反应,突出她的生活意志不断被外部权利所否定产生的尴尬、无奈和悲伤,以及人生愿望被嘲弄后自我突围的虚热与疼痛。小说多次写到艾芸为自我、为亲人流泪伤心的细节,尤其写到她深夜里准备孤身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忍不住与已离婚的丈夫凄然告别的情景——其实对原本属于她的那些多么不舍。这种弱者在历史过渡期的混乱脚步踩踏下的无声辗转,远比叙述者站出来愤然抗议更有艺术感染力,因为它不事张扬地表达了对现实的拒绝与批评,它引起我们思考是什么改变了艾芸们的生活。这是一种纯文学的写法,是一种更具艺术生命力的表现方式,一种相信读者的悟性和判断力的文学态度。
参考文献:
[1]方格子:《锦衣玉食的生活》,《天涯》2005年第8期.
[2]~[7]《锦衣玉食的生活》,《天涯》2005年第8期.
[8]:杨红军:《:新青年反抗父权的宗教哲学误读》,《东岳论丛》201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