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9|回复: 0
收起左侧

高中古诗文教学路径探微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5897
主题
33
精华
0
墨水
92

发表于 2022-2-21 20: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高中语文教材里的古诗文篇幅的逐步增加,高中古诗文教学在内容、步骤、教法上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课标》中有这样的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担负着提高年轻一代文化素养的重任。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教材中,共有84首(篇)古诗文,几乎占整个阅读教材的一半。在高考命题中,古诗文试题也占有全卷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正如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里所阐述的:“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藉,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宗教哲学,完备深刻的伦理道德,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洞悉古诗文特征,不断提升阅读体验
在众多精神领域的成就中,文学总是具备着超越哲学、历史、宗教的影响力,它带给人们充满灵性和蓬勃生命力的想象,激起人们对理想、信念的激情追逐,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阅读体验特别是文言文、古诗词的阅读体验总是能将师生共同引入各种高品质旅途。古诗文字句精炼,内容简洁,节奏明快,需要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体验中慢慢品味,悠悠涵泳。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有限,课堂教学节奏相对较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用来阅读和体验文本内涵。古人读书,先要把文章一字一句读清楚明白,然后渐渐熟读生巧,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和句子的含义,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体验本身是建立在对字句音节的感受和理解上,从而体味出美和意义的。如教材中的大量唐诗宋词,因其格律严整,音节朗朗,字句较浅显,一直成为我们教学古诗文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高中生并不是真正讨厌古诗文,也未必十分难解古诗文,学生真正厌倦的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上的不够充分的准备和教学过程中的单向一言堂,文质兼美,格调高雅的经典散文如《赤壁赋》、《过秦论》、《阿房宫赋》、《论贵粟疏》等都是可让学生熟读成诵的好文章,教师如果能够师范并引领学生把它们熟读甚至背诵下来,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字之美篇章之高华,而且能喜爱上古诗文的格调和它的特有的表达方式。
二、通晓古诗文的字句含义,掌握每种特殊句式的特点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有详细的字词注解,学生完全能够通过自学扫除阅读障碍。但是在课堂上,我们仍然要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切不可一笔带过,而是要经常提醒、检查学生对古诗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掌握情况,因为即使是古代的饱学之士,在读一篇新文章时,也要为生疏的字词花很多时间去学习、揣摩、补白,最后才慢慢读懂,并铭记在心里,长此以往,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才越来越高。因此,中学生学习古诗文时,字词学习法也同样用得上,而语文教师也只有大量逐字逐句地阅读古诗文,深知古诗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理解的艰难,掌握疏通文字的最佳途径,才能踏实、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文言诗文阅读,正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中说:“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当下,我们无可辩驳的是,中学阶段的古诗文学习对学生而言最实际的效用是为了考试,而语文学科应试教育最大的功用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学习能代表古代文化精髓的名家名篇,由经典学习推向一般古诗文的学习,进而达到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学习。这其中字词的疏通当然是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古文的词类活用和句式特点也很重要,课堂上的讲解,作业中的训练,书面和口头表达上的尝试都是不可或缺的,古诗文的很多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互文、判断句、省略句式、多种多样的“之”字句式等,读来别有韵味,优秀的古诗文字字珠玑,无有赘语,语义空间甚大,这都跟相应的句式有关,让人一读难忘。当然,知识传授并非教育的最终目的,知识是基石,教育最终要挖掘的还是学生学习能力上的种种潜在的可能性,?并未能力的发展提供助推力,我们强调字斟句酌地研习古诗文正是为了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创造浓厚的古诗文学习氛围,对古圣先贤充满敬仰
明代心学创建者王阳明,小时候曾经问过老师,读书是为了什么?老师回答,当然是为了考功名,为了光宗耀祖。然而王阳明却明确表示:“为了学做圣人。”老师听到后大吃一惊,忽然发现自己已再无能力再教面前这个早慧且思想境界非同一般的学生了,决意辞去师职。这个答案,细细想来,确有道理,如果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做圣贤,那么所谓的“完善人格”“实现人生价值”等等的空言大话必将不能落到实处,我们的古诗文教学同样构建不了自己长远的目标。古诗文里的最高思想境界,就是自然和人的融合,情与理的重塑,意与趣的构建,对灵魂的拷问,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对个人修炼的不懈追逐。古人阅读和写作非如当今很多文人的“稻粱谋”,而是追求生命最高境界:学做圣人。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需要精心地创造一个学做“圣人”的氛围,使学生彬彬有礼,行而有方,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重新界定近乎君子、圣人的日常言谈行为,使之内化于学生的精神成长之中。我们甚至可以在细节上做以下尝试:鼓励学生模仿运用古文句式的语言,组织古诗文背诵竞赛,学做古诗文学习卡片,精选古文片断由学生阅读和分享,尝试学写古诗文,举办与古圣贤对话的演讲活动,以墙报、读书笔记、阅读卡、作文等形式展示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成果。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华夏是个圣贤辈出的国度,中国文化其实就是以圣贤为最高榜样的“道法自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行天下”的道德智慧文化。世界上再也没有其他国家像中国这样至今仍然传承传着自己的道德伦理、智慧素养、自然哲学。语文课堂正肩负着承续传统文化的重任,并以之来重新构建新时代圣贤目标。
四、把必修精讲和选修辅导相结合,讲学互通,解行并重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艺术特性,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从古诗词着手,把必修古诗文的精解和选修古诗文的辅导紧密结合,二者之间形成参差互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在自学上,扩大视野,提升境界,培养兴趣,获得更丰富的古诗文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整体把握古诗文的核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每一学段、每一单元甚至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依学生的课堂学习实际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课堂变革。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这样说:“文言有助于解决我们的孩子们今天和今后所需要的语文能力的问题。”古诗文教学维系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高中语文教材中编选的古诗文,无论是篇幅还是文化意蕴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奠基性的价值。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必修和選修内容,必须采取科学的教学步骤和方法,使学生在古诗文的丛林中汲取丰厚的传统文化营养,提升学习古诗文能力,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晓娟,宁夏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