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3|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国建筑的特征》观课四思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3293
主题
53
精华
0
墨水
138

发表于 2022-2-21 20: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摩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几节示教课,都很有特点。当然,每位听课者的观照角度不同,所以同一堂课、同一个教学瞬间,人们的看法也会不同。以下是我观课的几点思考。
一.主体——心中有学生
课堂是课改理念得以实现的主渠道,其意义是把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引导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研读时,学生归纳与标准答案难免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通常的处理是:直接用预设的课件来纠正错误。先入为主的答案代替了学生的思考,教学活动的生成性欠佳。老师亲手“教”会学生不必多想、不必多问、不必多学,造成灌输式教学呆板僵化的弊病。
引导式研读则有可观之处:先引导整体把握,理清课文思路。然后重点研读3至13段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学生相互补充,教师适度引导,在生成中进行归纳。教学活动既紧扣文本,又突出方法指导;既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解决难点,又点拨筛选信息的阅读方法,训练了学生的归纳能力,生成性与操作性均很强。教学在师生对话中双向互动,形成一个开放、丰富的学习环境,使得多种观点聚集碰撞,得到转化提升,进而形成共识。
二.目标——课堂有方向
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切入点,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体现教学的针对和实效。明确的目标不仅能使教师规范教学行为,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唤醒其主体意识。当学生对学习目标及任务有了清晰的了解,才能自觉地以目标指导学习。当师生共同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活动时,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的示教者在导入新课后就提出明确的目标与方法:训练“如何抓关键词”。结合教材文本对“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一偏正短语进行解析,明确了文题的中心词与修饰语,对文章内容有了宏观的认识。切入点选得好,方法点拨到位。有的示教者在析题之后即明确了学习的两项任务:筛选信息、品味语言。分别侧重于科普类文章阅读技能的提升与言语审美的品读。把课型定为“阅读方法指导课”,学习任务展示很及时且合理,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实质性问题,课堂有语文味,体现了示教者的教学思想。当然,仅有目标的设计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围绕目标有效地组织教学,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三.课程——阅读有本色
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几位示教者都注意到了这一点,除以多媒体展示与课文有关的实物影像、模型图片外,还列述本地经典建筑进行佐证,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迁移、类比思维,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把一篇富含文化内涵的科普文章上升到语文课程与教学本体高度的时候,有必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在“言语文化”层面的价值。“把语文当语文来教,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就是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诵读,品味,讨论,概括,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语文的活动,都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精选部分段落让学生进行品读,在传统朗读法中融入学法指导,做到初读有印象,再读没障碍,三读有感觉。齐读加听读,每读有要求。以词句为抓手,抓住语言进行推敲,做到对文本的勤研细读,把一篇科普文读出了味。使学生获得多元的阅读体验,并在实践中内化为阅读素质。
四.有效——解读有思想
作为一篇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及现实针对性的科普文,如果当“说明文”来处理,未免失之肤浅。文本解读需要一点张力,示教者要有教育思想,要有处理教材、拓展教学空间的能力和艺术。最好的教学应该是朴素、简约的,这样才能适应普通教师的常态教学。这几节示教课,从教学内容看,把工夫用在文本上,用在文体上,用在品读上;从教学流程看,都按部就班,不故弄玄虚,不节外生枝,没有噱头,不卖关子;从教学手段方式看,没有繁忙的分组、花哨的讨论、动人的音乐、缤纷的画面,课件的使用恰到好处。看来,本色语文,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支持和践行。
对文本的解读要知人论世,应忠实于原文。要恰如其分发掘文本的阅读价值,引导学生不断获得知识、能力、审美、人文等方面的积淀,落实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思想的教学注定不是偏于学或偏于教,而是一种平衡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才能使教学艺术之花万紫千红。
卢卫东,教师,现居甘肃兰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