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它的建成可以说凝聚着深圳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以及深圳气象、天文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2003年1月,中共深圳市委三届六次全会确立深圳将实施“文化立市”的战略,提出“建设高品位的文化和生态城市”的理念。鉴于天文学的丰富科学文化内涵以及发展天文事业对深圳特区的重要意义,2004年2月深圳市第三届人大第六次会议上,肖幼美等11名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建立天文观测站的建议”,得到市政府支持,并交市气象局承办。经过长达6年的艰苦努力,2010年西涌天文台基建工程顺利竣工,主要天文望远镜设备安装到位。建成后的深圳西涌天文台占地2.97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文楼、气象楼和综合楼,是内地首家天文与气象相结合、科普与业务相结合、现场观测与网络观测相结合的综合观测基地。
观测设备主要有60厘米反射式RC系统光学望远镜、太阳望远镜、傅里叶光谱仪、高性能小型望远镜、大气成分观测站、高精度太阳辐射流量监测仪、凤廓线雷达等。其中,60厘米光学望远镜主要用于开展恒星、小行星测光以及星系的成像观测;太阳望远镜在常规的可见光光谱、日珥、黑子和氢α单色像等观测的基础上,创新地配置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分辨率太阳光谱观测系统,可以长年连续监测深圳上空的各种痕量气体和温室气体的变化,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探索宇宙奥秘、服务深圳市民”是西涌天文台的建台宗旨,以科普为重点,科研为支撑,积极开展天文观测业务,开拓天文科普事业是西涌天文台的发展纲要。
目前,西涌天文台太阳光谱常规观测业务已经展开,获取的高精度观测数据得到北京大学及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同行专家的认可,相关领域项目合作已经开始实施。
西涌天文台除以西涌天文台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的形式常年向市民普及科学知识外,还以公众开放日、团体网上预约以及在特殊天象之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来传播天文知识、提高市民科学素质。自2010年9月揭牌以来,已经组织开展包括流星雨观测、土星观测、天文摄影图片展以及月全食观测等在内的近20次规模不等的天文科普活动。
于2011年7月至12月举办的“西涌天文台天文摄影图片展”得到了除广东本省外,还有湖北、江苏等地的天文爱好者的广泛关注,纷纷参与摄影展前期由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开展的天文摄影作品网上征集活动,作品的评选还邀请到国际天文学美术家协会以及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专家支持。在深圳展出期间,参展作品受到市民的广泛喜爱,各学校、科技馆等纷纷前来邀请巡展,截至2011年12月31日,现场观众达7万余人次。
在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之际,一轮瑰丽的“红月亮”伴随着闪烁的冬夜群星现身苍穹,充满了神秘的魅力。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联合深圳市观星会,成功举办了一场大型现场观测活动。活动现场共架设望远镜35台,配备现场实况直播大屏幕1台,在深圳市近100名志愿者和义工的帮助下,现场参与市民超过了10000人次。
其它由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组织的多项科普活动也取得了成功,受到参与民众的充分肯定。
深圳西涌天文台与您相约
尽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对于头顶的太阳,很多人却习以为常,失去了关注的兴趣。今天,我们与您相约近期建成的西涌天文台网站“太阳的真相”专题。在这里,您将看到一个充满了丰富内涵的太阳世界,它特有的结构,特有的生命轨迹以及特有的施于人类的“善”与“恶”……。也许您对此仍有许多疑惑或感悟,那么在西涌天文台官方微博(腾讯和新浪)上,我们随时与您探讨。
也许您习惯读报或看电视,从5月份开始,报纸、电视媒体上也将陆续为您解读本次日环食,并给您科学观测的指导与建议。也许您正为当日的天气情况担忧,我们的专业气象团队将提前半个月为您提供气象信息参考。也许您也热衷公益科普事业,那么请加入我们于3月至5月开展的各类科普宣传活动。也许您的研究正需要与此次日环食相关的数据,请您与我们联系,或与国家天文台的专家一同来访,与我们一起开展研究观测。
5月21日清晨,如果您不能亲自观测“带食日出”和日环食的瑰丽天象,那么我们于西涌天文台的现场连线将在第一时间通过腾讯等网络媒体将此盛景呈现到您面前。2012年5月21日日环食,深圳西涌天文台期待您的关注,热诚与您相约!
(责任编辑:吴蕴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