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0
收起左侧

探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途径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6620
主题
47
精华
0
墨水
126

发表于 2022-2-27 18: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问题往往伴生着心理健康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采取针对性措施方案,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该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究,旨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6(c)-0250-02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生身处于信息时代接触到不同的价值观念,促使高校学生呈现出复杂的态势,影响了高校学生的思想状态与心理健康。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时可以发现,心理健康问题与思想政治上的问题常常会相互交错,需要仔细辨明才能够制定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抓住学生思想问题的根本,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由此可见,探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1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1.1 对象一致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对象为高校大学生,分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提出改善策略,从而使其言行举止趋向于一般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同样为高校学生,通过学生言行举止的异常性,发现高校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上存在的偏差,并结合政策宣讲、思想教育等措施,影响学生的个人三观。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二者的对象均为高校学生,都是采取措施改变学生思想、心理等主观性上的问题,最后让其言行举止达到一般学生的水平。
1.2 内容交互
高校教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心理健康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二者之间是相互伴生的关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然会导致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问题,学生思想政治上的问题也会诱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人生目标、教育规划上存在着相似问题[2]。问题的一致性,进一步影响了教育策略制定,高校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也会以问题为切入点改善学生的心理与思想上的状态。鉴于此,高校二者之间的关系内容呈现出内容交互的特征。
1.3 教育目标
由于二者工作内容的交互性、主体对象的一致性,导致教育目标出现重叠,都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后,能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合理地面对高校的生活与学习。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虽然针对学生采取的教育措施侧重点有所差异,但均为高校思想建设范畴之内,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以及健康心态的高校人才。
1.4 教育方法
由于二者之间联系性较强,因此开展教育工作时,教育方法可以相互借鉴。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采用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法、谈话法等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思想谈话、政策宣传、价值观渗透等多种内容,剖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往往也会通过对学生三观的表述判断症结根本原因。鉴于此,心理教育工作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存在着相互交错的问题,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方式能够帮助心理健康的教育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也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2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指的是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开展的指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开展的政治、思想等多方面的教育的内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加强政治宣传、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以及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高校学生在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思想上与政治上遇到问题,其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会影响学生的思想状态,学生的思想状态如果长时间处于异常状态也会诱发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等重要。高校教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将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深刻剖析学生言行状态的原因,帮助学生改善心理与思想上的状态。
2.1 互为基础与前提
通过对二者之间的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目的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很难进行明确清晰的界定。心理健康教育所要达成的效果能够帮助高校学生保持持续良好的心理状态,学生心理状态积极将会影响学生情绪反应与个人意志行动,带动学生学习与生活状态,充分地挖掘其自身的潜能。根据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规定,高校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具备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相互统一;可以合理地控制个人情绪;具备悦纳自我与认知自我的能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界定的标准为,需要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三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具有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意识,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具备一定的心理抗压能力[3]。因此,高校教師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将二者相结合,互为基础与前提。
2.2 精准区分问题实质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内容交叉、问题相似,但在整合的过程中依然要加以区分,以此才能确定工作重点,区分问题实质,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一种教育手段辅助另一种教育手段,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其作用[4]。
高校学生生活中一些问题呈现出思想问题表象,但本质上却是因为心理健康问题,如部分高校学生表现出冷漠与同理心差,看似三观问题其实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在成长的环境中长时间处于冷漠与否定的环境中,缺乏学习爱的环境,不知道如何表达正常的情感,如果高校教师能够加以正确的心理辅导,教会其如何正确地表达个人情感,从而改变表象上的思想问题。鉴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专业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高校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
也有一部分学生看似是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因为思想上出现了偏差,价值观步入误区。如某高校女学生因为在寝室违规用电被查出,恳求舍务教师不要上报,舍务教师根据相关规定直接通知其系里,这名学生被通报且取消了评定奖学金的资格。该生对于处置结果一直不认同,甚至对舍务教师产生憎恨心理,没有认识到个人行为后果的严重性,甚至屡次破坏舍务规定,行为十分消极。该生虽然呈现出心理问题表象,但实质上是思想问题,学生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核心在于自身,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切入点,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行为与思想上的错误,然后再辅以心理教育手段,引导其合理控制情绪。
3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紧密,教育目的、方法、对象、内容等多项内容或相同、或相似,因此教师在开展工作时要将其进行紧密的结合。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正确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差异,结合的过程中既要互为基础与前提,又要精准区分问题,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齐桂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1):67-71.
[2] 白晓玲,贾辉.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对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9,24(2):33-36.
[3] 李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耦合性分析[J].决策探索,2018(18):53-54.
[4] 杨玉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J].鄂州大学学报,2018,25(4):67-6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