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0
收起左侧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课程管理内容刍议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初中生

Rank: 3

积分成就
UID
2095
主题
62
精华
0
墨水
160

发表于 2022-2-27 18: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国推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新的课程管理政策为学校的课程管理带来挑战,学校由过去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一个课程管理者,教师拥有了课程权力,学校的课程管理内容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鉴于学校实施课程管理政策中的薄弱环节,建议重点加强研究性课程、德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关键词:课程管理制度;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学校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5-0009-03
在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推行的是以国家、地方、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赋予了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和权责分配。新的课程管理体制的颁行,带来学校课程管理内容的一系列改变。给学校的管理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如何加强和改善学校课程管理,是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笔者试对学校课程管理进行一些讨论,以期引起学界同人的关注和讨论。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管理政策及要求
1.新时期的课程管理政策。
“课程管理制度”就是由国家司法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以法规或文件的形式对课程管理的主要内容所做出的规定。本次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其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我们说,三级课程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有机的整体。国家课程是代表着大众普遍利益,并且认同地方和学校的发展需求的课程;地方课程是以地方的特有形式体现着国家课程的根本价值,实现对国家课程的二次性和创造性开发,并反映着学校的发展需求的课程;而学校课程则是三级课程体系中最高形态和具体现实的形态,它以最生动的个性化的色彩,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更高层次上的综合性、创造性开发,以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自身发展的目标。其核心理念是既承认国家课程权力的规范作用,又保证地方课程权力、学校课程权力和教师个人课程权力的科学行使,从而达到各级各类课程权力多极化运行和权力分配的良性“共有”状态。
2.课程管理政策的基本要求。
(1)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学校的首要任务是要履行课程管理的职责,全面贯彻国家的课程政策。具体来说,首先,要严格而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为基本内容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按照国家的课时计划,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其次,要合理开发和组织校本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各种校本课程。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对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2)落实校长及有关人员履行课程管理的职责。根据国家的课程管理政策,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要在学校层面协调、优化和整合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为保证课程政策的顺利实施,学校校长及全体教师应当履行课程管理的职责。
具体来说,①根据教育部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当地社区和学校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并报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②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课程管理文件,结合本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提供给学生选择。在规定时间内向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并接受审议。③选用经国家一级审定或省一级审查获得通过的教材。在选用教材方面,应贯彻民主原则,组织教师、学生代表参加,并通过多种途径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④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⑤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所有课程实施管理。特别是对于教学、评价与考试、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
二、新的课程管理政策给学校课程管理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1.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1996年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学校作为课程管理的主体首次纳入了国家正式课程文件中;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001年教育部颁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管理”和“三类课程”是第三代课程的“亮点”,这就把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主体由单一的国家管理,清晰地表征为由国家、地方和学校实行权责分担、共同管理,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得以明确确立。学校由过去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转变成一个课程管理者,要在学校层面协调、优化和整合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同时,促进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
2.明确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权力。
课程改革中,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权力。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相反,教师具有选择、开发、组织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开发的权力。具体来说,教师具有三个基本权力。第一,教师的课程实施权,教师是课程由静态设计到动态实施并进入学生生活领域的重要要素和设计主体。第二,教师的课程创设权,“教师即课程”。教师时刻以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理解为根据,改造着预设的课程。第三,师生的共同参与权,“学生即课程”,课程的本质是一种反思性实践。因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生活领域的各种有意义的背景,与学生一起改造“给定”的知识。
3.学校课程管理内容的调整。
(1)加强校本的课程管理。校本的课程不仅仅是校本课程,而是学校所有的课程。加强校本的课程管理是指对学校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作整体的设计、安排,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学校的校本化过程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包括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标准的解读和研究,制定本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素质发展目标体系,制定校本课程的开发项目及标准,规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课程实施的要求与评价建议等。
(2)建立民主科学的课程编制管理制度。课程编制活动是指对学校课程的设置标准、教学计划、教材及相应的课程资源材料等内容的编制。课程编制管理要体现民主化和科学化,积极创设条件,吸引包括专家、教师、领导、学生及家长在内的多元课程主体参与其中,促进课程编制过程与结果的民主和公平。同时,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各个学科课时,改变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缺乏法制约束性、不同学科之间教学思想相互渗透不够、学科之间互相排斥等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对学校实施的所有课程的学年编制,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并确定相应的学分、学时,编制教学日历和课时安排表等。
(3)建立柔性务实的课程实施管理制度。课程实施是教师对一个预设课程采纳、调适、运用的再创造的动态过程。课程实施管理不可能完全做到规范化、程序化,所以需要搭建一个柔性务实的课程实施管理平台,即遵循课程实施者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充分考虑到教育对象复杂性的课程实施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的选择、编写及使用情况的管理,各门课程教师的配备,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教学工作常规的制定和检查,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以及课外、校外活动的安排、组织和指导等。
(4)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管理制度。课程评价是课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管理者评定学校课程综合发展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校需定期对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评估,包括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开发与管理等方面,从而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三、重点加强几种课程的管理及资源的开发
总结2001年以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学校课程管理应重点加强以下几种类型的课程及其资源开发的管理。
1.重视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研究性课程不是独立的课程门类,而是相对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是教师在对各门显性课程以及隐性课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指导和参考而形成的课程资源。研究性课程既包含在各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又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所规定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研究性课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时空的开放性和参与的过程性特点,对其开发要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要求,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的具体方案,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区结合起来。其实施需要“校本化”,强调学生个体的体验和精神成长,注重真实情境对学生的熏陶,绝不能用同样的教材或者同样的方法来指导他们,而给予必须适情适境的引导和指导。其评价应重在过程,要在引导学生提高基础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着眼于创造性的提高,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促进个性与特长的发展,所确立的评价重点应是学生在实施“研究型课程”中的“过程”,包括每一个学生在该项探究学习中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合作能力等;同时,要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之形成与提高方面的评价。
2.加强德育课程的管理。
德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德育的根本。加强德育课程的管理,首先要构建“完整”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任何一方面教育的缺失都会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全面、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其次,要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使“间接德育”生活化。传统课程观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具有预设性,把教学活动视为受教育者之外的东西,为教育者所控制,道德价值及规范体系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并形成一定的品德。现代课程观与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把课程视为一种动态的过程,课程的本质不应该由教育者控制,而应该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发展方面出发,重视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学校德育生活化。最后,坚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切实加强德育的“全员、全程、全面”管理。学校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学科的“三维目标”研究,尤其要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3.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两大课程门类之一,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学校要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在时间、人员、场地、制度上加以落实。在课时安排上可按照固定安排与弹性安排相结合的原则,以体现课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同时可以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小组,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建立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予以积极的支持。要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性,扩大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加强多样化课程资源的管理。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资源具有潜在性、多质性、具体性三大特点。加强课程管理,就要抓好课程资源开发。
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以国家课程为主线,可以开发学科深化类、学科拓展类、学科综合类的课程资源,优化整合实践活动资源,特别是注重优化整合综合实践课等课程资源,开发乡土研究课程资源。其具体途径有如下几类:
(1)校内课程资源,指开发利用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人文资源、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等。比如图书馆、实验室;教师群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还有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等。
(2)校外课程资源,指开发利用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图书馆、纪念馆、气象站、工厂、媒体、农村和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3)自然课程资源,指认识自然,融入自然,利用自然资源作为教学内容,如用于生物课程的动植物,用于地理课程的地形、地貌和地势,用于气象课程的天气、气候、季节,用于艺术课程的自然景观,用于生态课程的生物链、生物圈等等。
(4)社会课程资源,指利用社会上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作为课程资源,把道路的线条美、雕塑的造型美、音乐的节奏美作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课程资源,把人类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科技活动作为课程资源,把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作为课程资源。
【责任编辑 韩四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