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施工中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工程机械设备也更加先进,科学管理技术不断更新。在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问题是施工过程里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机械设备有效管理不仅能够保证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在研究中重点分析加强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管理办法。
关键词:加强;机械设备;工程施工;有效管理
机械设备是各类工程施工中的必备工具,很多施工作业都需要专用设备才能够完成。从投资角度分析,机械设备也是企业资金占用较多的类型之一,当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管理缺乏科学性,存在多种问题,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如何协调好机械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是施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内容
施工现场管理始终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内容包括施工前管理工作和施工中的管理工作。施工前管理工作主要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充分补充影响施工的因素,并作出调查报告等。施工中的管理内容较多,本文研究分析中重点分析设备管理,在施工中材料、机械等的需求都属于动态变化中,只有合理配置资源才能充分发挥出机械设备的作用。在施工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机械设备的组和方式会被打破,管理人员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
2.设备管理问题分析
不同类型工程施工过程中设备管理内容均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设备利用率低
在设备利用中,为满足不同工程项目施工的需求,企业都会在租賃机械设备方面花费大量资金,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很多设备并没有被充分的利用,发挥机械设备自身的优势,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很低。另外在施工中,没有考虑到机械设备的磨损情况,不仅影响到性能的发挥,还会缩短使用期限。其次工程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很多都属于功能单一的设备,只能为特殊工作服务,在施工中难以得到有效应用,机械设备难以达到建设市场的使用要求。
2.2管理机制不健全
施工现场中设备管理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规章制度不完善,设备使用不重视维修、保养,经济计算不明确,存在严重浪费的现象。设备施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难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有效使用。施工单位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中,力度不足,存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上的不足。如在应用中机械设备使用不合理,没有规范操作机械,过度频繁调度人员,调班制度不健全,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等,无法保证机械设备合理使用和投资。
在施工中,多数施工单位采用两级管理模式,管理模式脱节,部分项目的设备管理没有专门的人员,存在大量问题,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管理制度的更新改进也出现停滞,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2.3生产与设备管理相脱节
目前工程施工中的设备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来源,分别是施工队自备、企业自有、市场租赁。部分表现在施工中,受到特殊施工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多采用租赁设备的方式,但是在现阶段的租赁市场中,不同地区质量控制标准参差不齐,配套管理设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企业对设备重视不足,施工与设备管理相脱节,容易导致设备管理出现真空地带,增加设备安全管理风险。
3.问题原因分析
分析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主观性较强,表现为不尊重机械设备管理模式,随意更改机械设备流程模块的执行。高层、中层和基层的沟通渠道,沟通方式不畅,致使机械设备实际管理中好的流程、好的思路不能及时执行,不能持续改进现行的机械设备管理模式,最终导致质量管理体系与机械设备实际管理方式严重背离。机械设备管理机构不健全,想要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明确各层机构的职责,这也是保证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本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长,设备人员调动非常频繁,而且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不全的问题,人员量非常薄弱。并且新项目在开展中往往没有重视对设备的验证,也没有明确要求设备的配置和种类,管理不健全,设备不合理,影响到施工进度的开展。管理机构不健全,对于机械设备没有做出大量的准备工作,导致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当前大多数工程施工中,基本是由固定的人员来操作使用设备,但是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重视不够。项目在施工中,为尽快完成工程进度,在施工中存在设备过度使用的问题,设备往往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管理也没有重视到保养问题,没有做出长远的打算,多数设备存在磨损老化情况。操作人员在使用中没有重视报验工作,维修人员的工作往往不关心保养,项目管理人员也不愿意在设备保养中投入较多资金。工程结束后,机械设备没有进行系统的保养,继续进入到下一个工程,在施工中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同时,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中,忽视了机械设备的老化等问题,导致机械设备长期无法得到更新,在施工中,现场存在很多老旧设备,不利于施工整体管理,严重时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4.加强设备现场管理措施
4.1强化施工认识
设备管理人员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主体,对机械设备性能的发挥有着直接影响。为切实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具体而言,施工单位需要增加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机构,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基本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整体水平。针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内容,需要反复强调机械设备的重要性,并不断引进优秀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对管理的重视,不断学习管理知识,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4.2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
目前国内工程施工中对于机械设备管理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合理配套管理制度,导致不同工程施工单位机械设备管理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通过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实现现场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具体而言,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员调度机理机制,全面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立相对应的约束机制,保证能够规范约束参与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行为,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违反事件。建立健全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以及决策及时,避免使用中机械设备因为不安全因素出现失误,减少施工安全风险。具体而言,构建一个能够反应设备使用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环境、设备完整性、使用频率、检修次数等,建立设备成本可算指标体系,保证设备能够及时进入到现场施工中。
在施工中健全配套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将每一个使用的环节都涉及到,并与施工人员的个人利益相挂钩,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陛。在机械设备管理中,实施统一规划管理,综合管理工作。充分结合群众管理和专业管理,明确不同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利,保证每台机器都有专人保管、使用和维修等。健全规章制度也有利于施工工作的开展,提高机械完好率。
建立设备核算制度,设计机械设备动态表示,实施跟踪管理情况,反映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加强管理设备使用中的每项支出,分别独立核算机械设备管理和设备维护,摆脱原始施工管理体系的制约,更好地贯彻设备管理制度和规定。
4.3强化进度管理
在设备管理中,进度管理问题是重点环节之一。早期实施管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设备故障隐患,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做好相关资料的配置和管理工作,形成统一管理模式。在现场施工管理中,需要不断提高对设备管理的认识,严格查询设备管理的使用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要求制定相应的图表,避免出现同一种故障。加强设备配件管理,释放储存设备配件,减少维修费用。统筹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及时到场进入到使用状态,加强管理,认真分析下几步的工序,确保机械设备能够相互配合和调整应用到施工中,避免影响下面的工序开展。
针对机械设备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在机械设备管理中,需要合理調整设备。根据工程施工要求,适当调整机械设备满足工程需求。针对高等级的施工项目,为保证机械设备能够相互配合,同时也还需要充分做好施工前的管理工作,最高施工方案、工程数量等的检测工作,将机械设备的使用率达到最高。施工单位需要对整个工程方案深入分析,把握好主要机械设备,添加相应的辅助设备配合使用,增强设备的使用性能,同时需要降低配套设备的使用数量,提高设备组和运行效率。施工人员安排分配机械设备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章制度进行,避免出现问题,降低机械设备的运行费用,避免机械设备出现超负荷运行。在机械设备中需要重视机械设备的综合管理,充分发挥每一台机械设备的效率。在管理中,充分结合经营管理和机械设备管理,开展多范围设备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公司现有设备情况,制定长期的设备调用情况表。
5.工程中机械设备合理利用分析
合理使用机械设备不仅能够降低工作强度,保障工作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机械设备工作流程中,如果不开展有效的管理措施,很容易出现设备故障,导致经济损失。企业只有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标准,才能够延长设备使用时间,节省企业在设备方面的投入资金。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机械设备管理中往往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标准化工作中,严重缺乏保养和维修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设备的利用中,企业缺乏专业从事机械设备使用人才,对设备管理缺乏系统的认识,没有有效控制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过程,存在多种安全风险,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一般都比较关注,这就导致了对保养环节的忽视,尤其是一些大型的设备,如碾压机。虽然企业在机械设备使用都制定了科学的维修保养制度,但是多数情况下,实施中并没有重视养护操作,设备利用率很低。从企业设备制度角度分析,在制定制度中,往往都是根据国际上的一些标准化制度来制定,很多都是直接摘抄,并不符合自身企业机械设备情况,缺乏针对性,在实施中难以落到实处。
针对机械设备保养维修存在的不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改进。为保证工程机械设备能够顺利地开展,有必要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归纳总结机械设备的特点和需求,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重视设备的养护工作,避免机械出现多次故障问题,将机械设备工作落到实处,全面实施管理标准化。机械设备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增长,机械设备逐渐呈现多样化发展,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加,在设备管理方面,也逐渐呈现出标准化、规范化特点。当前机械设备管理领域已经可以划分为工业车辆、升降平台、土方机械等专业领域。在工程实施中,制定科学管理标准一方面能够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同时也能够节省企业在机械方面的投资,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落实管理标准能够有效延长机械使用时间,如果在使用中,没有遵循操作程序,没有开展必要的保养工作,必然导致设备利用率下降,落实标准化制度,才能保证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其次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确定,有助于节省企业的投资,更好地控制企业成本,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标准化体系,并加强对设备使用的巡逻工作,健全标准体系是工程机械设备标准化重要措施,企业有必要建立动态监督体系,确保设备使用的合理性。同时管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特点,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转变相关管理标准。在管理标准落实中,需要加强机械设备的巡查次数,发现存在问题,适时做出改进,最大程度减少工程损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施工中的机械设备不断更新,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操作中,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对设备的使用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在机械设备管理中,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懂得维护设备,并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有利于公路施工工程的开展。强化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机械设备管理中,不断增加专业素质人才才能够逐渐落实机械标准化工作,企业只有增加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够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的方式,为员工普及标准化知识,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6.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在工程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企业相关人员应加大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立足于设备运行特点,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制度,并将制度严格落实在设备使用、维修、保养过程中,强化工作人员机械设备日常养护意识,科学增加设备巡查次数,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故障,减少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从而综合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确保设备能够安全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