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是一项国家农业重点推广技术,大力推广该技术有助于农业节本增效、减少粮食损耗、提高农民收入、提早粮食上市时间、促进农机化发展。吉林市是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一直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的优势分析工作,推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保障完成工作任务,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 优势 作业效率
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是一项国家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技术,由于技术使用的机具成熟,技术含量高,具有工作效率优势明显,损失率小,适合抢时早收,作业成本低,便于操作等特点,普遍受到广大水稻种植户和农机化生产企业认可。目前在吉林市开展的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主要分为半喂入式水稻机械化收获、全喂入式水稻机械化收获和分段式水稻机械化收获三种形式。
1.吉林市水稻机械化收获基本情况
根据2010年统计报表,吉林市现有耕地面积643千公顷,其中水稻149.4千公顷。水稻机械化收获面积44.2千公顷,占水稻耕地面积29.6%,占水稻农机化综合水平8.9%(按机收比例30%计算),水稻联合收割机1262台(其中半喂入424台)。
2.吉林市现阶段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任务
按照省“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水稻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80%,目前吉林市实际情况与要求有50.4%的差距,需要完成水稻机械化收获面积11.95万公顷,按照2010年完成情况计算需要增加完成7.53万公顷,仍要增加各种水稻收获机械大约2150台,与目标差距大,任务重。
3.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的优势
3.1提高工作效率 人工水稻收获工作效率为0.05~0.1公顷/天(10小时)。机械化收获工作效率平均为2.9公顷/天(10小时),是人工收割的29~58倍。
3.2减轻劳动强度 人工收割水稻是一项工作强度很大的生产工作,体力消耗很大。机械化收获运用先进的水稻收割机械进行作业,一般只需要1位机手,1~2位装袋人员即可,体力消耗小。
3.3提早水稻上市时间 机械化水稻收获一次性完成水稻收割、脱粒工作,进行晾晒或烘干后即可进行水稻碾米加工,比人工收割水稻提早上市40~60天,部分早稻能够达到“双节”(中秋季、国庆节)上市,每公斤可增加销售利润2.00~3.00元。
3.4减少粮食损耗 人工收割水稻,需要进行收割作业、田地晾晒、运输到场院、打场作业、运输到仓库并碾米作业。收割作业籽粒掉落损耗、晾晒过程鼠、鸟盗食损耗、运输过程籽粒损耗、打场作业籽粒损耗等多环节损耗。而机械化收割可以做到直接脱粒、装袋式运输,大大降低粮食损耗。根据资料显示,机械化收割可减少粮食损耗50%。
4.推进发展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几点建议
4.1加强政策引导,提高重视 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农民自身能力来完成,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与引导,各级农业部门与领导要提高对技术的重视程度,确保技术应用的科学有序发展。
4.2规范购机补贴,给予倾斜 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带给农民巨大的实惠,为农机化的发展注入了能量。在水稻机械化收获机具的购机补贴上给予政策倾斜,满足有购机欲望的农户购机需求,有利于更广泛地推进该技术的使用。
4.3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 通过各级媒体向广大农民进行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优势的宣传,以各种渠道进行应用者典型事迹的宣传,扩大影响面,从而增加使用者数量。
4.4增强技术培训,提高效率 利用涉农院校、农机校、阳光培训工程、农机化技术推广讲习班等各种农机化技术培训平台,对广大农民进行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培训,提高应用者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生产作业效率。
4.5引导合作组织,规范管理 农机合作组织在解决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与农产品大市场的矛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工作中,农机推广部门要有规划、有准备、有步骤地开展引导工作,增强工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协助农机合作社开展规范管理、土地流转、机具合理配置等工作,从而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应用面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