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7|回复: 0
收起左侧

合唱对佛教音乐传播的意义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3090
主题
50
精华
0
墨水
134

发表于 2022-2-27 18: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合唱艺术最早来源于欧洲的基督教音乐,人们通过合唱形式将宗教哲学传播到世界各地,佛教音乐作为我国较具有代表性的宗教音乐,却很少有人用合唱的形式来演绎佛教音乐。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总结了佛教音乐传播的主要方式以及合唱的传播特点,最后分析了合唱与佛教音乐结合对佛教音乐传播的意义,希望这种新的传播方式能为佛教音乐的传播提供新平台,有利于佛教音乐的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佛教音乐;合唱;传播
一、佛教音乐的主要传播方式
佛教音乐起源于印度,“中国佛教音乐,或称“中国梵乐”,历史上亦称为“梵叹”、“梵音”、“唱导”。①佛教音乐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传播佛教文化的重要媒介。佛教音乐在几千年的发展后仍在寺庙中诵唱,其主要原因是其传播方式较为传统和单一。
1、法事传播
法事是佛教的仪式活动,最为常见的法事活动就是佛教信徒每日必行的朝暮课诵,它是佛教最普遍、最基本的法事仪式活动。僧人每天的早晚功课都是“以音声作佛事”,通过诵唱规定的经文完成早晚功课。此外,还有其他各种法事的举行,会以简单的法器伴奏诵唱经文,这些诵唱经文通过各种法事活动传递给佛教信徒,这种以音乐做法事的方式是将佛教文化在信徒中确立和传播的重要途径。
2、现代媒介传播
随着现代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逐渐产生了通俗佛乐,这些佛乐大多是经过现代化改编的通俗化的佛教音乐,这些佛教音乐大多经过专业录制,可以供佛教信徒或群众使用和欣赏,同样也可以搜到有很多通俗化、大众化的佛教音乐,例如《自由》、《拥抱吉祥》等等。这种通过现代媒介传播方式也对佛教音乐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合唱的传播特点
“合唱,既是一种表演形式,也是一种表现力极为丰富的“声乐交响”音乐体裁”②。它呈现了历史的真实,传递人们心灵的渴望,震撼人类的灵魂,合唱作为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对音乐的传播有重要作用。
1、大众化、通俗化
合唱是一种集体音乐活动,它是伴着人类的生产活动、思想发展形成的。它的发展是面对着群众的欣赏,满足人类的精神活动需求的,因此也就要求这种大型的音乐活动形式通俗化、大众化。我国在进行文化活动建设时,合唱成为各大单位、学校最普及的文化活动之一,参加人数多,排练简单易操作,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传播特点。
2、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合唱是一种音乐与语言结合的综合艺术,在当代合唱活动群众进行的最为广泛的艺术活动之一,也受到了各层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一种群众性活动,因此当某种着精神文化以合唱方式传播时,其传播速度和范围都会有大大的提升。例如,2015年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以此纪念日举行的合唱歌咏活动数不胜数,通过合唱这种群体活动传播此纪念日的精神文化,其传播速度和范围是显而易见的。
3、受众群体范围广
受众体是指信息传播的接收者。由于合唱艺术是面对社会、面对群众的艺术活动,它的受众群体范围是没有限制的,无论是机关单位、学校、或是老年人,合唱艺术总是会受到大众的欢迎,全国的各大合唱队也是数不胜数,有童声合唱队、青年合唱队、老年合唱队等等,这也直接扩大了合唱艺术活动的受众群体范围。
三、合唱与佛教音乐结合对佛教音乐的意义
在2015年12月8日,我国著名的作曲指挥家王铁龙老师在五月合唱团建团十周年合唱音乐会上,他将玉佛寺梵音合唱团搬上了舞台,此次演出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和支持,这也是我国首次用合唱的方式将佛教音乐进行演绎,为佛教音乐的创新和传承作出了表率。根据合唱的传播特点使用合唱这种新颖的表演方式使得佛教音乐走出寺庙与观众直面接触,这种结合对佛教音乐的传承和传播有着重大意义。
1、佛教音乐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更广
由于佛教音乐的传播范围的局限性,佛教音乐大部分停留在寺庙内,而合唱的表演特性弥补了这一局限性。佛教音乐通过群体表演出现在舞台上,这对从没接触过佛教音乐的群众具有极大地吸引力,这种表演者与观众直面的接触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播速度。其次,合唱艺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各种合唱活动如火如荼并逐渐受到重视,佛教音乐通过合唱形式走上舞可以迅速被各种媒介传播至电视、网络、报纸等等,这就大大提升了佛教音乐的传播范围,引起大众的关注。
2、佛教音乐的受众群体范围扩大
千百年来佛教音乐基本都是由佛教信徒诵唱传承,受众群体范围狭隘,这也是佛教音乐为何走不出寺庙的原因之一。在身处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佛教音乐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与时俱进,让更多的群众去传承这种传统文化,否则会逐渐被现代化信息覆盖。由于合唱活动参加人数多、经济投入少,合唱逐渐成为最普及的音乐活动形式,是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合唱与佛教音乐的结合可以将佛教音乐文化最大程度的带给群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佛教音乐,很大程度上提高受众群体范围。
3、有利于佛教音乐的创新和传承
由于大部分的佛教音乐是寺庙法师在做功课和做法事时的诵唱音乐,想要通过合唱形式走上舞台需要进一步的编配和发展,这种编配和发展除了需要保持原唱以外,还做出新的编配,既不破坏传统音乐文化有需有创新和欣赏性。例如,王铁龙老师带领梵音合唱团在上海音乐厅带来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他要求法师按原唱演唱,用部分女声以不盖住原唱为准则,另有部分女生和男居士以和声相托,再配法器鸣响,构成了一首极具特色的无伴奏合唱。佛教音乐通过这种创新形式展现在大众前,既保持了佛教音乐的原汁原味又引入了新元素,使人们对佛教音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不再对其感到陌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潮流中这种创新式的发展会吸引更多的有才之士对佛教音乐加以创新和传承,将合唱与佛教音乐结合的这种新的表演形式为佛教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新机会,佛教音乐不再仅仅依靠佛教信徒传承,更多的社会群众接受到少有人知的佛教音乐,为佛教音乐的传承提供了有利条件。
注释:
①王敬宜《中国佛教音乐史考略》。
②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
参考文献
[1]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M].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01.
[2]高奉仁.合唱指挥与排练[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
[3]袁静芳.中国汉传佛教音乐文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10.
[4]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