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收起左侧

回归本质,让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正确作用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7803
主题
40
精华
0
墨水
114

发表于 2022-2-27 18: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正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微课能够把物理课堂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别是实验过程等以短小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习者,让学习者不受空间地限制,在课内外进行物理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深受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喜爱。但在微课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人作为一名初中一线物理教师,从初中物理教学的本质出发,谈谈本人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微视频;微课;物理实验;物理思维
随着“互联网+”地提出,互联网产业又掀起了新一波高潮。微课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之一。在信息技术和通信设备高速发展的时代,微课地制作和传播都已经变得非常方便,现常被教师运用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后也把它当作一种学习资源来利用,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那么,微课能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发挥更大的作用呢?本文将从一名一线初中物理教师的视角出发,结合教学实例,对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及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微课地制作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微视频和微课
对于“微视频”的概念,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地的界定。当前,关于“微视频”的定义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可通过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1]。而“微课”应是“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应由富有教学意义的视频资源组成,其首要属性是课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教学评价等课程要素。
“微视频”和“微课”两者应是从属关系,“微视频”是“微课”的重要组成元素,“微课”是把“微视频”进行有序整合后,可以服务于教育的视频课程。两者不能割裂。
二、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使用现状
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教室都拥有多媒体设备,如:电脑、音箱、数字投影仪机等,而且大部分教师也能在日常教学中使用这些设备。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老师们经常制作幻灯片,并在其中插入短视频资料。这些视频的主要作用是给学生更为直观的物理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概念。这些短视频资料可以看成一种微视频。微视频已经被广泛地使用在日常教学中了。
随着“可汗学院”经验地推广,微视频也慢慢升级成了更为丰满的微课。在本人所任教的华东地区,微课已经广泛地被使用到了日常教学中。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也组织微课制作大赛,广大教师也经常自发地制作微视频供学生在课内外使用,制作微课已经成为了我们备课的一部分。学生回家后,除了上网看一些老师发布的微视频外,也经常上网搜索一些关于习题解答的微课进行学习。还有部分高中学校,组织毕业学生制作微课给高一新生暑期在家学习。
三、微课使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试题讲解类型偏多,与学科目标和特点不符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越来越频繁,目前很多老师会把一些有难度、不适合全班讲的题目录制成微课,放在网上供学生学习。由于制作简单,仅需一支笔、一张纸和一个手机就能完成,所以很受老师欢迎。除此以外,目前考试仍是日常教学的主题之一,平时习题训练必不可少,很多网站上的微课也是以讲解例题为主,而有关实验探究的内容则少之又少。本人认为这种现象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不符。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素养,经历观察物理现象过程,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日常教学应以实验为主,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应以激趣、建立初步的物理模型为主,而不应是以解题为主。如果大家都来用微课讲题,那么微课就失去了它在初中物理教学上的意义了。
2、教学过程平淡,重、难点不突出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微课,与真实课堂相比,显得比较平淡。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很多老师录制微课的过程是:先做好的幻灯片,对照解说稿,然后利用录屏软件,一边念稿子,一边录制,面对的是一台电脑,而不是一群活生生的学生,老师不能把激情调动出来。而少了老师抑扬顿挫地讲解,学生在电脑前观看时,也会觉得平淡无奇。 另一个原因则是微课中缺乏实验,仅有知识框架。下图为某网站的一节关于“物态变化及其应用”的微课,时长7分10秒,微課主要内容是讲解6种物态变化定义及其应用,最后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了这节课的成果。物态变化这一章内容如果剥离了实验,剩下的就是枯燥的概念了。如果用这种方式来给学生上课的话,效果可想而知。由于微课中要再放入真实实验的话,需要另外进行实验的拍摄和编辑,制作起来比较麻烦。这就导致很多老师不愿意去制作。
无论是真实课堂还是微课,学生在一节平淡氛围里中是没法把握重、难点的,即使在视频中突出了重、难点,学生留下的印象也不深刻。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教师应通过物理实验来教学,在初中阶段更应这样,教师应通过实验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3、重复课堂内容,降低课堂学习效果
目前一些老师会把课前预习内容制作成微课,提前放在网上,供学生在预习时使用。而很多内容就是上课用来引入的素材。学生在课前观看后,在课堂上会对教学内容降低兴趣,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达到课堂上的高潮。久而久之,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就会下降,直接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若能教师再寻找一些视频,或者自行拍摄一些视频供学生预习使用,那么效果将是不一样的。
三、结合课标谈微课制作
任何教学资源的使用,都应该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课程标准,突出学科特点。微课的制作和使用也不能例外。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学习终生发展必须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能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尊重事实、勇于创新。[2]从上述的的一些问题来看,目前制作的微课还有一些地方与新课标要求有所不符的地方,甚至有些与新课标要求背道而驰。下面,本人从实际教学出发,结合新课标,谈谈微课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选题要恰当
一个微课是否设计合理,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选题非常重要。并不是每一个课题都适合制作成微课的。那些适合多媒体表达的课题我们要多选择,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要多加入图形描述,声色兼备,少一些纯文字、纯讲解的东西。这样的微课制,学生易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看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初中阶段,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力与运动、电学实验等教学内容,实验多、画面感强、与图像联系紧密,比较适合做成微课。而对于一些讲解性的、演绎性的教学内容,如物质的物理属性、简单机械的计算、浮力的计算、电学计算等,或许更适合传统的教学方式。
2、回归学科本质,突出实验地位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别是初中课堂教学,更应围绕物理实验来进行教学。但现状是,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学校对物理解题能力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做物理实验,直接导致目前很多微课是试题讲解。对于这群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生来说,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观察和描述现象能力物理教学的一大任务,而物理实验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制作微课时,也要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可以从老师的角度出发,展示操作要点和需要学生观察的实验细节,供学生在实验反思阶段再次回味或纠错。例如:在简单机械杠杆的教学中,很多同学搞不清楚开瓶器的支点,课堂上花费再多口舌,仍然有部分学生找不到。究其原因,很多学生没有使用开瓶器的经历,即使有过使用经历的学生,也少有仔细观察过杠杆知识的。于是本人就制作了一个微课,近距离地拍摄了开瓶的过程,展示了瓶盖上折痕(支点的位置,如图)地形成。制作完后,放在班级群里供学生学习。在回家观看后,大部分学生在都能正确找到支点,这大大的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更令人欣喜的是,部分同学还能自己去观察开瓶过程中的杠杆原理。
又如,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大气压强》中有一个实验是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针筒粗测大气压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需要在针筒活塞刚开始移动时就对弹簧测力计进行度数,以测出大气压力。这个操作中,学生把握不好“刚开始移动”,因此造成测量结果误差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人利用两个手机同时对活塞和弹簧测力计指针进行拍摄,利用手机慢镜头功能,将刚开始移动时进行慢放,最后将两端视频分为左右两屏同时播放。这样既可以告诉学生如何操作,又可以展示老师的测量数据,增加书本实验的可信度。
再如,光的色散实验,老师最怕上这节课时遇到阴天,或者物理课被排在光线不好的时间段上,而且这个实验需要重复很多次才能获得最终的结果。教师不妨拿出数码相机,把该部分实验录制成视频,并对色散光带进行特写,后期制作时配上文字、解说,以防遇到上述困扰。
作为一个实验型微课,不能光有视频,在实验开始前,要有教学目标,即明确地提出实验的观察对象和一些实验思考。当然,微课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源,不能替代学生做实验,对刚接触物理的初中生,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条件去做实验,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实验。
3、拓宽素材,带领学生一起“从生活走向物理”
周围很多老师感觉部分学生对物理实验并不感兴趣,拍成微课也不好好看,于是干脆就不制作了。但老师们有没有仔细思考过:学生为什么对老师们精心挑选的这些实验不感兴趣呢?可能主要原因还是“不接地气”吧。作为老师,挑选的实验的出发点是具有示范性、更易于老师说明实验原理,但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部分实验脱离了学生生活后,让学生感觉略有枯燥。
因此,这就给我们制作微课指了一条路,特别是用来引入的微课,老师们不妨利用生活中的用品来做一些实验,拍下来做成微课。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老师可以提前录制“覆杯实验”、“瓶吞蛋”等实验,供学生预习,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利用身边的器材做实验,并让家长帮忙录制下来,替代以往的笔头作业,第二天教师在课堂上统一点评,教师甚至还可以挑选一些比较奇妙的实验,放在网上,让学生解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点也符合新课标中“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基本理念中。
4、团队合作,形成系统微课程
微课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学校教师用的微课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这会破坏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给学生的感觉是一段视频,而不是课程,造成学生对微课的重视程度下降。
微课应是“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既然是一门课程,就应该有其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可以是按照教材知识点来排布,也可以由教师自创一个体系,把微课有序的串连起来。目前被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使用的完整一套微课并不多见,究其原因是制作一套微课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能让微课更好地服务于初中物理教学,教师们应该团队分工合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标准,制作微课,最后形成一个系列,服务于日常教学。
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当下流行的教学资源,能丰富教学模式,方便学习者随时进行学习。但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习效率。为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要立足于课程标准,从促进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出发,在学生观看微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物理能力,最终达到在课外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目前看来,初中物理老师们还需进行团队合作,大家一起制作微课,从而形成一个完成的系列,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也让初中物理分享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纯,古永锵.微视频市场会激动人心[J].中国电子商务,2006,(11):112-113.
[2] 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