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会计科目和科目体系是医院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适当地划分会计科目和科目体系能更好地进行经济核算和财务分析,反映医院经济业务的实质。新医院会计制度与原会计制度相比,具有较多创新性,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会计科目设置和科目体系,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科目设置 科目体系 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117-02
原有医院会计制度是在1998年发布实施的,实施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科目设置不能涵盖医院所有业务,科目体系陈旧,完善科目设置和科目体系建设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一、原有科目设置和科目体系的特点
原有医院会计制度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收支类等4个类别,共43个会计科目。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医院所有制类型比较单一,经济业务也相对单一,科目设置主要考虑的是公立医院管理以及相关部门预算编制的需要,于是在会计科目体系设计上也体现了预算会计的特色。
二、原有科目设置和科目体系存在的问题
纵观现行科目设置和科目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制度只要求核算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和在途资金等,而银行本票存款和信用卡存款等新业务的出现,需要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中加以核算,并且外埠存款和在途资金等原一级明细核算科目已无存在的必要。再比如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医院购买库存物资、医疗设备,接受服务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尚无合适的科目进行核算。还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理念的更新,“应付工资”、“在加工材料”等会计科目的名称也需要调整。
2.滞后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财政改革等国家政策。如新医改中明确提出取消药品进销差价,增设药事服务费等改革内容,现制度缺乏与之相匹配的会计核算办法。再比如,绝大多数公立医院实际上还通过自己拥有的社会公益性质的资金(如专项财政拨款、各级政府拨付的专项补助及科教项目经费等)进行医院的各项建设以及购置急需的医疗器械等,而这些资金在投入使用后没有进行有效地后续管理,不符合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要求。要想圆满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对会计科目作出适当的调整。
3.部分科目设置或分类不准确。比如在对外投资核算上,只设置“对外投资”一个科目,下设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但短期投资属于流动性资产,长期投资属于非流动性资产,资产分类不够准确。再比如,收入和支出类会计科目是属于不同性质的会计科目,目前科目体系中尚不分列,统称为收支类,不利于分类管理和报表填制。
4.部分科目排列顺序不尽合理。比如在收支类中,“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是医院最常用的会计科目,却排在“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之后。
三、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医院会计科目设置和科目体系的创新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国家正在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都要求通过相应的会计科目加以核算。适时调整医院会计制度,完善科目设置和科目体系有利于加强医院会计核算工作,有利于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力度,有利于提升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在千呼万唤中,财政部颁布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新制度已于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总结新制度中改革医院会计科目设置和科目体系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理念的更新,医院会计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在会计科目方面,调整部分科目的核算范围,如“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范围调整为“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等各种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类似的还有“坏账准备”等;新增部分核算项目,如“应付福利费”、“应付票据”等;取消部分核算项目,如“固定基金”等;调整部分科目的名称,使之更符合核算内容,如“应付工资”调整为“应付职工薪酬”,“在加工材料”调整为“在加工物资”;拆分部分会计核算项目,如将“对外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扩大或缩小了部分科目的核算范围,如代扣代缴的住房公积金从原来的“其他应付款”科目调整到“应付社会保障费”科目进行核算。
2.紧随医疗改革及国家财政税费改革等政策,新设或调整部分科目设置。如新医改中的“取消药品进销差价,增设药事服务费”等改革内容,都在新制度的科目设置上得到体现。还有我国已经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这次出台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就设置了一些和国库集中收付相对应的会计科目,如采用“待冲基金”这一会计科目,以此来解决财政补助收入(或科教项目收入)形成的资本性支出净值,兼顾满足预算管理需要。
3.将现制度中的“对外投资”科目分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个会计科目,正确地划分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也有利于资产的管理。同时,收支类拆分为收入类和费用类,增加了对照关系,无论是在排序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更能体现会计的收支配比原则。
4.解决了科目排列不合理的问题。将医院常用的会计科目排在前面,方便会计核算,比如将“医疗收入”调整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前面,对应的“收入费用总表”的项目排列顺序也作了调整。
新制度对会计科目进行必要的增减,科目体系重新构建,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满足了新形势下会计核算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关于完善医院会计科目设置及会计核算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8(11):51-52
[2] 李正芬.对现行医院会计科目设置的探讨[J].西部医学,2009(3):115-116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Z].北京: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
[4] 李瑞君.医院会计制度的变革环境与措施分析[J].会计之友,2009(6):56-57
[5] 吴光清.对完善公立医院会计制度的一些看法[J].财务与会计.2009(11):48-48
[6] 吴积耀.医院会计制度在新医改背景下的改革[J].卫生财会通讯,2010(3):16-19
[7] 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EB/OL〕.国家财政部网站,2010
(作者单位:夏修伟,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青岛 266071;张少萍,王永照,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青岛 266003)
(责编:若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