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2|回复: 0
收起左侧

保护古村落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6609
主题
49
精华
0
墨水
132

发表于 2022-2-27 18: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在消失的古村落
在漫漫的农耕时代,中国有40万座古村落,每一座都是装载着厚重历史的典籍,是典型的东方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文明历史、价值观念、生命感悟、族群标识、人文精神、宗教哲学、聪灵巧慧……可是没等到我们去仔细品读它、研究它、传承它,这些经历了千年风雨的古村落,这些传统社会架构的基本单元,这些百姓生存状态、生存想象的基本范式,便在城镇化、商业化突飞猛进的过程中渐趋湮灭。剩余的那些本可作为中国漫长农耕时代活的遗存和样板的古村落,到底还能支撑多久?我们该怎样来保护这些地处偏远却维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古村落?这些问题显得日益尖锐而紧迫。在城市的古老印记已经渺如烟云之后,古村落是我们生命中最为沉重、最为惆怅的情结,我们无法不去注视它,不去关心它。
几乎每个人都有关于村落的旧梦:构筑典雅、卧砖到顶的灰蓝色的瓦屋,门楼上“耕读传家”的匾额,镶嵌在砖墙上精美得在今天能被叫做艺术品的神龛。偶尔一座牌坊,证明着这里曾是卧虎藏龙的地方。院墙上枪弹造成的硬伤,提示着当年战争的硝烟。还有水井和辘轳,通向小河的湿滑的石板路,冬日里河边那灰白的芦苇和树丛,远处则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和庄稼……百姓们在田园里春种秋收,熬过酷暑严冬,在这里婚丧嫁娶,度过喜怒哀乐,创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信仰、崇拜、伦理、亲情、文学和艺术……一切都是闲适的、恬淡的、舒缓的,执掌着这一切的是传统的力量。这就是自己的家、自己的家园、自己的国家。这一切远远超出乡愁的含义,它其实是在提示,用一个民族渗透在心灵中的传统,一种穿透进精神深处的根的深度,提示我们:这些村落如今到了我们承上启下的这一代人的手里,我们不能任其彻底毁灭,因为它们是历史的证据、文化的根脉、情感的归依、精神的家园。
但是,蓦然回首,我们发现这些几千年农耕时代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单元,农耕文明传承的最底层的基地,骤然之间变得面目全非,纷纷失去了它原有的风貌和韵致。现在的乡野,凡目力所及的地方,我们看到的是坍塌扭曲的建筑,或者是村民已经整体搬到新的社区和楼房而留下的废墟。村落里不少房子是空的,实际上是一个又一个“文化的空巢”,没有血肉和灵魂。个别保存完好的也成了旅游区,而不再是一个生命。等农民彻底城居化之后,我们的第二代、第三代人将对村落文明完全陌生。村落将仅仅成为一个空泛而苍白的概念,供我们的后代去想象。
保护古村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保护村落文化的多样性
村落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为丰富而多样的文化形态。我们现在说的古村落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总的概念,实际上古村落是由各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特质、不同文化内涵的具体的村落集合而成的。
决定古村落不同风格和样式的因素有三个。第一,地理因素,如北方、南方、水乡、高原、平原、山区等。于是就有山西的窑洞、河南的地坑院、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云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贵州侗族的侗寨……第二,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村落形态的演进。蔚县的古村堡就是特定的地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历史文化奇观。第三,更重要的是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正是不同的文化传统把古村落的不同样式雕琢而成,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村落文化折射出农民在长期农耕时代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想象,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性格,从而使得古村落的内涵丰富而且多样。所以说,我们现在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和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地域性特点,来抢救和保护好古村落文化,使每一种村落文化区域都能够有经典的样板得以保护。因为,它是地域文化今天和昨天的连接,是历史的见证,是我们的情感与过去的衔接。我们要竭力避免这样的结果:一个时代结束了,但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经典我们一个都没留住。等我们将来醒悟过来再去复制的时候,它已不再是那个时代文化经典的原型。
说到古村落往往容易想到古村落的建筑,但村落不仅是一个区域的经济枢纽,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心理的密集组合。如果说建筑是村落的骨骼,那么,村落所产生的文化,即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想象,就是这个村落的血肉和灵魂。骨骼与血肉灵魂是不能分离的,这样才能构成它完整的古村落的概念。我们不仅要保护古村落的建筑,也就是它的骨骼,我们还要特别保护经典的古村落文化,譬如村落的信仰、民俗,包括他们的审美,都一并要保存。如果村落消失了,那么村落的文化也就荡然无存了;如果村落保留了,但是村落的人都走空了,这是一个文化的空壳。在农村彻底城居化,所有的村民都住进高楼之前,希望一些经典的村落得到保护,使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久的去探查它那无穷的魅力。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是一个注重文化和精神的国度,为什么连自己祖先的文化都不能守护住呢?为什么要把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后这一点遗产都弃之如敝屣呢?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我们留下了多少,我们的子孙后代就拥有多少;我们什么都没有留住,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一无所有。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的结果。首先,我们并不反对农村搞现代化建设,我们也不能剥夺农民享受现代化的权利,但我们希望村落文化的经典和样板得以保留,不要拆掉,把它完整地保存下来,留给我们的后代,为未来文化留下必要的种源。同时,希望在建设新农村时,吸取城市再造的教训,我们不仅要注重新农村的物质构建,我们还要更加注重新农村的精神构建,使新农村成为传统村落的一种自然延伸,保护不同地域村落文化的文化特质,要顾及到不同地域传统民居的个性、风格、文化和审美的体现。我认为,农村与城市应有文化风格上的差异性,有差异就丰富,就多元,单一只能使我们文化发展的道路变得狭窄,多元和丰富才能使我们文化发展的道路更加广阔。
已经消失的中国城市传统文化
其实,中国村落遗产的消亡,并非是一个孤例,在此之前,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摧毁”首先是从城市开始的。我们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把我们所有的城市再造了一遍,我们原来城市的历史印痕、文化记忆,包括各个城市的不同的音韵色彩统统都荡然无存了,城市变得千篇一律,一个城市是另一个城市的复印,造成了城市的历史断层、文化断层、情感断层。遍布中华大地的古老城市骤然之间变得崭新而陌生,所有的城市都趋同化、西方化了,所有城市的地域特征、城市个性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类似于魔幻电影一般的情节,现在已经接近闭幕,因为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摧毁”即将彻底完成,只有近些年大街小巷各种古老建筑上那一排排令人惊恐的“拆”字,以及推土机那震耳欲聋的轰鸣还留存在我们忧伤的记忆里。
这使我想起一千九百多年前意大利庞贝古城的突然湮灭,当十八世纪它被重新发现时,面对着这座昔日繁华都市的生活遗迹,每个人都心情复杂。柏拉图所说大西洋阿特兰提斯岛上那个壮阔而富丽的都城,现在也不知所终,让人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宏大的恐怖。这么伟大的都市,它们是如何消失的,火山?洪水?地震?瘟疫?但无论如何,它们的消失都是因为遭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的力量。
而我们的古老城市文化却是在我们自己手中被人为地毁灭了。现在这些簇新的城市虽然还停留在原来的地方,但已不再是那个让我们可以感知到、触摸到、解读到民族传统精神密码和文化特质的城市了。
当然,不论怎样,我们也不会偏执到反对城市现代化的程度。我们只是想,当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再造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只是想到它们的物质构建,不能只想到居住、教育、医疗、休闲等硬件的提供,我们还应当想到这座城市的精神构建。我们是否可以保留着各不相同的城市的文化承载、文化记忆、文化气质和神韵,不要造成今天与昨天之间的巨大的历史断层、文化断层和情感断层。因为人类有两种需求,一个是物质的,另一个是精神的,这种精神的追求就是民族对自己历史和传统的深切体认。
从这种城市精神构建出发来考虑,如果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古城都保护住,我们能不能把其中的经典保护住?如果我们不能把城市所有古老印迹都保留住,我们能不能把其中的一些区块或片断保留住?但是,一切都已经远去,而且永远无法弥补。当然,也不是一点也没有留下,城市还幸运地拥有少许文明的碎片,问题是,这些碎片是不是还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再度被砸成齑粉。
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
1.改革开放后,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一个急剧而猛烈的社会转型期,从农耕文明转型进入现代工业文明。原有的农耕文明架构下的一切文化都在迅速地瓦解、消失、涣散、泯灭。中国社会转型的情况又很例外,这种转型不是线性的、渐变的,而是突然的。我们跟西方的现代化国家不一样,他们有一个线性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比较容易把这个文明的转变看清,并作出自己的反应。而我们是突如其来的。我们现在农耕文明架构下的整个文化的瓦解与消亡,既是“正常死亡”也是“非正常死亡”。从整个社会进步来讲,它的死亡是正常的,原有的农耕文明必然要部分瓦解和消失。但是由于我们对原有的农耕文化心里没有底数,我们甚至从来没有对自己的民间文化做过必要的保护,而现在,不等我们反应过来,工业文明的浪潮就要把它们席卷而去,所以它又是一个“非正常死亡”。农耕文化正在烟消云散,大量的文化正在速死,死得缄默无声。所以我们说,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都有大量的、迷人的、灿烂的民间文化无声无息地死去,使我们的文化传承出现断裂。
2.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随着资本、劳动力、技术向低凹处流动的是文化的流动。西方文化一涌而入,沙尘暴一样弥漫在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圣诞节、平安夜、情人节、愚人节大行其道,中华传统节日逐步淡出了我们的视野,我们的传统节日情感变得纸一样薄。全国的年轻人在同一时间坐在奥斯卡影院观看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哈利波特》,喝着星巴克咖啡、可口可乐,吃着美国进口爆米花。基督教、天主教在农村迅速扩展,人们死后,在坟头上放一个十字架……这种西方文化蔓延的速度和广度令人触目惊心。这种西方文化的冲击,更突出地表现在城市建设上,我们的城市都向纽约看齐,与西方再也没有区别。现在我们的乡村又向城市看齐,我们面临的结果是:中国的城乡全部西方化。
3.村落文化在中国从来都是被人漠视的,它甚至从来没有被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崇拜“英雄”的历史,龙争虎斗、战争杀戮、谋略权术,提起他们,人们便因为震慑而两眼炯炯有光。人们往往不容易想到,社会仅仅有他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支撑庞大人类社会的毕竟还是芸芸众生。社会根本需要的还是那些种粮、织布、盖房的人,这才是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存在方式。为人类需要穷其一生的人,其实都是崇高的。
在中国历史上,在上层社会一些人的眼里,乡村文化历来是俚俗、简陋、粗糙、不登大雅之堂的物事。这种认识的偏颇引领并垄断着社会意识、文化习惯和审美倾向,以至于这种广大劳动人民在漫长农耕时代集体创造、集体传承的文化,从来没有与艺术象牙塔里的语汇发生过关联。这种排斥大众的意识毫不遮掩地表现出社会认识和文化视野的肤浅、狭隘和短视。“五四”之后,有过一些文化人朦胧地意识到民间文化的价值,并涉足收集和研究,但他们的声音在已经定型的社会意识里显得柔弱而苍白。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民间文化更被斥之为封建异端,在某些特定时期甚至受到了疯狂的虐待,浓重的杀气弥漫在四周,民间文化遭到浩劫式的打击,一大批优秀的极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被无情地破坏。
4.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人认为中国只要把经济和科技搞上去了,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种思想引领我们进入一个物质主义、重商主义的时代,进入了一个重物质而轻精神的时代,金钱成了社会的唯一追求。拆房子有GDP,盖房子有GDP,而保护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间建筑虽然将来它会很值钱,但现在没有现成的GDP。所以,我们说,城市和乡村传统文化消亡的根本原因,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由于无知,现在则是由于贪婪。
中华民族不同寻常的历史文化决定着中国必须要同时实现两个崛起——经济的崛起和文化的崛起。一个是外在的、物质的;一个是内在的、精神的。二者缺一,这种崛起将是残缺的、不完整的。中国历史在大部分时间里占据着世界经济和文化的高地,她的经济繁荣从来是与其文化的进步相伴相随的。在全球化、现代化的浪潮里,在世界文化趋同化的趋势中,我们需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如潮的车流,也期盼徜徉在古城巷陌和古村落夜雨秋灯的文化记忆里。我们在接受一切现代思想文明成果的同时,也需要古代先贤们思想哲学元典的烛照。我们在激情地进行马拉松比赛般的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需要静静地重温自己历史的辉煌和百姓的文化创造。因为那是我们地域文化身份的图章,是民众情感和精神的皈依。
村落遗产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珍贵资源
如果说,我们以上讲的都是保护村落遗产的文化意义、精神意义和历史意义,其实经典的古村落还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它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资本,融入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转化为一种现实的生产力,并且最终转化为GDP。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在社会上呈现出一个与传统迥异的社会现象:农民进城。现在城市人口已经占到全国人口的50%,这一趋势还在加速,据说到15年以后,农村人口仅占到20%。于是,人们把现在留守在村落的农民称为末代农民。
但是,现在又出现了另外的景象:城市人下乡,人们把他们叫做城市农夫。有不少人,下乡租10多亩地,种植果木,散养鸡,周末有人来,煮菜杀鸡款待朋友。也有一些年轻人,远离城市,到农村享受田园的生活。当然可能还有部分人,预见到农村土地增值,投资抢先占有土地。
城市农夫有其出现的社会背景。以疯狂的速度扩张大城市,城市成了钢筋水泥的森林,同时,城市财富的积累,资源的不足,激烈的、残酷的人际竞争,所有城市人都感到工作、生活压力巨大。追求成功的目标,带来精神疲惫和焦虑,人际关系也在疏离,生活在同一栋楼房,不知道左邻右舍,紧张、单一、疑虑、孤独的社会情绪伴随每一个人。这向现代化都市发出叩问:我们幸福吗?人们对快生活,对激烈变化产生质疑,城市渐渐展露出它非人性的一面。
于是,人们开始产生一种返璞归真的需求,人要走进自然去,回到山野中,融入田园里,享受自然带给我们的愉悦和宁静。田园牧歌的诗化意境,承袭为人们内心潜藏向往的生活方式。这种渴望留存在人们潜意识里,早晚要释放出来,去追寻消失的旧梦。
正是这种文化心理的变异,出现了周庄、乌镇、丽江古城、四川阆中的繁盛;出现了平遥古城、婺源、乔家大院的热闹;出现了“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的忙碌。
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化、城镇化的浪潮,“千城一面”、“万村一面”的趋势,给保护下来的古村落带来了机遇,它将以珍罕、稀缺的那个过往时代的文化记忆和历史风范,成为一种珍贵的资源。
中国正处在一个审美意识杂陈的时代,改革开放前,我们接受东方古典的美;改革开放后,我们强烈地追求西方现代审美;当社会彻底西方化之后,我们又觉得东方古典其实是美的。
这一切是距离造成的,这里有两个距离,一个是地域的距离,如西方与东方的距离,外国人来中国绝对欣赏中国东方古典的美,他们不会对现代都市有所向往。第二个距离是时间,古代与现代之间的距离,在彻底现代化之后,他们觉得古老的历史是美的。
责任编辑:王杨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