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有段古”即“有段故事”,“古”为广东话中“故事”的意思)
相传,汉代时期,河南南阳有户人家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大的取名“大大”,小的取名“小小”。一天,兄弟俩同时发热,邀请当地名医张仲景医治。大大和小小,平日几乎形影不离,现在两个人都发热了,症状也差不多,旁人都对大大和小小的父母开玩笑:给你们的孩子看病就方便了,看一个就等于看两个,一个方子两人服就可以了。不过,玩笑归玩笑,张仲景深知凡病有“内同而外异,外同而内异”的特点,大大和小小虽然表面上症状相似,但张仲景断不会只给其中一个看病。
小小:伤寒少阳证
张仲景首先是给小小看病。小小除了发热之外,嘴里感到苦苦的,有恶心的感觉。小小的父母还说他最近脾气很差,也不喜欢吃东西了。张仲景看了看小小的舌苔,只见舌苔薄白,脉象是脉弦。根据小小的这些症状表现,张仲景认为小小应该属于伤寒少阳证。
伤寒少阳证:一般表现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目眩,舌苔薄白,脉弦。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外邪伤寒侵犯到少阳,邪气与正气互相斗争,当正气胜的时候,就会将邪气逼到体表;当邪气胜的时候,邪气会潜伏于内阴,所以会出现往来寒热,也就是病人会感到忽而发热忽而恶寒。足少阳胆经起源于眼外角,其分支下行胸中,经过膈肌,络肝属胆。当邪在少阳,导致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就会产生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等症状。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以使得胃口很差,甚至有恶心想吐的感觉。
邪气在表的,应该发汗解表;邪气入里的,则应该吐下。现在邪气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汗、吐、下这些方法就不适合了,应该采用和解之法。所以,需要选用能够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的方药,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这样才能解除病症。
既然已经诊断清楚,张仲景就开出了以下药方:
柴胡(24克) 黄芩(9克) 人参(9克) 半夏(9克) 炙甘草(9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柴胡为主帅,解体表的病邪;黄芩清体内的湿热,也就是清里;生姜帮助柴胡驱赶体表的病邪,亦可以止呕;半夏帮助黄芩清体内的邪气,也同样有止呕的作用;而人参、大枣、炙甘草三味补药,辅助人体的正气。七味药一起驱赶外邪,清理内邪,扶助正气。
大大:少阳阳明合病
看完小小的病,张仲景开始给大大诊断了。对比之下发现,大大很多表现是跟小小相同的,但是大大还伴有呕吐、大便不通的情况,而且大大的舌苔是黄的,与小小的薄白有区别,脉象上大大弦数有力。因此,张仲景断定大大跟小小并不是一样的病,大大属于少阳阳明合病。
少阳阳明合病:一般表现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胁热不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由于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表明病变部位仍未离少阳;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伤寒少阳证的心烦喜呕为重,再与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或腹泻、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合参,说明病邪已进入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在治法上,病在少阳,本来应当禁用泄下的方法,但在与阳明腑实并见的情况下,就必须表里兼顾。所以既要和解少阳,又要内泻热结。
于是,张仲景在给小小的方子上作了点改动,去掉人参和甘草,加大黄、芍药和枳实:
柴胡(24克) 黄芩(9克) 芍药(9克) 半夏(9克) 生姜(15克) 枳实四枚(9克) 大黄(6克) 大枣12枚
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药,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治疗体内热结引起的便秘,亦为臣药;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三者相辅相成,用于治疗少阳阳明引起的忽冷忽热加之腹痛便秘;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药;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总之,本方既不悖于少阳禁下的原则,又可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使少阳与阳明合病得以双解,可谓一举两得。
大小柴胡汤诞生
因为两个方剂的组成有些相似,生病的又是一对双胞胎,为了避免混淆,张仲景就在给大大的方子上写了一个“大”字,给小小的方子上写了一个“小”字。大大小小分别服用了这两个大小方,第二天就痊愈了。后来张仲景也经常用这两个方子来治病,效果屡试不爽,到了晚年撰写《伤寒杂病论》的时候,也将这两个方子记了下来。或许也就是这么一种巧合吧,这两个方子都是以柴胡为君药,对比起小小的“小”字号方专于和解少阳一经,给大大用的“大”字号方力量更大一些,于是“大”字号方就命名为“大柴胡汤”,而“小”字号方则就是我们熟悉的“小柴胡汤”了。
大小柴胡汤对比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
大黄、枳实、芍药人参、炙甘草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伤寒少阳证
现代应用 1.内科病:
慢性肝炎、肥胖、支气管哮喘、大叶性肺炎、高血压病、急慢性胃炎、胃酸过多症、胃酸过少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胆囊炎、胆绞痛、胆结石、急慢性胰腺炎、急性肠炎、习惯性便秘、呕吐、肾盂肾炎、膀胱炎、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
2.外科病:
上消化道穿孔、疖痈、丹毒、肩关节周围炎。
3.皮肤科病:
荨麻疹、青年痤疮、带状疱疹、脱发。
4.五官科病:
角膜炎、虹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耳鸣、副鼻窦炎、急性咽喉炎、急慢性中耳炎。
5.精神神经病:
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 1.呼吸系统疾病:
疟疾、结核性胸膜炎、肺结核、感冒(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肝炎、肝硬化、慢性胆囊炎、胆道功能紊乱、咽峡痛、扁桃体炎。
3.泌尿系统疾病。
肾盂肾炎、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
4.其他:
糖尿病、癫痫、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肌炎、慢性疲劳综合征、癌症、艾滋病等。
5.妇产科病:
产后发热、妊娠恶阻等热入血室证。
6.儿科病:
体质虚弱(过敏性体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