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去参加一次有关少儿图书的评审会,集中面对这几年出版的那么多优秀的科普读物,我可能还会坚持自己的偏见——国内没有太好的适合孩子的科普读物。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视野的狭窄而造成错误判断。有一些好书在静静地沉睡,这不是书的过错,是我们疏于和懒于去了解、去探究,我们像错过知己一样错过了很多好书。遇到好书就广而告之,推荐给更多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美德吧。
下面这几种科普书都是我特别想向家长和孩子们介绍的。
还记得《城南旧事》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小英子问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指指自己的胳肢窝说:“从这里掉下来的。”然后咯咯笑着走了。这是中国父母面对这个问题时比较普遍的一种回答方式。“从垃圾箱里捡来的”、“从别人那里抱养的”……在小孩子面前,父母们对于生命的来源总是羞于启齿。也许我们可以送给孩子们一套《生命的故事系列》,满足他们旺盛的好奇心。这是一套适合3岁~6岁孩子阅读的性教育图书,它以生动的图画和文字,解答了孩子们最为关心的生命的来源问题。本书没有把性教育只是理解为生理知识教育,而是把性教育与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结合起来,融入到对孩子人格、情操的培养中;刘兴诗的《讲给孩子的中国科学系列》通过天文、历法、地理、农业、水利、交通、建筑、医学、军事等不同门类,共同营造了一幅壮阔的中国古今科学成就的画面,让孩子们知道,古老的中国是文化古国,也是科学古国;《孩子们最爱玩的科学实验系列》采用大量真实的图片,教会孩子利用身边的常见事物来进行各种科学实验,这些看似简单却妙趣横生的实验,蕴藏着并不简单的科学原理,让孩子们体验在游戏中学习科学,在实验中收获乐趣;《森林报》是经典的科普作品,难得作者可以用如此活泼有趣的形式,把森林中的动植物一年四季的生活传授给我们,传达了一种热爱大自然热爱万物生灵的理念。
很多的读者喜欢曹文轩的《草房子》、《青铜葵花》,我却要说,去看看他的图画书吧。“曹文轩纯美绘本”包括了《痴鸡》、《菊花娃娃》、《一条大鱼向东流》、《最后一只豹子》。图画书的文字少,但如果据此认为图画书的艺术容量小,那就错了。这4本图画书显示了曹文轩在架构短篇创作时精巧绝伦的艺术功力。最后一只豹子遇到最后一只大雁、最后一棵橡树,在最后一个池塘里,它终于寻找到了另一只豹子——它的倒影。书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雨过天晴,池塘边,有一只一动不动的豹子,池塘里,也有一只一动不动的豹子。但它却没有再看到池塘里的那只豹子,因为它始终没有醒来。”一股苍凉的意味油然而生。短短的千把字,配上美轮美奂的画面,胜却多少连篇累牍的呼吁环保的文章。这本薄薄的图画书再次昭示了文学就是文学,文学关注诸如环保等公共话题,只能以文学的形式,才能保持文学所特有的感染力;沈石溪的《雄狮去流浪》一以贯之地保持了他阳刚、野性、充满力量的艺术风格;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全传》则以其幽默、温暖的情调征服了一茬又一茬的读者;叶圣陶的《稻草人》是中国第一部童话集,历经近百年而不衰,证明了它的经典性。孩子们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希尔的《天蓝色的彼岸》会引领他们去思考生与死这些终极问题。
另外推荐一本《钱文忠解说弟子规》。《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这些蒙学课本,不仅给孩子们传递知识,里面更包含着很多中国传统中的道德伦理、世界观、宇宙观、价值观。“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在反思道德的滑坡、人性的冷漠。靠什么来解决呢?靠体制?靠政策?靠立法?也许关于人心的问题还须更柔软的东西去滋润,比如以童稚的声音朗朗地读一段《弟子规》……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报》 本文作者:李东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