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主要通过湖北省鄂州市境内发生的一起雷击事故,分析雷击事故的成因,提出在农村新建、改建住宅中如何采用有效的雷电防护措施,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防御对策。
关键词:雷击事故; 农村防雷; 防护措施; 防御对策
中图分类号:P4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29001
1 引言
2014年11月27日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碧石镇杨树岭村八组(E114.8938°,N30.2781°)发生了一起雷击事故,鄂州市气象局第一时间派防雷专家赶到雷击现场,进行雷击事故调查。分析雷击事故的成因。通过雷击案例延伸到目前农村防雷的薄弱性、严重性、必要性,提出农村防雷的基本防护措施和有效的防御对策。
2 雷击事故调查情况
2.1 雷击情况
据户主陈述,2014年11月27日上午11:00,随着一声雷鸣,伴随一声巨响,自己家的住房前檐屋角被炸裂,电表、电视机被击坏。
经现场查看:雷击现场未破坏,保存比较完整。屋面太阳能热水器下前檐屋角被炸裂,炸裂面积长1000cm,宽20cm;屋角一水箱被雷电击凹,凹进去5cm左右;墙面有多处被雷击的痕迹,有多处水泥块脱落;电灯、电表、电视机被击坏。
经现场调查:碧石镇杨树岭村八组共有100多家农户,2014年11月27日有30多家农户遭受不同程度的雷击,受灾率高达10%。不同程度上的太阳能热水器、电灯、电视机、机顶盒、电脑、路由器等家用电器被击坏。
2.2 造成雷击安全事故的原因
2.2.1 客观原因
受高空槽东移和中低层切边线影响,2014年11月27日鄂州市出现了强对流天气,普降大雨,并伴有雷电发生。通过闪电定位系统监测到的雷电次数看,我市此次雷电过程较长,闪电强度较强,闪电次数89次,其中最大的闪电雷电流为正闪194.60KA。雷击点(E114.8938°,N30.2781°)在2014年11月27日11:00左右方圆3km内有2次闪电,2次闪电均为负闪,雷电流为-32.0KA和-24.1KA。
2.2.2 主观原因
经现场勘察和分析,此次雷击事故的民房在设计和施工中也存在明显的隐患。民房没有安装防雷装置;突出屋面的金属装置没有进行接地处理;配电线路、信号线路没有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措施。
2.3 现场勘查情况分析
从现场勘查与分析看,雷电流直接击中水箱,瞬间产生暂态过电压并产生机械效应致使屋角的水泥块炸裂,雷电感应致使周围的卫星锅发生雷电电磁脉冲入侵配电系统。
3 目前农村防雷现状
3.1 鄂州市号 称“百湖之市”,水资源很丰富,鄂州市的年平均雷暴日为43d。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防雷知识缺乏,防雷意识薄弱。鄂州市80%以上的农村住宅没有任何防雷措施,所以农村的防雷工作迫在眉睫。
3.2 农村电力 设备和通信设备基本没有安装防雷装置,而这些电力线路、通讯线路大多是架空进户,雷电波很容易通过这些输电线路、信号线路进入室内,从而给电器设备、人员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如电灯、电话、电视、电脑等家用电器被雷电击坏现象时有发生。
4 农村防雷的基本防护措施
像这样的雷击事故,每年都有发生,让我们意识到农村防雷的重要性,农村防雷迫在眉睫。针对上述雷击事故和目前鄂州市农村防雷的现状,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规范,我们对农村住宅采取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的综合防护措施。
4.1 外部防护措施
在建筑物女儿墙、屋面、屋脊、屋檐、屋角、檐角等部位安装接闪杆和接闪带,在建筑物的两侧明敷热镀锌扁钢和圆钢作为防雷引下线(框架结构的房子,利用柱内外侧两根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开挖地网作为人工接地装置(框架结构的房子,利用其基础作为接地装置),地网距人行通道至少3m,接闪器与接地装置之间要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并将突出屋面上的金属装置(水箱、太阳能热水器、电视卫星锅等)进行接地处理。
4.2 内部防护措施
对家用电器进行接地处理,并且在配电系统和信号系统前端加装电涌保护器。
4.3 农村的植 被都比较茂盛,每年因为在树下躲雨被雷击的事情时有发生。建议下雨天应远离高大的树木,新房周围5m范围内不要种植高大的树木。如果是珍贵的树木,可以在树顶架设接闪杆,并且顺着树干做好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5 农村雷电灾害防护措施和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农村的住房也在不断增高和增多,雷击概率必然相对增加,因此农村的防雷工作也越来越显重要和急迫。我们应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5.1 加大对农村防雷减灾的科普宣传力度
农村防雷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加大防雷宣传,但防雷科普宣传一定不能图形式、走过场,既要利用电视、乡村电子屏进行宣传,还要因地制宜的开展一些有特色的宣传活动。
5.2 制定农村建筑物的防雷标准
近年来,不断有农民朋友打电话咨询农村楼房的防雷问题。但采取防雷措施的毕竟是少数,农村大部分楼房都存在防雷安全隐患。目前,针对农村建筑物还没有统一的防雷标准,我们应尽早制定出符合鄂州市农村建筑物实际的防雷标准,服务新农村建设。
5.3 做好农村防雷规划,建设防雷安全区
做好农村的防雷规划,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雷击多发区域适当建造一些避雷场所,在一些公共设施上安装防雷装置。在遭遇强对流天气时,为老百姓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防护避险场所。
5.4 探索推行农村防雷强制执法工作
一些中小企业为降低人工、生产、经营成本,逐渐将企业办到了农村,而此类企业大多属于高危行业或易燃易爆化工企业,大多地处偏远农村,我们防雷执法人员应引起足够重视,探索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机制,早发现、早动手、早解决。
6 总结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达3000~4000人,伤亡事件80%以上发生在农村地区,广大的农村防雷现状亟需改善提高。尽可能地减少防雷隐患、增加安全保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过这些雷击事例,引起广大防雷科技服务人员的重视,加大工作力度,为地方防灾减灾,为保一方平安,进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国晋.农村雷电灾害现状及防雷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
[2]李虹.新农村住宅的直击雷防护技术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1(02).
[3]杨东亮,高建文,李全景,李少霞,王晓峰.农村防雷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08).
[4]李阳斌,邓朝阳.对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御措施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09).
[5]钟天华.一次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及农村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02).
[6]朱明,丘志彪,蔡木民,刘开道.探讨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减灾对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01).
[7]邓传领.农村雷灾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