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4|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国—欧盟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及前景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4797
主题
54
精华
0
墨水
144

发表于 2022-2-27 18: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报告中强调,“有自身世界观和利益的新兴行为体(力量上升)是国际环境新的重要特征”,将新兴力量视作对欧洲价值观和现实利益的“主要挑战”。具体到对华认知中,尽管意识到双方巨大的合作需求,但出于摆脱对中国经济依赖和在危机时期维护其政治价值观的考虑,欧洲内部自2009年以来一直有呼声,希望将对华实行“有条件甚至对等接触”战略付诸“强有力政策实践”,要求对华采取“关切对关切、利益对利益”的“平等”立场。为此欧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其战略伙伴中的地位,将“更加自由和公平的中国市场准入”作为对华战略的首要利益。欧盟还在处理对华关系上加大了与其他国家的协调,尤其是在人民币汇率、资源出口以及市场准入等经贸问题上,欧盟与美、日等国协调立场,共同对中方施压。在其2016年发布的对华政策文件中,欧盟将建立“公平竞争”作为处理对华关系的原则,但也认识到与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要性。第二,在政策实践中体现为成员国政府加强对华经贸合作,而欧盟机构和舆论则扮演平衡者角色。在经贸领域加强与中国合作以摆脱危机,逐渐成为欧洲各国发展对华关系的主流意识,但对中国的认知定位仍在“挑战者”与“合作者”之间摇摆,尤其是利益集团和民间舆论对中国的看法更多负面和警觉。有观点将中国视为“欧洲不景气的根源”,将中国政府、资本和企业在欧洲的行为打上政治烙印,对中欧深化合作形成干扰。例如,中国资本和企业进入欧洲从事正常的商业、投资活动,就被某些官员和媒体解读为中国正在“收购欧洲”并“破坏欧洲的生活方式”;欧盟能源委员厄廷格为此还专门警告说:“中国在接收欧盟,我们欧洲人在出卖自己的灵魂。”而欧盟及一些成员国政府对某些双边问题不加解釋,甚至以“顺应民意”为由随声附和,成为对华施压的“公共舆论”武器。同时,欧洲部分国家政府和舆论对华持意识形态偏见,诸如刘晓波事件等政治干涉恶化了欧洲的对华舆论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