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作为一项重要的德育措施,榜样教育法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为小学生树立典范,让榜样的力量引导其人生发展,助推德育工作。
[关键词] 小学教育;榜样教育法;运用策略
所谓榜样教育,指的是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学的目的,通过榜样这一特殊载体来引导小学生的行为,促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实施榜样教育,不但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也能够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让小学生在榜样精神力量的感召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一、注重以身作则,发挥师长作用
通过榜样教育,小学生能够以榜样作为自己的道德楷模以及学习模范,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教师需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只要是小学生所了解熟悉的师长,都可以作为小学生的学习榜样。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小学生学习榜样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认知。
作为班主任,不但要肩负起管理班级的责任,还需要承担教书育人的任务。班主任需要平衡这两种角色,将认真负责的态度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勤劳负责,从而给小学生的内心形成强烈的冲击。除此以外,家长也是对小学生实施榜样教育的最佳人选。因此,作为小学生的家长,同样需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要时刻成为小学生的学习榜样。
對父母师长来说,他们在小学生的人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更好地落实榜样教育,父母师长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实际行动,来感化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其进行道德渗透,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二、贴近现实生活,营造德育氛围
对小学教师而言,想要提高榜样教育的成效,为学生选择的榜样必须贴近其生活实际。假如教师选择太过高大上的榜样,小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从而导致榜样教育失去作用。与之相反的是,如果教师为学生树立真实又贴合现实生活的榜样,学生虽然能够感觉到自身和榜样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有信心通过努力来弥补这种差距,从而有效引导小学生的行为,使其始终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例如,追星行为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由于小学生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也没有良好的约束能力,因此很容易在追星过程中丧失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发展将会产生极端不利的后果。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合理追星的同时,为学生树立真正贴近其生活的人物典范。例如,教师在家访过程中了解到有的学生家长虽然自身生活拮据,但是却几年如一日坚持做慈善活动。不论是给贫困灾区献爱心,还是给福利院小朋友送温暖,抑或是给敬老院的老人送爱心,这位家长的行为都堪称楷模。因此,教师专门召开班会,在班会过程中,教师邀请这位家长对学生进行演讲,通过演讲,学生了解了这位家长的事迹后都产生了尊敬的情感。接着,教师对学生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向这位家长学习,学习他对社会做贡献,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的良好行为。
三、树立班级典范,促进德育行为
为了更好地实施榜样教育,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双慧眼,发现班级中的典型人物,让学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从而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最佳的学习对象莫过于自己的同学。因此教师需要发掘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并将其积极宣传,来影响全体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小学生见贤思齐,归正自身行为。如果教师将某一位学生作为其他同学的学习典范,在班级中将会掀起一股竞赛似的学习浪潮。
例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注意到这样一个例子,在上课过程中,班级中突然有一个学生流鼻血,在教师还未做出任何应对措施的时候,班级课代表主动站起来将该名学生搀扶到室外清洗,并一直陪同她到医务室。后来教师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到,这位课代表在日常的学习中经常主动地帮助后进生,不论任何人向他提出问题,他都能耐心细致地解答,从不推三阻四。而且作为课代表,他的工作也可圈可点,认真细致。不仅如此,教师在沟通了其他任课教师以后,发现这个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而且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秀学生。因此,在观察之后,教师专门召开班会,对他提出公开表扬,引导其他学生来学习。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树立典型榜样,运用榜样教育来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将榜样的精神落实在行为中,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苟虎生.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9(25):92-93.
[2]饶娟.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30):122.
(责任编辑:文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