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咨询服务体系的研究不足,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和质量,并最终将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文章从大学生心理异常的类型、大学生心理异常产生的原因、采取实施措施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服务体系几方面,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詢服务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学习模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15-0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会出现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异常的类型
第一种,神经症,也称神经官能症。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常见的一种异常类型。神经症是一种心理方面的疾病,它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容易产生一些极端想法。这种症状一般没有明显的生理性病变,但身体的某些机能会发生衰退现象,有明显的心理异常表现。该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烦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怖、强迫和神经衰弱等症状。第二种,精神病。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除了遗传因素外,是当一个人的心理压力过大,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与减压,封闭性的人格导致精神崩溃时出现的一种病症。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患者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第三种,人格异常。人格异常又称病态人格或变态人格,该异常往往成型于青少年时期,并从此贯穿整个成年阶段,往往和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情感需求和教育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人格异常经常会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偏离正常轨道,出现扭曲现象,严重时无法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和普通的人际交往。第四种,性心理异常。大学生还处于青春期,容易萌发性冲动,一旦性寻求的方式异于常人就容易发生性心理异常。在大学生中经常出现的性心理异常包括恋物癖、裸阴癖和窥淫癖等。第五种,心身异常。通常是由于心理异常所导致的生理异常或身体疾病。当一个人的心理问题不能以合适的方式解决时,往往会引起一种消极情绪,这种情绪会直接影响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从而会引起人体出现生理性病变。
二、大学生心理异常产生的原因
引发大学生心理异常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可以把它分成两部分: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生存压力也逐渐加大。这种社会形势已经逐步渗透进校园,开始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严峻的就业形势、冷酷的社会现实、沉重的学业负担、繁杂的人际关系和父母的期望,这些都会给大学生们以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像一张巨大的网,牢牢地将他们束缚在其中,难以挣脱。因此,当这些心理压力无法宣泄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发一些心理异常现象。大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也是引发他们心理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面对同样的压力、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与人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懦弱、自卑、消极、孤僻、自负等不良的个性特征会使学生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出现心理失衡,引发生理异常。
三、采取实施措施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服务体系
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人员队伍
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首先要提高认识,建立专门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部门和一支热衷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的组成要以专职教师为业务骨干、兼职教师配合,形成专兼结合、专业互补、品质优良的科学化布局。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团队的专业提升、兼职教师的业务知识的学习与教学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有专业的业务水平。
2. 心理健康教育要紧密结合德育,与政治思想教育同步进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与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但两者绝不是对立的,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足于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观,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两者相辅相成,都是做好大学生工作的重要手段。德育是大学生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德育才不是一句空话,一个口号。两者要紧密结合,与政治思想教育同步进行,互相促进,相互协调。
3. 创新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的工作模式
目前,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遍方式是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尤其是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及时得到帮助,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然而,一些大学生不愿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害怕别人认为自己心理有缺陷,疏远自己,无论有无心理疾患,都没有勇气自觉地走进心理咨询机构。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打破传统模式,不要等到需要心理帮助的时候才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而要把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作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要坚持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从课堂与实践相结合、个人成才与学业发展相结合、心理健康与素质发展辅导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这样,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 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防护网
针对大学生心理教育,要在高校中建立学院、系、班级三级网络制度,分层次、多角度进行互动,从班级着手,进行同学间相互帮助、院系间相互交流、学校内统筹规划,全方位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创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院系间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网络虚拟心理咨询中心;班级内开展模拟情境表演、心理分析讨论。这些举措,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加强了沟通,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5. 将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程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设定为必修课,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以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心理,和大学生谈论心理健康知识。教师在课外可以进行心理辅导的教学机制,加入心理游戏环节、人物情境再现模拟等,通过大学生的参与,让他们更好地揣摩人物心理,更好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配合部分内容的选修课程,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6. 构筑校园网站心理辅导模块
利用校园网资源,由專门科室建立并负责校园网心理咨询室,利用大学生对网络的兴趣,运用虚拟信息保密等措施,构筑网络心理资讯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网站上安排心理知识学习、案例综合分析、心理互动、咨询服务等模块,让大学生在网络上不仅仅进行心理的咨询,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学习并掌握心理问题的学习与疏导,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与应用。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建立网络聊天室,实现大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安慰。聊天室可以使大学生们在虚拟的空间中产生共鸣,对共同关心的问题或产生的相似的心理问题相互讨论,实现问题的群力群策效应。这样,既保护了大学生的隐私,也可以让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缓解自己的压力,找到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实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流。
四、结束语
从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状况来看,虽然大部分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生工作体系,但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看,还局限于咨询性、治疗性的工作,普及性、发展性工作不足。另外,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经费投入、人员配备等方面明显不够。在这种现状下,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开展有高等教育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
参考文献:
[1]程喜中,张建中.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5(05).
[2]程喜中.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08).
[3]李现.高职院校毕业生自我认知和自身价值的特殊性及心理分析[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4]张建安.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室开设与运作模式研究[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5]尚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重点[J].安徽教育,2011(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