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竹类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针对梅列区拟在市区建设百竹园,探讨百竹园规划思路、建设内容、总体布局和项目管理。
关键词:百竹园;规划思路;建设内容;目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 S7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9-128-02
福建省三明市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十分适宜竹类生长,是中国竹子的重要产区,现有竹类30多个属近120种。其辖区的永安市、沙县、尤溪县是中国的“竹子之乡”,梅列区也是三明市重要的竹子产区。百竹园建设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新模式,是林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和林农连接的纽带,是现代生态林业的辐射源,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也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因此,很有必要在三明市中心的梅列区建设百竹园,集全市竹资源、竹景观、竹文化之大成 ,文化娱乐、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会议接待、科研推广、教学实习于一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广竹文化,进而转化成经济优势。
1 规划思路
1.1 指导思想 按照现代林业理念,在加强竹种资源保护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引进先进竹子培育技术,以竹类种质资源收集为基础,服务林业生态建设,充分发挥项目区人才和种质资源优势,按照竹子培育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目标要求,采用先进的科研设施和手段,建设一个有利于保存竹种的多样性,能满足市场需求,集科普教育、生产示范、旅游观赏及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百竹生态科技园。
1.2 规划目标 按以保护竹类种质资源为宗旨,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引进、收集、选育优良竹种种质,营建优质竹类种质资源收集区,建设有利于保存竹种的多样性,集科研教学、生产示范、旅游观赏、科普教育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竹类种质资源保护繁育基地,从而带动竹产业的发展。
1.3 规划性质 百竹生态科技园是以生态与科学研究为主调,建立一批生态科学研究试验基地和生态科技示范基地,其研究项目含生态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同时,百竹生态科技园建设要结合森林生态旅游,给城乡人民群众提供优美舒适的森林游憩、观光、度假,科学考察,以及科普教育的最佳场所,使科技园形成多学科、多目标的综合性林业生态科技园地,最终形成 “天然山水园中竹,人工山水竹中园”的百竹生态科技园。
1.4 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以改善生态林业环境为重点,以科技开发项目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提升区域支柱产业结构和培育地方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把百竹生态科技园建设成集优质竹种引种开发,农产品经营,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商品博览,生态观光,文化建设,市场开发,素质教育及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园区。
在项目期限内,开展科学研究和林业科技创新,科技知识传播和科技成果转化,引进现代化高新技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百竹生态科技园区建设,美化区域环境,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促进生物生态平衡;通过百竹生态科技园区的景观配置,园林绿化,丰富其景观多样性,使其成为集竹林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和科学考察为一体的一个场所。通过营建奇特竹及其盆景观赏区和竹海探幽与青少年素质训练区,使其成为林业生态科技示范基地、普及竹子科普基地和竹林高效培育园区。
百竹生态科技园产品的市场目标定位:一是公园、庭院和别墅绿化、竹子造林;二是周边县市休闲人群和青少年科普教育体能训练基地;三是大城市周末休闲与周边县市郊游;四是公务会议、商务人士度假、自驾车族游玩和林副产品自选等场所。
2 建设内容和规模
(1)优质竹种收集种植示范区,该景区规划用地6.67~10hm2,收集我国主要经济和观赏竹种(含散生型、丛生型和混生型等竹种)150种以上;(2)奇特竹种与盆景展示区:该景区规划用地3.33~5.33hm2,收集奇特竹种30余种,引种高效绿化观赏竹种30种以上;(3)竹海探幽与青少年素质训练区:该景区规划用地6.67~10hm2,在竹海内开辟回旋曲径,可形成幽深意境,加上曲径巧设,幽幽可探,回味无穷,该景区既可供游人游玩,每年667m2可收获竹笋200kg及竹材250kg以上。同时,每年开展夏令营活动,年可容纳5 000名学生。(4)竹林林下经济模式建设示范区:该示范区规划用地6.67~10hm2,开展竹林林下经济不同模式建设,发展竹林下经济生产的与未发展林下经济生产的竹林地相比,有发展林下经济的竹林地收入可增长20%左右。(5)附属工程:园区设有主干道、次干道、便道,办公与科普用房800m2以上。(6)植被保护区:该区面积视园区大小而定,项目实施后森林覆盖率可达70%以上。
3 总体布局
百竹生态科技园规划设一园门,园门为三开口,两侧建八字形透视围墙,长度视地形而定,围墙前基脚修一古式花坛,种植花孝顺竹,围墙内侧种植紫线青皮竹,紧靠大门两侧植两丛花吊丝竹,大门外两侧各建一蘑菇屋顶的小亭,供售门票之用,大门前建一个约800m2的广场,广场中心建一八褂式的花坛,大门正中修一条宽3.5m的水泥大道直通管理处,道理两侧行道树可选择撑篙竹,绿竹、吊丝单等。百竹生态科技园建设内容为:1个中心,4个科技园区。同时,建设植被保护区和附属工程。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3.1 百竹生态科技园管理中心 管理中心要求建设科研楼一幢,建筑面积800m2(2层结构),科研楼分有主楼和侧楼,其中主楼面积400m2,东面侧楼200m2,西面侧楼200m2。中心设立1个管理职能部门,2个研究部门,1个科技交流中心,1个标本馆。
3.2 优质竹种收集造林示范区 示范区收集我国主要经济和观赏竹种(含散生型、丛生型和混生型等竹种)150种以上;营建竹种资源基因库及其配套技术示范,解决项目区以及福建省竹业生产上存在的竹子引种品种良莠不分、大面积人工竹子纯林造成了竹林地地力逐代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3.3 奇特竹种及其盆景观赏区 观赏区根据项目建设构想和梅列区自然环境条件,拟在该区内规划竹品种以散生灌木型、矮灌型的竹种为主,珍奇类丛生竹种为辅助,产品以绿化观赏竹苗为主,笋用、材用竹苗为次的产品结构。收集奇异竹品种30余种,开展观赏竹子盆景制作,并在园区内展示。
3.4 竹海探幽与青少年素质训练基地 基地也是百竹生态科技园主体,占地面积较大,改善、提高百竹科技园及周边环境质量,主要系于森林植被,现有保存的森林植被,应视为一重要园区,科技园区内已无原生植被,现存植被都是人工毛竹林和人工杉木林,可利用这些人工竹林开设数条宽窄标志大致相同的弯曲竹林道,游客进入竹林内回旋,茫茫竹林,何处是边,似有进入山林之感。森林浴目前已成为西方人的时髦。我国也将为人们所喜爱,竹林内空气清新,森林散发出的气味对人们的健康有益,该景区必成为游客向往之地。
3.5 竹林林下经济模式建设示范区 该区其竹林林下种植模式有:林粮模式、林药模式、林菌模式、林草模式、林经模式;林下养殖模式有:林禽模式、林牧模式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模式;林下旅游与养生模式有:围绕旅游服务城市,因地制宜,做强产业,做优品牌。发展林下经济,它既可以达到人工抚育促进竹子正常生长的要求,又可以增加林业综合效益,真正达到地尽其力、一举数得的目的。
3.6 百竹生态科技园植被保护区 保护园区内有马尾松,杉木、麻竹、绿竹等。远眺郁郁葱葱,林海茫茫,近观密密层层的杉木和马尾松生机勃勃,是梅列区绿色宝库之一,茂密的森林,不仅具有美学和生态学意义,而且还有卫生学的意义。
4 园区建筑规划
充分利用步道为林业科技园各研究和示范基地之间相连接,以适应农林业科技园发展的需要;百竹生态科技园的主干道、次干道、林间道,主要对现有园区步道进行拓宽,并修建为水泥路面;园区内部公路要充分利用林区公路、林间小道,因地制宜、就势布设,并建造一座综合楼(含科研楼、管理房)。
5 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建设是一项多工序、工期长、投资额较大、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强化管理。管理重点应突出抓好作业设计、施工管理、检查验收和经营监测等几个环节。同时,基地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保证建设质量。要建立科技、计划、生产、财务“四位一体”制度,形成科研、推广、生产一体化,加大科技含量,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各道工序、各个环节的措施到位,把基地建设引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责编:徐焕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