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海口城市化高度发展,唤醒人们对改善与保证城市生活质量基本问题的思考。根据海口城市农业景观营造是建设智慧型城市,创造宜居、可持续性的城市的需要,本文从传统城市文化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性生产的需要、环境教育需要、特色休闲农业发展和景观多元性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智慧型城市;城市农业景观;城市营造;可持续发展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高度发展,从农村移居到城市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人与自然日渐隔离,并且不断受到食品危机和城市环境恶化的困扰。“都市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迅速发展起来。都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是城市时代农业发展的崭新理念,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世界各地城市发展中普遍出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都市农业定义为:“受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所影响范围内的农业活动”[1]。
在国外,都市农业在实践中常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如西雅图市为农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将2010年设为都市农业年。在美国,都市农业受到政府和人民的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一代人的农业情怀不能很好地继承下来,通过这种手段可以唤起年轻一代对农业生产的关系”。由此可见,美国很重视农业文化的继承与传承,倡导把农业文化融入景观规划设计[2]。
海口是典型的移民城市,截至2011年底,城镇化率达60.1%,是最具田园城市发展特性的城市之一。在城市建设初期就有大量种植椰树营造城市景观的传统,也被人们称为“椰城”;在城市发展和更新期,保持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成为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海口城市农业景观营造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 海口城市农业景观传统的保护
海南种植椰子历史悠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代《南越笔玩》中记载,“琼州多椰,昔在汉成帝时椰子席,见重于世”。据载“琼州多椰子叶,昔赵飞燕立为皇后,其妹合德献诸珍物中有椰叶席焉”,可见汉代已有种植。[3]据《海口城建志》记载,清光绪年间,海口开始道边植树,当时的德国领事馆在其围墙外的盐灶路和盐灶横路种植椰子树百余株。此后,陆续有街道种植椰子树,渐渐成为海口主要的行道树[4]。据统计,到1987年,海口市有椰子树20800株,通过人大决议将椰子树定为市树。至1996年底,海口市共有椰子树十万余株,海口市成为名副其实的椰城[3]。“椰城”城市景观也成为海口城市名片。
但是,随着海府路等街道的行道树进行整改开始,是否保留道路两旁的椰子树成为政府园林部门和海口市市民意见冲突的焦点。椰子树遮荫效果差,其坚果存在潜在威胁,养护成本又高,在城市道路改建时往往被弃用;加之乔木树种选用更趋多样化,虽然椰树总量增加,总体呈现的景观效果却呈减弱趋势。但“椰城文化”根植海口市民心中,对景观怀旧心情和景观退化的担心交织,成为现今海口市民的心病。尤其是2014年8月海口市遭遇建国以来最大超级台风“威马逊”,造成了市内近10万株园林树木折断、倒伏。椰子树为代表的多种棕榈树木表现出较好的抗风性,其可种植性再次引起市民重视。
同样重视椰树文化的巴厘岛,岛上居民信仰椰树是神树,以椰树作为城市建筑的总高控制值,即城市建筑不得超过椰树,让建筑藏在森林之中,基本没有高层建筑,树与房相得益彰。同一时期,海口市在1994年11月施行了《海口市城市绿化条例》,其中第8条规定,要“充分利用本市热带滨海特色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突出以椰子树为基调的热带植物景观”。但是,法规的约束力在这一事件上不及巴厘岛居民信仰的效力,没有选择城市建设受限于椰树,而选择了椰树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结果必将是文化价值的空乏。我们认为根系发达,枝条韧性强,抗台风能力强;能够体现海口海滨特色的椰树应该加以保护,“椰城文化”应强化。通过景观设计,以椰树为主调,辅以芒果、莲雾等果树营造乡土农业景观,点缀种植其他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热带植物,改善本地生态系统构成;在重要景观节点,成片成景的设计原则,全民保护与全民设计相结合,共同营造椰城文化景观,使“椰城”成为城市文化积淀的主线,城市宣传的品牌,给人留下极具地域特色的“海南印象”。
2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海口市目前已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5253h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5%,常见植物近300种(含品种),但主体植物为华南地区常见种,多为栽培植物;另外,外来植物占植物总数的55%,占有较大比例,其中部分外来植物如南美蟛蜞菊和水葫芦,对本土植物的生存以及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都造成严重威胁。使用园林植物品种越来越多,但乡土园艺作物影响越来越小。在海口市区常种植椰树、莲雾、芒果和菠萝蜜等园艺作物,但整体效果较差,没有形成能够有影响力的农业景观效应。行道树种植也更为多元化,单独成片种植椰子树的景观越来越少。孤立、单一的个体或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引起我们的担忧!
设想园林绿化部门、植物研究院(所)、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城市规划设计主管部门等能够将园林绿化、园艺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景区规划相结合,实现资源的整合保护,并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合理利用;使现有各类孤立分布的生物和景观保护区通过尽可能少的投入而形成最优空间,既整合管理资源,又能丰富植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数量,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3 城市功能性生产的需要
由于琼州海峡将两地隔离,大宗物资的交通运输依靠海运、空运。台风季节,蔬菜、瓜果等民生问题凸显。受夏秋季气温高、台风多不利于蔬菜种植影响,据政协委员调研数据统计,海南夏秋季蔬菜自给率仅为40%左右,大多数蔬菜品种均需从广西和云南等地调入。真正环境良好的城市要适当包括农地及林地并活用它们,真正实现绿色及自然与环境共生的城市,慕尼黑的城市领域中有1/3为公共绿地。发展城市农业是一种缓解城市粮食问题的有效手段,例如提供健康的食物来源,带来丰富的教育价值,并且使人们更加关注其所带来的综合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城市农业和城市农业景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霍华德在其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他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城市四周被农地围绕以自给自足,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保证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美国都市农业甚为流行,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推行的“胜利花园”就曾经利用城市住宅庭院和公共绿地解决城市居民40%的蔬菜需求,显示了强大的城市农业生产自我服务的能力。到2006年,美国约22%的家庭都拥有自己的菜园。[5]伦敦市区摄政公园中有市民菜园(Allotment Garden)作为伦敦倡导低碳环保的都市种植计划(Capital Growth)的指导站和示范点,带动了伦敦近2000块菜地的建设。
海口城市总体规划中按照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要求,保护好“海、城、江、林、田”自然生态格局,突出热带滨海城市风貌特色。从城市发展现状来看,海口具有田园城市发展的条件。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在城乡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以尽可能少的用地和最佳的组合,将城市园林绿化与园艺植物的经济、观赏和生态价值开发结合起来,丰富观赏植物素材,带以城市田园风景,还构建了立体绿化、生态绿化种植系统,发展都市农业景观实现综合效益,在城市人居生态环境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4 环境教育的需要
据调查统计,海口城区超过70%的移居居民不认识黄皮、芒果树和莲雾等热带常用景观园艺植物。在海口的万绿园、人民公园和白沙门等城市公园,一方面,绿化植物种植品种少;另外一方面,对现有的植物没有或者少有标识,不能起到科普教育的目的。特别是现在城市的中小学生,很少有在乡村生活的经验,对自然和植物的知识仅停留在书本上。在强调爱国教育的同时也应开展热爱大自然的教育、热海生态环境的教育,而城市园艺作物园、植物园的建造,同时配以标识介绍,就可以让其认知植物,了解植物,喜欢植物,最终实现对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喜爱,实现教育目的。
美国盖瑞康莫尔屋顶花园为青少年和老年人提供了课后学习的空间,花园是将传统的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间充分用于城市农业的典范,是平衡美学与实用的最佳案例。最终建立起这个结合园艺学习、环境保护意识以及食物生产的极具创造性的屋顶花园。
在规划设计上应突出知识传播的主题,其主要传播的知识是可供观赏和认知的各种动植物。围绕移民城市特点,建造使用、欣赏和科普教育相结合的主题植物公园。建热带园艺作物等主题植物景观园,并重视植物标识的教育功能。围绕移民城市特点,建造使用、欣赏和科普教育相结合的主题植物公园。将城市园林绿化与园艺作物的教育功能相结合;发挥城郊农业生产、观光农业与科普教育功能相结合,并在规划设计上突出知识传播的主题,开发寓教于乐项目,实现生产和教育综合价值。
5 特色休闲农业发展的需要
城市扩张侵占了郊区原有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使得城郊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工农业交叉,建筑混乱,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海口城市景观印象。
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用地多功能化为目标,把单一种植功能的农田建设成具有生态维护、景观文化、观光休闲、社会保障等多种功能的新型都市休闲农业。围绕特色热带作物种植特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多产业发展。如羊山火山口地区营造菠萝蜜和野生荔枝植物景观,澄迈地区围绕桥头地瓜和福山咖啡等营造植物景观,江东组团地区农村围绕生态种植园营造植物景观等。城市外围绿地系统由森林、农业区和其他绿地组成,其保护被纳入城市发展和环境重点项目。在微景观设计的帮助下,环城公路可以转化为一个休闲绿道,用于骑自行车和徒步旅行。这条线路的90%被绿地覆盖,而且穿过且连接海口所有的主要外围绿地,将重要的生态和环境价值与地区发展联系在一起。使得这个被规划的休闲绿化带对城市发展、环境质量和该区域的宜居程度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6 景观多元性发展的需要,建设有“地域性特征”的城市景观
都市社会里构建自然舒适的环境,生态绿化是我们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难题。海口市旧城区进行城市农业景观设计,开发社区低效率使用的空间,将社区花园、绿地等公共空间、住宅庭院空间与城市农业结合在一起,通过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社区农业、屋顶农场、城市立体农业景观和城市农业公园开发等,使其具有多种综合公共服务功能,成为能够提高场所归属感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解锰,石萌.都市农业型小城镇发展探析[J].小城镇建设,2013(5)
2 魏合义.从ASLA年会议题看美国LA研究的发展趋势[J].风景园林, 2014(3)
3 海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海口市志(上册)第三篇城乡建设,2005
4 范南虹.清光绪年间海口街道已见椰影婆娑椰树:伴行椰城百余年[J]. 海南日报,2005-02-05
5 伯杰设计公司.富饶的社区 西雅图城市农业探索项目案例研究[J].风 景园林,2013(3)
(责任编辑 荷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