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几年我国乡村雷击事件逐渐增多,雷击造成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都相当地严峻。雷击灾害发生的规律比较复杂,但遭受雷击的成因却存在普遍性。乡村是防雷管理工作最薄弱的地方,乡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设施基础建设差。本文分析了乡村防雷现状,针对存在防雷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乡村雷电;防雷设施;安全意识
防雷已经成为时下社会安全保障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当今社会安全防雷机构内外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每年春夏交替及盛夏,是雷击事故的高发时段,雷击可造成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乡村是防雷管理工作最为簿弱的地方,乡村地域广阔,人们防雷意识淡薄,防雷设施基础建设差。因此乡村的防雷工作十分严峻,探讨乡村的防雷安全措施十分必要。
一、 雷电的成因
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常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由于云内的气流在运动中摩擦生电而形成了带电荷的云层,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总体是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在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放电,形成闪电现象。闪电的平均电流达3 万A,最大可达30 万A,电压为1 亿~10 亿V。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1000 万W,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可惜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办法对雷电的有效收集和贮藏。雷电在放电过程中,由于闪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轰鸣,这就是雷鸣。
二、浅析乡村防雷现状
2.1 乡民防雷意识淡薄,欠缺必要的防雷知识。
遇到雷雨天气,在田间作业的乡民大部分选择雷击率高的大树下、屋亭下或者空旷的田间窝棚,而有的乡民扛着金属乡具在雷雨天气下行走,甚至有的骑摩托车奔走,这些都十分容易引起雷击发生。此外,大部分村民对被雷击存有侥幸心理,存在被雷击是遭报应的迷信思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求助于科学,寻求防御而是故意隐瞒,花钱祈求雷公开恩。
2.2 乡村基础设施不健全,缺少防雷设施,埋下雷击隐患。
一是“有房无防”,房屋没有防直击雷措施。乡村的房屋多为砖瓦结构,很多没有考虑雷电防护问题,甚至连避雷针、避雷带等基本的防直击雷措施都没有安装,也没有安装地网,起不到直击雷的防护作用。二是进入房屋的线路缺少防雷措施。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乡村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基本已经普及,但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线路、电视接收天线及太阳能热水器等无防雷装置,大部分也没做接地处理,这些都是雷击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三是线路架线不合理。一方面,我国乡村的电力线路、通讯广播、有线网络线路等几乎都为架空敷设,基本毫无任何防雷装置保护,甚至连最基本的接地(PE)措施也没有。另一方面,乡村电力线路、通信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等在居住区布线凌乱,随意乱拉,架空线很长。雷电波在空旷的田野闪击后很容易通过这些输电线路、信号线路进入室内,给电器设备及人员安全造成危害。
2.3 政府投入不够,技术支撑缺乏。
政府及各级有关部门对乡村的防雷减灾的组织管理、技术支撑能力,直接关系到乡村防雷减灾的成效。由于乡村经济的制约,政府对其投入力度不足,目前乡村防雷设施仍很少,防雷监管组织机构还不完善。
2.4 雷电灾害防御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我国目前现行的雷电灾害相关法律法规在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于乡村,缺乏针对乡村特殊地形与具体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三、乡村雷电防护措施
3.1 遇雷雨时的自我防护
当雷雨来临时,要尽量避免到旷野(特别是水田)等开阔的区域作业,不要到楼顶、房顶等凸出部位作业;对于已外出的人们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到大树底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不要狂奔,不要打金属伞,不要肩扛锄头,不要停留水池边,也不要到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里,应就近寻找相对低洼、干燥、背风处躲避。
3.2 加强法规建设,强化乡村防雷管理
乡村的房屋,多数未安装防雷装置或防雷装置不合格,是导致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职能部门应以人为本,把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乡村防雷工作的首要任务,完善管理机制,建立相应的防雷减灾管理体系,以最大限度消除雷灾隐患。建筑物在设计和安装防雷装置时,要找有相应资质的防雷工程部门进行设计和安装。禁止乱拉乱接架空的电源线、电话线、铁丝等金属物体,禁止在屋顶乱搭建金属构件的棚舍;对现有不合规范的架空金属线路要重新布设,尽量避开人们常经之地,以消除雷击隐患。一方面,可以通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以及安装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来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从而进行直击雷防护。另一方面,增加电线的防雷设施与加强电器防雷措施。通过在电线箱安装浪涌保护器,在配电箱安装放电电流In≥40KA(8/20μs波形)的限压型SPD 以及在电子信息设备机房配电箱输出端安装标称放电电流In≥20KA(8/20μs 波形)限压型SPD,并在室内电器和插座安装接地线,从而全方位做好雷电防御措施。
3.3 加强防雷知识的普及宣传
乡民的防雷意识较为淡薄,特别是乡村留守人员,多为上了年纪和未成年的,因此,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对乡村要加大宣传力度,并且针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做好宣传教育,破除迷信,强化村民的防雷安全防范意识,强化防雷知识宣传、普及雷电知识教育、提高雷电防御意识。各级政府需支持并参与防雷减灾工作的进行,气象部门应加强防雷减灾知识的宣传,可通过电视、电子显示屏、广播、乡村网络以及开展乡村集会宣传、墙体平面宣传、免费发放防雷科普文章、开展防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从而提高乡民防雷意识,并调动其防雷电积极主动性,以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消除乡村的雷灾隐患。
3.4 建立健全防雷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相关制度政策
政府应根据我国乡村防雷现状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并出台相应有效的法律法规。并制定出适应乡村特点、切实可行的防雷工作制度体系,以保证乡村防雷工作的健康有效发展,从而减少雷击事故、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3.5 多关注天气变化
雷雨季节,要时常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灵活安排生产和生活;出门知天气,雷雨要慎行。
四、 总结
综上所述,乡村防雷工作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社会工程,也是我国乡村防雷安全急于解决的一个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的防雷现状仍很严峻,防雷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继续积极宣传与普及防雷知识,加强基础设施防雷措施,加大乡村防雷减灾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乡村防雷组织体系等实用手段,才能真正做好防雷工作,从根本上减少雷击事故,减少雷击损失,减轻人员伤亡,从而有利于乡村的稳定与和谐乡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祁国平,熊衍仁,陈永,沈綵文.农村住宅雷电灾害原因及防雷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13)
[2] 郑建卫.农村防雷减灾的思考[J].大众科技. 2010(04)
[3] 任晓红,吴道广,杜池坡.新农村建设中防雷工作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8)
[4] 吴忠平,蒋运志.农村雷电灾害探析[J].农业灾害研究. |
|